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5篇
林业   134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研究建立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立木材积之间相容,以及地上生物量与各分量之间可加的一体化生物量模型系统,为准确估计森林生物量提供定量依据。[方法]以新疆自治区的云杉(Picea spp.)为研究对象,基于230株和78株样木的实测地上生物量、树干材积和地下生物量数据,综合利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和哑变量建模方法,研究建立集地上生物量、树干材积和地下生物量为一体,兼具相容性和可加性的二元和一元生物量模型系统,并分析一元模型是否受地域的影响。[结果]所建云杉一元和二元一体化生物量模型系统,地上生物量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在7%以下,干、皮、枝、叶各分项生物量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在10%左右,地下生物量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在15%以下,均达到了相关技术规定的预估精度要求。除了干材和树皮生物量的估计效果不如二元模型外,一元模型对其它各项生物量的估计均要优于二元模型。比例控制法和代数控制法均能解决地上生物量与干、皮、枝、叶各分项生物量之间的可加性问题,且两种方法得出的模型预估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将哑变量引入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不仅能解决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样本单元数不相等时如何联合建模的问题,还能同时解决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和立木材积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及地上生物量与各分量之间的可加性问题,方法切实可行;对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立木材积的估计,含区域因子的哑变量模型均要优于总体平均模型。  相似文献   
52.
中国东北落叶松立木生物量模型的研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从东北地区采集的150株落叶松(Larix spp.)立木生物量数据,对立木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通用性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要优于线性模型,仅用胸径作为预估因子的一元模型的预估精度可达95%以上,可用于大尺度森林生物量的估计。建立根茎比模型对地下生物量进行估计是可行的,预估精度接近90%。建立的落叶松地上生物量模型和地下生物量模型可用于东北地区落叶松生物量估计。  相似文献   
53.
论加权回归与建模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以加权回归估计方法为核心,对林业上常用的模型的异方差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能彻底消除异方差的最佳权函数,并对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评价通用性回归模型的3大指标,并分析了加权回归估计与这些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样本资料的收集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收集建模样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4.
本文根据回归估计理论,对近来提出的以生长方程为基础的理论干曲线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并针对理论干曲线的推导过程,对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以实例说明,理论干曲线的预估精度还比不上最简单的经验削度方程;干曲线研究的发展趋势,应是研建可变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55.
1问题的提出误差定义为测量值与真值之差,误差与真值之比即为相对误差。严格讲,任何事物的真值都是未知的,一般所谓的真值只是允许误差很小时的测量值,因此在应用中常有实测值或实际值之说。当应用回归模型时,又有预估值或预测值的概念。当用实测值和预估值来计算与误差有关的各项指标时,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以下述公式:相对误差一(预估值一实测值)/实测值X100%(1)为基础的。本文要讨论的是,(1)式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2误差指标的正确计算公式客观地说,采用(1)式来计算相对误差在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因为它相对于将…  相似文献   
56.
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检验与更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蓄积是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指标,用于森林蓄积估计的立木材积表作为行业标准已经颁布使用了30多年,需要进行检验、修订或更新。以东北落叶松(Larix)和南方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立木材积数据为例,探讨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检验和更新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回归方程的适应性检验方法,可以对原来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适应性进行检验;两个树种原来的材积方程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总相对偏差和平均系统偏差均达到了10%左右,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森林蓄积量估计;新建立的两个树种的二元立木材积方程,其平均预估误差都在3%以内,达到了预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7.
鉴于目前国家对林地资源保护的日益重视,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地类变化原因的调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地类变化原分类,并就如何加强连清中的地类变化原因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森林生态状况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开展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三大监测对象,提出应从森林状况、湿地状况和土地退化状况3个方面对森林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综合指数法提出了森林生态指数的系统评价方法,为我国开展森林生态状况综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利用连清资料编制材积生长率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广西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以实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编制单木和林分材识生长率表的方法和步骤,为今后各省区编制生长率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通用性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的建模样本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提出了组织通用性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建模样本的理论和方法。通过11个方案的对比试验表明,根据建模单元内可能出现的径阶分布范围,选取不少于5个取样径阶(其中最小和最大径阶必取),然后在每个取样径阶范围中,按高径比大、中、小取30株样本,总样本量不少于150株所构成的建模样本,是保证模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高效样本,从而可以避免以往取样工作中的盲目性,大量节约不必要的无效取样量。这一理论和方法,对其它以预测为目的的通用性林业数表模型的建模样本组织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