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9篇
  2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主栽品种间亲缘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间亲缘系数是研究作物品种间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方法.对华南地区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主栽品种的亲缘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50年来华南地区基于亲缘系数的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呈"W"型变化,3个高点分别出现在1957年前、1970—1979年和2000—2008年,3个低点分别出现在1957—1969年和1980—1989年.基于亲缘系数的品种聚类结果较直观地反映了近50年来华南地区籼稻品种的遗传关系及其品种演变特点,与该地区不同时期主要围绕着少数几个骨干亲本进行品种改良的特点相吻合.本研究获得的华南地区近50年来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呈"W"型变化这一结果说明,基于品种间亲缘系数的华南地区品种遗传多样性未经历持续的下降或上升,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62.
3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观察了3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000 g/hm2+68.75%银法利(6.25%氟吡菌胺+62.5%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1500 mL/hm2的防效最好,为98.96%;折合平均产量最高,分别较对照药剂64%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霜脲氰可湿性粉剂2250 mL/hm2和空白对照增产11.2%、29.5%.68.75%银法利悬浮剂1500 mL/hm2的防效较好,为97.93%,分别较对照药剂、空白对照增产4.5%、21.7%  相似文献   
63.
乳业是中国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问题频发的行业。通过认真分析我国乳业市场和标准现状,透过案例,总结了目前我国乳业技术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打浆机承载机架的可靠性,对机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应变电测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与仿真计算的可靠性;通过静力学分析,校核了机架在平稳运输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对机架的主要组成部件进行了多目标尺寸优化,并依据优化结果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机架在满足强度、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减轻了8.07%,同时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焊接工序,达到了机架轻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为探究长期秸秆覆盖对免耕区作物产量、土壤氮素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以稻–麦定位免耕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免耕且秸秆移除和免耕且秸秆覆盖2个处理,于试验开展第12年 (2018年) 小麦收获后,统计分析近五年产量数据,并采集各处理0~5、5~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全氮及活性氮组分,利用磷脂脂肪酸 (PLFA) 方法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 (1) 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 (增幅为6.49%),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 (2) 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略有差异:它显著提高了土壤0~5 cm 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以及0~10 cm 颗粒有机氮、0~5 cm和10~20 cm 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对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影响;它提高了0~5 cm 和10~20 cm 可溶性有机氮占全氮的比例,对其他组分占全氮比例无显著影响。 (3) 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总PLFA和细菌PLFA丰度,对真菌PLFA和放线菌PLFA无影响,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比;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全氮、颗粒有机碳/颗粒有机氮比是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 (4)无论秸秆覆盖与否,土壤全氮、活性氮组分含量和微生物组分均表现出显著的深度效应。综上所述,秸秆还田提升了土壤氮素含量,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量,可在四川免耕稻–麦轮作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设施蔬菜地因其高度集约化的栽培条件和管理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影响极大,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氮、磷残留趋势并不清楚。基于此,采取野外调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范村镇象谷村不同种植年限(10、20、30年)温室大棚土壤主要肥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了解褐土区设施蔬菜地土壤主要养分氮、磷残留和迁移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氮、磷均出现表层(0~20 cm)累积的现象。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年限大棚土壤NO3--N残留量均有降低的趋势,各棚龄土壤0~100 cm土层的硝态氮(NO3--N)残留量均显著高于100~200、200~300、300~400 cm土层土体的残留量,10、20、30年棚龄土壤0~100 cm土层的NO3--N残留量分别为100~200、200~300、300~400 cm 土层土体内NO3--N残留量的34.9%、43.4%、40.9%,且20年的残留量占比最高;不同棚龄相应各层土体NO3--N残留量均高于大田。随着棚龄增加,土壤0~20 cm土层的有效磷(Olsen-P)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棚龄Olsen-P含量(0~40 cm土层)是大田3.8~5.6倍,均以20年棚龄的含量最高。10年棚龄20~40 cm土层和20年棚龄40~60 cm土层的Olsen-P含量均已接近大田表层值(24.66 mg/kg),不同棚龄土壤Olsen-P含量从40 cm土层开始均急剧下降。0~400 cm土层土体内全氮与NO3--N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0~100 cm土层土体全磷和Olsen-P含量之间呈乘幂相关关系,由各自的决定系数可知,土壤中50%左右的NO3--N和Olsen-P含量受全氮量和全磷量的影响。此外,褐土区磷淋溶阈值为45.1 mg/kg,超过此值该区域土壤存在磷淋溶风险。总之,大棚内短期投入大量肥料的生产方式导致土壤中特别是0~20 cm表层土壤氮和磷的大量残留,而长期水肥的高投入又引起有效态氮和磷的淋溶,进而在土壤深层次残留。  相似文献   
67.
铬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通过不同浓度的Cr6+对玉米萌发影响的测试结果表明 ,当Cr6+浓度为 5mg/L时 ,Cr6+可以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 ,提高玉米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促进玉米芽与幼根的生长 ;而高浓度的Cr6+不利于玉米萌发和生长。Cr6+对玉米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8.
针对封闭车室降噪问题,研究了基于边界元法的面板声学贡献度分析,并以某型拖拉机驾驶室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LMS Virtual.Lab软件的声学模块分析了驾驶员右耳噪声,重点分析了各面板对场点的声学贡献.结合声学传递向量与结构振动响应论证分析了结果的合理性,最终确定结构修改对象.经优化结构,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69.
减肥减水对温室黄瓜养分吸收、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轻温室蔬菜过量施肥灌水对肥料浪费及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影响,通过温室试验,设3个施肥水平(N-P_2O_5-K_2O分别为中肥F1:517.2-383.3-629.6 kg/hm~2、低肥F2:382.1-286.5-467.4 kg/hm~2、高肥F3:755.0-558.5-916.4 kg/hm~2)和2种灌水处理(传统灌溉W1、滴灌W2),分析黄瓜产量及养分含量、水氮生产率、氮、磷淋溶状况以及土壤养分情况,探究减肥减水对温室黄瓜生长、土壤环境等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在农民习惯施肥量基础上减肥不会造成黄瓜减产,采用滴灌较传统灌溉能提高黄瓜产量;同时,减肥滴灌也不会对黄瓜的养分含量产生影响。此外,减肥滴灌还可以提高灌溉水生产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增加0~20 cm土壤硝态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减少肥料向下淋溶。因此,在当前水肥管理条件下,减肥滴灌效果良好;试验范围内,T4(低肥+滴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0.
改革与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巩固和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客观要求。庄浪县在建立一套符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推广方法和技术人员绩效考评机制,调动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