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高稳系数法和农业试验统计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贵引07-15等四个果蔗新品种区试、生产示范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黔蔗00-126、贵引07-15、贵引07-16、贵引07-04在区试中,新植蔗平均产量比对照新植蔗平均产量分别增产48.15%、31.16%、26.67%、24.74%,宿根蔗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3236%、28.49%、34.56%和7.35%,增产效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个生产示范点平均产区试点和生产示范中都表现高产。四个品种(系)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项指标值都很小,说明四个品种(系)变异程度小,品种适应性好;而且,每个品种(系)的高稳系数(96%相似文献   
42.
三个小麦新品系抗白粉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4个具有不同毒力的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分别接种5个小麦品种(系)半双列杂交的F1、F2和BC1F1群体的幼苗离体叶段,初步鉴定出野二燕3号具有1对抗1号和11号小种的显性抗病基因;JYP-2具有2对独立的显性抗病基因,其中1对基因抗1、11和311号小种,另1对基因只抗1和11号小种;贵农21号具有2对显性抗病基因,其中1对抗311和313号小种,另1对只抗1和11号小种,这对基因与JYP-2具有的抗1和11号小种的基因是相同的。3个小麦新品系共鉴定出4对不同的抗病基因。本文还讨论了采用幼苗离体叶段接种,同一批单株接种2个以上小种,定单株编号,记载和统计的方法,在抗白粉病基因分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试验首先对质粒pGSA1285进行改造,将pFGC5941质粒的查尔酮合酶的Intron片段取代pGSA1285的GUS片段,构建含有内含子并具有卡那抗性的pGSA2285植物沉默表达载体。同时设计引物、PCR扩增、在BI-1基因两端各加上两个酶切位点,将BI-1基因分别反向、正向插入改造后的质粒pGSA2285Intron片段两端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得到烟草BI-1基因沉默载体pGSA4285。此沉默质粒经PCR鉴定、限制性酶切分析以及回复动员试验证明已正确构建并成功转入农杆菌,为获得含有BI-1基因沉默烟草植株及其在植物程序性死亡中调控作用的研究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44.
为摸清贵州山地芒果生产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于2015~2016年通过定点抽样调查法,对贵州芒果主产区的4个芒果园进行病虫害调查。共鉴定出病虫害42种,其中,病害10种(包括真菌性病害9种,细菌性病害1种),主要病害为芒果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害虫32种(分属7个目21个科),主要虫害为芒果切叶象甲、横纹尾夜蛾及蝽类。  相似文献   
45.
[目的]为了提高贵州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速度。[方法]本试验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药剂浸泡、环剥+萘乙酸药剂浸泡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枝条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环剥+药剂处理对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8%,新稍数量较对照多3.9条,新稍长度较对照长18cm;采用环剥处理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19.4%,新稍数量较对照多3.3条,新稍长度较对照长14.16cm;采用萘乙酸药剂处理后,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14.2%,新稍数量较对照多2.5条,新稍长度较对照长3.92cm。[结论]采用环剥+药剂处理后进行嫁接,澳洲坚果成活率较高,可以为贵州澳洲坚果种苗繁育可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6.
小麦品种(系)的抗赤霉病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2000年采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6份小麦品种(系)中,没有对赤霉病免疫的品种,多数品种不抗赤霉病,只有JYP-1抗赤霉病性比苏麦3号强、92R149、92R178、毕麦10号、小白冬、80(107)、黔麦14、黔麦早2号和JYP-3的抗赤霉病性与苏麦3号近似。  相似文献   
47.
保康县植烟土壤的主要肥力特征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保康县植烟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养分状况研究结果 :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较高 ,土壤保肥能力较强 ,绝大部分土壤呈弱酸性至中性 ;土壤速效氮含量中等 ,土壤供磷能力较低 ,供钾潜力下降 ,氯、硫、镁、钼、硼、锌、锰等中微量元素缺乏 ,因此在平衡施肥中应采取调氮、增磷钾的措施 ,并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48.
通过80%比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试验,明确了每667m^2施用比双灵35g和40g处理可有效防治以上水稻害虫。  相似文献   
49.
小麦赤霉病有性和无性世代致病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分别采用小麦赤霉病的有性世代(Gibberella zeae)子囊孢子和无性世代(Fusarium graminearum)分生孢子对64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穗部注射法接种。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系)用子囊孢子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比用分生孢子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略高,说明有性世代的致病性比无性世代的致病性强。与自然发病比较,两种菌源接种的结果是相似的,即自发病重的品种,采用有性和无性世代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反之自然发病轻的品种,有性和无性世代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说明用有性和无性世代菌源接种都有效,均可用于抗赤霉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50.
黄贵平  杨林  朱文华 《种子》2002,(6):59-61
小麦白粉病 ( Powdery mildew )是由禾布氏白粉菌( Blumelia graminis f. sp.tritici)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属世界性分布的病害。在我国 ,过去小麦白粉病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气候湿润的地区。近 2 0多年来 ,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氮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灌溉面积的扩大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面积逐渐增大 ,危害程度加重 ,已成为我国小麦上的主要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 ,而抗病品种的选育关键在于抗源的不断发掘和有效利用。为此 ,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