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通过探索水稻稻弄蝶有效的监控技术,解决传统固定花圃定时系统观察法受气象影响大、监测费时、确定虫种难等问题。【方法】于2017年在稻弄蝶发生期应用带蜜紫色粘虫板的害虫诱测装置与固定花圃系统观察法开展了害虫的对比监测试验研究。【结果】带蜜紫色粘虫板的害虫诱测装置与固定花圃观察法监测稻弄蝶主害时期的成虫种群数量发生动态趋势及成虫高峰期趋于一致,成虫高峰期与田间成虫羽化高峰期也相吻合,以害虫诱测装置监测效果最为明显,具有诱集量大、峰型明显、预测准确性高等特点,优于固定花圃系统观察法,气象因子和非靶标昆虫对其诱测影响较小。【结论】带蜜紫色粘虫板的害虫诱测装置监测稻弄蝶成虫简便易行,监测效率高,监控效果好,成虫高峰期及诱量,可作为简化精准预测害虫发生防治时期及程度的重要依据,适宜于水稻稻弄蝶发生区的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使用。  相似文献   
72.
一个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相关的DNA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个十碱基随机引物,在基因组水平上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优质低产型(G型)及低抽高产型(H型)菌析进行了RAPD差异显示,获得了一个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相关的大小约为2000bp的差异DNA片段,将其克隆,并应用点杂交及RFLP技术对其区分两类菌株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这为进一步建立和的特异性探针或PCR引物,从分子水平上提高双孢蘑菇菌种性状早期预测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特别是高级速录师这样的新起专业,存在着巨大的缺口.速录专业有着自己专业的特殊性,期间伴随着大量的、枯燥的技能学习,这些技能的学习并无捷径可走,只能够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而学生对技能的投入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最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着最终投入社会实践的结果.文章主要从高职高专速录教学发展的困境以及高职高专速录教学发展的突破两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4.
火灾是森林面临的最大灾害,且具有增加趋势,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经研制了能完备的适合本国的火险预警系统,而中国由于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综合考虑气象、植被、地形等因素影响的国家级的森林火险预警系统,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5.
笔者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合生产调查实践与田间观察认为,稻飞虱发生为害虽具有隐蔽性,但在常年稻飞虱发生区域,或发生为害程度各异的稻田,害虫发生为害的前后,常伴有一些有利的适生环境条件,或迁入为害后仍可查见一些较明显的现象和症状,这些因素可作为田间检查、虫情判断的重要参考与补充依据,供基层技术人员检查虫情、指导防治时参考应用。田间调查,除必要时需深入了解虫情,选用田间拍查法外,还可视  相似文献   
76.
曾伟 《江西植保》2013,(4):366-370
通过2011—2013年应用黏胶型性诱捕器和灯测2种方法对水稻二化螟越冬代成虫同地对比诱测试验,结果表明:性诱测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的雌蛾始盛期相吻合,可以作为不同地理生态区和非灯诱监测区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二化螟发生期的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的3-4d、10-11d分别作为预测雌蛾的发蛾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和选取相应期距值。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的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二化螟卵孵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2011—2013年性诱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该法预测准确,简便易行,建议该技术在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以粳稻品种"藤坂5号"与籼稻品种"江西丝苗"为亲本杂交构建的F2分离群体(137个单株)作为作图群体,对控制水稻株高、剑叶宽、剑叶长和剑叶长宽比4种农艺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分析。分别在第1、3、4和7染色体上检测到7个QTLs,其中qPH-3、qFLLW-4和qFLW-3在其所控制的相应性状(株高,剑叶宽和剑叶长宽比)所定位到的QTL中的贡献率是最大的,是主效QTL。然而,在本研究中并未检测到控制剑叶长的QTL。这些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的分析和精细定位奠定基础,为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2治疗 2.1浆液性乳房炎 浆液性乳房炎以奶牛乳房内有浆液性渗出物为特征,其多见于大肠杆菌感染、低血钙症。患牛乳房均匀肿胀,乳区水肿、不痛不热,乳汁呈水样。其多发生于胎产次高或产奶量高的奶牛。临床上多伴有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等症状。  相似文献   
79.
(接上期)3.4.2泌乳期乳房炎的防治奶牛泌乳期乳房炎的防治须选用高效、无残留、无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和无变态反应的药物。治疗乳房炎的方法:乳房内注入药物。氟喹诺酮类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  相似文献   
80.
涵江区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N∶P2O5∶K2O=1∶0.55∶1.12,花生最高产量369.34 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7.05 kg,N∶P2O5∶K2O=1∶0.56∶1.14,最佳利润达2 284.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