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富硒产品的开发利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各个方面概述了富硒类产品的特点、价值、开发利用等情况,同时对富硒产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最后再提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2.
分析了常见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确定油茶籽油掺杂后变化显著的特征成分,通过设置不同比例的掺杂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建立了油茶籽油中掺杂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和大豆油等5种植物油后的特征组分含量与掺杂量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099以上,总体准确率101%。本方法可以用于油茶籽油掺杂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3.
浙江省森林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采用与国家背景值比较、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土壤污染分担率等方法,从不同地区、不同产品对浙江省森林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食品产地土壤7种重金属(Pb、Cd、Hg、As、Cu、Cr、Zn)中,只有Pb略高于国家背景值,其余均未超标,总体质量较好。以无公害产地环境为评价标准,采用Nemerow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全省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指数为0.53,属1级安全;浙西南、浙北、浙中、浙东沿海地区分别为0.6、0.55、0、46、0.44,均为1级土壤,属安全。山核桃、竹笋、香榧、板栗、杨梅产地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指数分别为0.68、0.54、0.43、0.39、0.38。浙中和浙东沿海地区产地环境较佳,板栗、杨梅产地环境最优。全省只有5.6%森林食品产地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以Cd、Zn分担率最高、Pb、Cu污染最小。  相似文献   
24.
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质联机(GC-MS)分析技术测定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喷施40%甲基毒死蜱乳油(有效成分720g/hm^2),甘蓝和土壤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50~5.82mg/kg和1.10~2.21mg/kg,半衰期为0.4~1.2d和3d,对甘蓝施药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7d,采收时测得甘蓝上残留量为0.02~0.03mg/kg,说明甲基毒死蜱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25.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在人参及制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1mg/kg,回收率均大于80.9%,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在人参中残留量均小于0.42mg/kg。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干扰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
浙江省金针菇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金针菇主要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实地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次提出了浙江省金针菇重金属背景值.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金针菇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铅0.083mg/kg、镉0.013mg/kg、汞0.008mg/kg、砷0.020mg/kg.该背景值为实地抽样检测,来源明确,样本分布具有代表性,分析方法和结果可靠.经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表明浙江省金针菇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金针菇质量处于安全水平.基地与市场金针菇重金属元素含量相近,各地市金针菇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铅和镉,可能与栽培基质和技术相关.  相似文献   
27.
浙江省蘑菇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的蘑菇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对蘑菇进行实地抽样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浙江省蘑菇重金属背景值.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鲜蘑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144 mg/kg、镉0.026 mg/kg、汞0.038mg/kg、砷0.085 mg/kg,该背景值为实地抽样检测,来源明确,样本分布具有代表性,分析方法和结果可靠.经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表明浙江省蘑菇重金属含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蘑菇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一般蔬菜,特别是砷和汞,应作为质量安全控制的重点,在生产种植中要对栽培料中的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8.
以"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氯吡脲处理对其生长及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单果重及纵、横径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氯吡脲100 mg·L-1处理增长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果实平均单果增重率达100%;果实纵、横径增长27%和25%;果形指数则无明显变化。经氯吡脲处理后,猕猴桃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10 mg·L-1处理的猕猴桃总糖含量显著提高,比对照增加8.7%;氯吡脲5 mg·L-1处理,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有显著提高,比对照增加7.8%,其它处理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对照。综合结果表明:氯吡脲5~10 mg·L-1处理能改善果实生长及营养品质,而高浓度氯吡脲处理后,虽能增加果重,但风味与营养品质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