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39篇
  16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黄河三角洲中重度盐渍土棉田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伟  杨劲松  姚荣江  王相平  谢文萍 《土壤》2021,53(4):817-825
为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中重度盐渍土资源,通过前期微咸水压盐(2 g/L),选取中度(3.10~3.90 g/kg)和重度(4.60~5.70 g/kg)盐渍土,研究了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棉花种植下土壤剖面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微咸水压盐后可以使剖面盐分处于相对均匀分布状况;覆盖促进了棉花对膜下水分的吸收利用,中度盐渍土棉花在苗期和蕾期主要耗水层为0~40 cm土壤表层,重度盐渍土棉花主要耗水层为0~30 cm土壤表层,后期由于作物生长引起深层水分(60~100 cm)消耗,且中度盐渍土深层水分吸收要高于重度盐渍土;生育期内中度盐渍土盐分上下土层波动范围为0.80~2.00 g/kg,重度盐渍土为2.00~5.60 g/kg,膜下土壤含盐量均要低于膜外土壤含盐量,至收获期中度、重度盐渍土剖面平均脱盐率分别为62.40%和55.83%,棉花产量分别为2 129.76 kg/hm2和823.66 kg/hm2。  相似文献   
392.
中国盐渍土研究:历程、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盐渍土研究是以盐渍土和盐渍生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盐渍土和盐渍化的发生与演变过程、环境要素和人类活动对盐渍化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盐渍土的治理、改良和利用的理论与技术为主体的研究领域。我国盐渍土面积巨大、种类繁多,盐渍化问题突出,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科学家提出的盐渍土“水盐调控”“水盐平衡”,“淡化肥沃层”和“障碍消减”等理论与技术方法,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土地产能、保障粮食安全、拓展耕地资源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期我国在土壤盐渍化演变过程的监测与多源数据融合、土壤水盐运移过程模拟与尺度转换、盐渍农田养分循环与减损增效、盐渍障碍的生态消减、盐渍障碍微生物修复、盐渍农田灌排优化管理与边际水安全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果。建议今后深入开展盐渍土精准控盐的高效和安全用水、土壤盐渍障碍的绿色消减与健康保育、盐渍农田养分库容扩增与增碳减排、土壤盐渍化与区域生态的耦合响应和协同适应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应面向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和行业,致力于拓展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为国家农业升级、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生态安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盐渍土研究工作的...  相似文献   
393.
为筛选氮高效小麦品种,探究适宜的评价方式,采用大田试验对14个小麦品种的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累积、光合指标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处理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间3个氮效率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各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的主要时期存在差异:V12、V13在拔节期至灌浆期,V01、V04、V05品种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差异明显,V02、V03、V08品种在拔节期差异明显,V07、V09品种在灌浆期差异明显,表明拔节期、灌浆期对小麦品种的干物质形成、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形成极为关键,可以作为评价氮效率的重要指标;氮高效品种V01、V04、V05和V07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在所有品种中均最高,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使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从而实现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稳定;而氮低效品种V06、V14和V12的净光合速率在施氮和不施氮的条件下均最低,从而不能够保证后期产量的形成,说明灌浆期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能够客观地反映氮高效品种的特性,从而可以作为评价氮效率的另一个有效指标;根据各品种的小麦产量,筛选出氮高效、高产小麦品种遂选101、商麦156、商...  相似文献   
394.
豫东麦区是河南省最大的小麦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麦生产基地。常年麦播面积达153万hm^2,商品率高,对河南省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根据市场需要,合理配置现有的自然和品种资源,充分发挥良种的高产、优质潜力和增收效应,做大做强区域内小麦产业则是各产区农业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