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研究短时冷冻胁迫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寒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毛竹抵抗冷冻胁迫的机制。以生长90 d的毛竹实生苗为材料,人工模拟短时间(15,30,60,90 min)冷害(4℃)、冻害(-5、-10℃)胁迫,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寒相关转录因子(PeMYB、PeWRKY10、PeCBF1、PeDREB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冷害和冻害均能对毛竹叶片光系统Ⅱ(PSⅡ)活性中心造成损伤,4与-5℃短时间胁迫,对PSⅡ的损伤是可逆的,而-10℃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冷冻胁迫条件下,转录因子PeMYB和PeWRKY10与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呈负相关关系,PeCBF1和PeDREB1与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2.
运用高光谱数据对北京典型铁矿区土壤重金属镍含量进行建模反演,探索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快速监测上应用的可行性。使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采集研究区土壤样本光谱反射率数据,光谱反射率数据经多种数学变换后,经逐步回归方法筛选最佳特征波段,利用多元线性回归(S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建立模型以光谱反射数据对土壤重金属镍元素含量进行反演。基于光谱二阶微分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SD-MLR)的稳定性和精度最高(R2 = 0.842,RMSE = 4.474),能够良好地预测研究区土壤镍元素含量。光谱数据数学变换能够有效提高其与土壤镍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不同的光谱变换形式建立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精度有如下关系,光谱二阶微分 > 光谱倒数对数一阶微分 > 光谱一阶微分 > 光谱倒数对数 > 光谱连续统去除 > 原始光谱。采用光谱二阶微分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研究区土壤镍元素含量反演的最佳模型,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快速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取得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粮食产量逐年提升,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玉米生产技术愈加趋于成熟,由传统种植技术逐步向新的高产栽培技术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巨大的创新,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玉米生产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突出的是病虫害的威胁,以玉米螟为代表的病虫严重威胁着我国玉米的生产。本文主要对寰吉县近些年来玉米螟发生的情况和危害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我县玉米健康持续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4.
一、美国白蛾危害特点 美国白蛾是外来有害生物,是国际上唯一一个被农业、林业同时列为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安全。 1、食性杂、食量大:可危害包括林木、果树、花卉、农作物和蔬菜在内的300多种植物,一头幼虫一生取食叶片量60克(合计:大型叶片10~15张,小型叶片18~23张),1只雌蛾繁殖后代可以吃光100亩成龄片林树叶。  相似文献   
125.
对50%氰草津可湿性粉剂进行了玉米田防除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3~4叶期使用50%氰草津可湿性粉剂200~240g/667m2,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2种方法对苯氧威进行定量分析,气相色谱法中选用CP-8751毛细管柱,以磷酸三苯酯为内标,用FID检测器对苯氧威进行分离和定量;液相色谱法中使用Chromatorex C18不锈钢柱,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对苯氧威进行分离和定量。2种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76和0.088,变异系数分别为0.30%和0.3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7%和99.81%,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9。  相似文献   
127.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2%多菌灵·甲基立枯磷油基种衣剂,改变了分别使用GC法分析甲基立枯磷、HPLC法或化学法分析多菌灵的传统方法。在ODS-2柱上,以甲醇 水 氨水=80 20 0.2(V/V/V)作为流动相,用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30nm测定12%多菌灵·甲基立枯磷油基种衣剂中多菌灵和甲基立枯磷的含量,其中甲基立枯磷线性相关系数0.9997,变异系数1.32%;多菌灵线性相关系数0.9988,变异系数0.87%。  相似文献   
128.
GA3和IAA对慈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动态积累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慈竹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慈竹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洒不同浓度与配比的GA3和IAA,研究其对叶和茎可溶性蛋白含量动态积累的调控效应及其与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GA3和IAA处理对慈竹叶和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动态积累具有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与GA3和IAA的浓度与配比密切相关。经GA3和IAA处理后,慈竹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缓慢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慈竹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缓慢下降后又缓慢上升的趋势。慈竹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与4CL酶活性的提高密切相关,与CAD酶活性的提高有一定的关系。[结论]GA3和IAA处理改变了慈竹茎和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动态积累趋势,并使慈竹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与4CL和CAD酶活性的提高有相关。  相似文献   
129.
梁山慈竹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梁山慈竹及其体细胞突变体的转录组,挖掘功能基因并对其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为梁山慈竹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de novo拼接和功能注释;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及COG、GO、KEGG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注释,此外,基于Swiss-Prot功能注释结果,分析纤维素和木质素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测序结果表明,共获得86 575 631条reads,de novo组装得到84 741条unigenes,共有49 829条被Nr、COG、GO、KEGG、Swiss-Prot注释。从梁山慈竹实生植株(对照)和体细胞突变体No.30这2个测序样本中,筛选出3 572条差异表达unigenes,757条差异表达unigenes在COG分类体系中具有详细的蛋白功能释义,2 213条差异表达unigenes在GO数据库具有功能定义,385条unigenes被注释到94条KEGG Pathways中。纤维素合成相关纤维素合酶、过氧化物酶、泛素连接酶和热休克蛋白在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No.30中表达量升高,木质素合成相关MYB4、4-香豆酸CoA连接酶、肉桂醇脱氢酶、肉桂酰-CoA还原酶和漆酶在突变体中表达量降低。提供了全面的梁山慈竹转录组信息,获得了一批在梁山慈竹纤维素和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有重要功能的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30.
以慈竹和硬头黄竹等12个竹种为材料,采用RAPD-PCR方法,研究低温胁迫后不同竹种c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化。结果是低温处理后,不同竹种的cDNA经不同引物扩增后,其RAPD-PCR谱带的变化出现4种类型,即有的竹种出现原有RAPD-PCR谱带的缺失、新谱带的出现以及原有谱带强度的增强和减弱,有的竹种RAPD-PCR谱带未发生改变,这表明低温处理后不同竹种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低温胁迫有关,且因竹种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