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7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绿竹试管苗周年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浙江省临安市对当年移栽成活的绿竹试管苗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其各月的出苗数、竹苗地径和竹苗高等因子,研究绿竹试管苗年生长的规律。结果表明:新出竹苗的月平均地径随着出苗月份的推移逐月增粗,平均高度呈正态分布;试管苗移栽后发新苗期长达8个月,发新苗高峰期为8月份,占全年总量的23.8%;其新竹苗高生长历时47d左右。平均生长总量达114.4cm,平均日生长量达2.43cm,最大日生长量可达6.86cm;每株试管苗平均年出竹苗数为42.5株。表明绿竹试管苗是建立绿竹采穗圃或母竹园的好材料。表4参9  相似文献   
22.
 采用RT-PCR 和RACE 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石蒜花瓣中克隆到1 个黄烷酮3–羟化酶(F3H) 基因的cDNA 全长序列,全长1 293 bp,包含1 098 bp 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65 个氨基酸;氨基酸序 列比对显示该序列编码的氨基酸与水仙的F3H 具有高达91%的同源性,将其命名为LrF3H。二级结构预 测表明,随机卷曲是LrF3H 蛋白最大量的结构元件,而α–螺旋和延伸链散布于整个蛋白中。保守结构 域预测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F3H 蛋白功能结构域,其保守结构域中含有铁离子及2–O–酮 戊二酸结合位点,属于2OG-FeⅡ_Oxy 双加氧酶超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表明,LrF3H 在整个花 发育过程中均表达,而且从初蕾期到盛开期随着花瓣着色加深表达量逐渐增加,盛开期表达量最高,之 后随着花朵萎蔫表达量下降;在不同器官中,LrF3H 的表达量在花瓣和花葶中最高,而在根、鳞茎和叶 片中都很低,推测该基因在石蒜花色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3.
樟树茎段组培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当年生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6-苄基腺膘呤(6-BA)和萘乙酸(NAA)在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樟树茎段腋芽及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1.00 mgL-1 6-BA+(0.01~0.10 mgL-1) NAA。继代培养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培养基筛选,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知丛生芽发生率较高的培养基为MS+1.00 mgL-1 6-BA + 0.10 mgL-1 NAA,而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0~1.00) mgL-1 6-BA。将无菌苗转入最适生根培养基1/2MS+1.50 mgL-1 NAA,生根率可达90%;生根的无菌苗移栽至m(蛭石)∶m(泥炭)为1 ∶ 1的混合基质中,经过15~20 d练苗,95%以上无菌苗均能成活。这一结果为樟树优良品种的工业化育苗奠定了技术基础。图2表5参13  相似文献   
24.
矮生杉木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杉木矮生的原因,以矮生杉木、正常杉木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生型叶片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8.44和500 μmol/(m2·s),正常型叶片相应值分别为7.32和1 500 μmol/(m2·s),表明矮生型的光能利用能力明显不如正常型;在光合参数方面,矮生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均低于正常型,但两者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差异不大,表明矮生型较低的净光合速率可能是非气孔限制的结果;对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矮生型经充分暗驯化后的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PSⅡ内禀光能转换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0)几乎均小于正常型。因此,矮生杉木光合能力上的缺陷可能是造成低生长势的重要生理生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
厚朴种源同工酶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13个厚朴种源130个单株的树叶样品,有和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弟胶电泳法测定了POD、EST和GOT等3种酶系同工酶。结果表明:GOT同工酶各种源仅有1条谱带,鄂西种源与其他种源呈等位基因分离关系;POD和EST同工酶各有7条和10条带。经3种酶系谱带单独分析和综合3种酶系的相似系数聚类分析,所划分的类群同叶形分化类型基本王  相似文献   
26.
矮化杉木蛋白质组的差异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具有高分辨率和稳定性的矮化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研究杉木矮化突变的机理。取同一生长环境下的野生型杉木及矮化突变型杉木新梢顶端的叶片,液氮研磨成粉末后用改良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总蛋白,分别用CY2和CY3标记,用DIGE技术进行分析。与野生型杉木相比,在矮化突变型杉木的叶片组织中,有14个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另外15个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所得的29个差异蛋白质可能与杉木矮化突变的发生有关。图3表3参9  相似文献   
27.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1989~1995年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银杏研究文献,探讨了银杏研究的年代分布、主题分布和期刊分布,初步总结了当前国内银杏研究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8.
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配比、不同的原球茎切割方式系统地研究了黄花白芨(Bleti lla ochracea)组织培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2 MS +1.0 mgL-1 BA +0.1 mgL-1 NAA 培养基有利于原球茎增殖, 培养60 d 增殖到4.21 倍;Kyoto +1.0 mgL-1 BA +0.1 mgL-1 NAA 的培养基有利于诱导原球茎增殖、分化及幼苗的生长, 培养60 d 分化形成的芽数为接种原球茎数的4.79 倍;Kyoto +2.0 mgL-1 BA +0.1 mgL-1 NAA 的培养基对球茎切块诱导芽的效果最好。在继代培养中, 应采用纵切法切割球茎或用自然掰开法来分割原球茎。同时, 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表5 参4  相似文献   
29.
盛况  高燕会  斯金平  朱玉球 《园艺学报》2016,43(12):2412-2422
利用RACE技术和RT-PCR相结合,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中克隆得到长度分别为1 863和1 729 bp的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基因DoCDPK1DoCDPK2的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 539和1 536 bp,编码512和51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表现为亲水性,结构稳定,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构成。qRT-PCR分析结果表明DoCDPK1DoCDPK2主要在铁皮石斛叶片中表达;4 ℃低温和400 mmol · L-1 NaCl处理后,DoCDPK1DoCDPK2在各个时间点上(2、4、8、12和24 h)的表达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而100 mmol · L-1 ABA处理后DoCDPK1DoCDPK2的表达量呈现不同变化趋势,推测DoCDPK1DoCDPK2参与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30.
红叶石楠硬枝水培生根试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y扦插繁殖,插条生根时间长,生根率偏低,影响其生产性大规模繁殖.采用多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培养液、3种生长调节物质(自制生根剂、NAA和ABT)的不同浓度对红叶石楠硬枝水培生根的影响,以寻找最适生根条件.结果表明红叶石楠插条生根为愈合组织型生根,其生根率受培养液种类、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浓度极显著影响.在所设计的组合中,以清水+自制生根剂10mg·L-1、清水+ABT5mg·L-1和营养液+自制生根剂10mg·L-1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分别为100%,93.3%和91.7%,并对培养过程中不同阶段如何调整培养液种类和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及添加生长调节物质种类的选择提出了建议.表4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