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应用RFLP技术标记申香粳4号矮秆基因的等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朱旭东 《作物研究》2000,14(3):13-15
对利用软X射线诱导获得的矮秆突变品种申香粳4号,采用分子标记技术(RFLP)验证了其与sd-1的等位性。结果表明,矮秆突变品种申香粳4号与sd-1非等位。  相似文献   
83.
稻属中单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极为罕见。新白绿苗是在秀水11/春江03杂交F4株系中发现的天然突变体,基本特征苗期为白色,随着秧龄的增加,渐渐转绿成正常。以其为母本与一般品种、标记基因系杂交,F1、F2、F3各世代植株均表现为白绿苗;反之以其为父本则各世代均无白绿苗分离,在与标记基因系杂交的各组合F2群体中,标记基因呈正常孟德尔遗传。表明:该白绿苗突变体为细胞质遗传。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水稻细胞质白绿苗基因作为细胞质标记在原生质体融合、杂交稻育种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4.
萨索肉鸡是法国萨索(SASSO)公司专门选育的有色优质肉鸡,该公司从1998年开始销售,至今一直被全世界优质肉鸡生产者认可。在欧洲市场,萨索肉鸡与快大型白色肉鸡相比,价格高出一倍以上。西安市高陵祖代鸡场于2001年9月从法国萨索公司独家引进萨索系列有色肉种鸡,并于2002年4月开始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代肉鸡苗。本试验是为了验证萨索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5.
水生常绿杂种鸢尾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易斯安娜州鸢尾原产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由六角果鸢尾(I.hexagona)、高大鸢尾(I.giganticaerulea)、短茎鸢尾(I.brevicaulis)、暗黄鸢尾(I.fulva)和内耳森鸢尾(I.Nelsonii)5个野生种组成,都具有六棱形的蒴果。将路易斯安娜州野生种鸢尾作为亲本杂交,相继得到了大量品质优良、色彩丰富的品种。江苏省园艺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从引进的用路易斯安娜州野生种鸢尾作亲本的园艺杂种中选出了7个适合当地种植和绿化的品种,主要表现为常绿,适合湿地栽培。  相似文献   
86.
中选18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于1992年用矮仔乌骚与中156杂交,经连续3代(F3-F5)的定向选育,于F6代再与浙733杂交,并将其F1作父本与早熟品系中丝3号杂交。随后在1995年选择高抗及丰产性优良的株系,混合进行幼穗的组织培养(中丝3号///矮仔乌骚/中156//浙733),新育成的高产专用早籼。经多年、多级区域试验、试种及示范,表现  相似文献   
87.
朱旭东  黄诗诚 《中国家禽》2003,25(22):23-24
1 概况 法国“萨索”(SASSO)公司是一个专门培育优质肉鸡的育种公司,公司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优质“标签”鸡生产企业。在欧洲市场上,优质“标签”鸡的价格是快大肉鸡的两倍。 通过对世界和国内优质肉鸡市场的考察,于2001年9月和2002年9月两次从法国萨索公司各引进4000  相似文献   
88.
中国部分杂交稻和常规早籼、晚粳品种(系)的抗瘟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用来自中国18个省、市,12个小种分属于9个不同谱系的30个具有广谱毒性的稻瘟病菌株,人工接种于已知抗瘟基因型的品种(系)及中国20世纪90年代新育成的部分杂交稻和常规早籼、晚粳品种上进行水稻抗病性鉴定。通过具有广谱毒性并能识别抗病基因的30个菌株,与具有不同抗性类型并携带有不同或与之相连锁的抗性基因的品种及已知抗性基因的国际鉴别品种进行比较,以期推测某些中国品种的抗性基因。结果表明,部分优异抗瘟材料及新育成的杂交稻组合和常规早籼、晚粳稻品种(系)能抗多数近年采集分离的田间致病菌株,是育种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9.
浙江早稻新品系的产量及其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4年浙江省9410项目新育成的早稻新品系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考种资料,对浙江省早籼品种改良在过去30多年在产量潜力上的提升作了分析。在矮化育种之后,浙江省早稻的产量在高秆变矮秆产量增30%的基础上又提升了15%~20%。早稻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升,是围绕矮化株型,通过杂交的遗传重组以及其他技术的综合运用,使穗数、每穗总粒数、千粒重以及茎、叶的更合理配置与协调实现的,主要表现为分蘖能力减弱和穗数的减少,增大穗形使每穗总粒数增多,部分品系还包含千粒重的增大或收获指数的略微提高。文章还对今后早籼稻育种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本文根据室内试验对沈北高凝原油的一般物性、粘温特性、流变特性和流动特性进行论述。提出用—10原油和胜—10与安—74混合原油当混合比为9:1~4:6,原油的粘温变化规律用μ=exp(A+B·t+C·t~2)表示;安—74和混合油的混合比为8:7~1:9,混合原油粘温变化规律用μ=A·exp(B/T)表示;胜—10、安—74及混合油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用R=R_0+K·D_r~n表示。并建议在高于凝点5℃以上温度输送沈北高凝原油;对输送温度较高和凝点较高的管道应保温,以减少热量损失和防止凝管事故的发生;胜—10、安—74原油最佳混合比为8:2,应以此比例下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