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我国生物质能源林发展潜力与空间,林木生物质能源与其他能源相比所占优势,培育生物质能源林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加强科技管理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科技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朱弘,毕广有,李朝晖,苗建良,孙树华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齐齐哈尔市林业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繁荣、国家富强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在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前,只能称之为潜在生产力。因此,成果转化是科学技...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课题选题的重要性,并根据林业建设周期长、地区性强、难度大等特点,确定了林业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TRIZ理论成功揭示创造发明的内在原理和规律,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其关键在于创新。通过深层次的理论培训,努力掌握创新方法实践,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式,保证科研持续攻关,解决技术关键,提高林业科技成果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8项科研课题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水榆花楸是一种优良的林木种质资源, 具有重要的生态和观赏价值, 全面了解其在我国的自然分布现状与生态特征, 将有助于制定水榆花楸的资源保护与科学引种规划。方法基于183个野外采集与历史标本凭证,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DIVA-GIS软件及其耦合的BIOCLIM模型, 对其适生区分布格局以及主导气候因子进行了首次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水榆花楸的当代潜在适生区覆盖我国东部季风区各省, 基于BIOCLIM的模型预测结合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评估表明:中国中部山区、华北沿海丘陵与东北地区, 是水榆花楸现代3个集中分布的区域, 其中陕、豫、鄂与渝多省交界的山区(秦岭-大巴-巫山山脉)可视为核心分布区域; 气候因子主成分分析(PCA)与主导气候因子贡献率排序依次为:年降水量(bio12)>最湿季降水量(bio16)>温度季节变化方差(bio4)>最暖季降水量(bio18)>最冷季降水量(bio19);累计频率曲线进一步明确水榆花楸地理分布的生态特征分别为:423.00~1508.00 mm, 245.00~675.00 mm, 590.63~1280.93(SD×100), 229.00~655.00 mm和8.00~185.00 mm; 用于模型评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Kappa统计值分别达到0.782和0.515, 满足预测精度的一般要求。结论水榆花楸当下分布格局在区域尺度上主要受到东亚季风驱动的降水因子影响, 并偏好高海拔适度低温的环境, 此外水榆花楸分布格局的差异在区域尺度上还受海拔、经纬度地理因素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7.
蔷薇科樱属植物地理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的生态、观赏、经济和文化价值。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樱属分子标记技术的报道,着重综述分子遗传多样性、分子系统学和亲缘地理学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我国樱属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不同苗木类型造林技术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朱弘 《防护林科技》2011,(5):84+89-84,89
详细介绍了樟子松不同苗木类型—裸根幼苗、容器苗、移植大苗的造林技术,并从成活保存率、造林成本、造林季节等几个方面对3种不同苗木类型造林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为3种苗木类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0年7月8日,国家林业局推厂项目“白杨派优良杂交品种丰产栽培技术”和“拟青山×山海关杨推广”通过项目现场查定。  相似文献   
20.
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各无性系结实量及播种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各无性系结实量、种子产量及播种品质等因子的定点研究,基本上掌握了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各无性系结实量及播种品质差异,选择出17个优质高产无性系,用选出的优质高产无性系构成新的生产群体,种子产量提高1.3~1.6倍,种子发芽率达到60%(国家Ⅰ级种子标准);各无性系间种子产量、播种品质等因子差异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