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拓展人工鱼礁的聚群功能,实现网箱及筏架多层次养殖的现代海洋牧场新模式,在网箱附近构建一定形态的人工鱼礁群,采用CFD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模拟往复潮流,对鱼礁区流场分析。结果显示:网箱附近放置部分鱼礁,在海底流速为1 m/s的情况下,礁区内布置的网箱(围栏)养殖区域内的流速为0. 60~0. 80 m/s;在礁区后方形成较大范围的涡流区,流速在0. 2~0. 67 m/s。根据大型网箱、围栏的投饲情况,分析了礁区内往复海流对养殖固形物携带能力。验证了人工鱼礁群、网箱及养殖筏架综合布局新模式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人工鱼礁群落对内部放置的网箱具有一定的阻流作用,在鱼礁群落的后侧,适合贝类及藻类的筏架养殖。该研究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对两个杂交优势强的陆地棉杂交组合正反交的四个F_2代组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产量比对照盐棉48原种增产7~20%,蕾期枯萎病发病指数多数达到抗病品种指标,纤维品质优于对照,表明F_2代可以应用于生产。一个万亩植棉乡,每年设置2亩制种田,F_1代经一年繁殖后即可满足全乡对棉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棉花高效高产人工杂交制种新方法──整株去雄,集花授粉法张香桂,钱大顺,朱烨,许乃银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210014利用棉花杂种优势的关键,一是选配优良组合,二是简便快速大量生产杂交种。1985年以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介绍的几种常用的制种方...  相似文献   
24.
抗病高产棉花杂交种——苏杂16钱大顺张香桂朱烨谢麒麟许乃银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袁占坤端木鑫展金奇纪从亮马继发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苏杂16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与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协作,采用人工去雄授粉育成的陆地棉新杂交种。父母本为宁101和...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浅海养殖围栏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以我国海洋工程的桩基设计及渔用网片水动力性能研究为基础,应用现代仿真技术与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围栏设施阻力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对单一网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受力分析是可行的,其误差范围为±3 N,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围栏设施的水动力性能进行研究,得出随着桩柱数的增加、流速的加快,围栏设施的总阻力也逐渐增大,同时在一定区间内其总阻力的变化小,适当增加桩柱数或选择合适桩柱数,对围栏设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以五彩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和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种子为供试材料,在浓度为0.5%、1.0%、1.5%的NaCl单盐胁迫下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两种石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值和发芽指数均呈降低趋势,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相对盐害率升高,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推迟,发芽过程延长;1.0%NaCl浓度胁迫对五彩石竹和常夏石竹发芽率的抑制分别达到了67.70%和73.40%,在浓度为1.5%的NaCl胁迫下两种供试植物的发芽率分别为16.00%和5.33%。在不同浓度盐胁迫的作用下,两种供试种子的胚根、胚芽、子叶的生长受到不同的抑制。五彩石竹1.0%浓度NaCl溶液与对照相比其对胚根、胚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从6.89mm下降到1.98mm,胚芽从4.76mm下降到0.26mm;常夏石竹在0.5%浓度下,胚根、胚芽的生长受到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胚根长下降了45.83%,胚芽长下降了54.60%。耐NaCl胁迫能力为五彩石竹>常夏石竹。  相似文献   
27.
为改进育苗方法,于1982年在南京进行棉花地膜平铺覆盖营养钵育苗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地膜平铺覆盖营养钵育苗简称“地膜育苗”,就是用0.015毫米以下厚度的地膜(塑膜),平铺覆盖在营养钵苗床上,棉苗出土后破膜放苗,根在膜下生,苗在膜上长,育出的棉苗矮壮敦实,抗逆性强,移栽后缓苗期短,皮棉产量较高,纤维品质较好,并具有成本较低,管理简便,用工较少等优点。1983~1985年在继续研究的同时,在棉区进行示范,进一步完善这一项技术,目前在江苏淮北棉区已示范推广1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28.
应用热扩散式探针法于2010年7-8月对广东尾巨桉进行树干液流观测,并结合小型气象站采集的同步气象数据分析了环境因子与液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尾巨桉液流的日变化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有微弱的液流活动.树干南北两侧液流速率相关性显著(R2=0.994),数值上北侧高于南侧.尾巨桉液流的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及风速3个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显著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排序为: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夜间液流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主要用于植物补水.  相似文献   
29.
海带自然晾晒与热泵烘干级联干燥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燥是海带加工过程中的工序之一,为进一步解决海带干燥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能耗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自然晾晒与热泵烘干级联的干燥模式并研制了海带全程自动搬运、协调工作的码垛自动控制系统,其由晾晒棚、热泵房、码垛装置、桥接装置与控制室组成。采用USS协议与G120变频器通讯,采集信号通过485通讯口送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寄存器,PLC对行走电机进行加减速判断;同时利用Profibus协议实现PLC与Sick条码定位传感器通讯,实现晾晒杆准确定位;然后编程控制气动抓手,自动实现海带晾晒杆的抓放等动作;利用限位开关作为数据传递的触发信号,晾晒棚与热泵房导轨自动对接,实现了海带自然晾晒与热泵烘干结合。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总运行时间为5.7 h,晾晒杆定位误差±1 cm,高速运行时间20 m/min,晴天自然晾晒可减少海带含水率至60%,烘干后海带含水率为15.2%左右,泥沙、杂质率为0%,为一级品。系统运行稳定,节约人工,保证海带干燥的品质。该研究有助于为藻类加工产业提供高品质、低能耗、绿色环保新模式与样板。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慈姑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慈姑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慈姑多糖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慈姑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和还原能力测定等体外抗氧化实验来评价慈姑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慈姑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提取次数3次.慈姑多糖的含量为29.32%.1.0 mg/ml慈姑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62%,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5.82%,在还原力的测定中,1.0 mg/ml慈姑多糖在700 nm下吸光度值为0.4531.[结论]慈姑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体外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