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海河低平原位于黄淮海平原北部、河北省的东南部,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3℃,≥0℃积温4600~5000℃,≥10℃积温4200~4500℃,日照时数2600~2800 h,日照率60%;年降水500mm左右,但年际变幅大,春早、初夏旱频繁发生,被称作黄淮海平原的“旱槽”,历史上以旱、涝、盐、碱、穷著称。该区涉及河北省58个县市,全省27%人口,耕地238万hm~2,占全省耕地的35.86%,人均耕地较多,种植业生产水平较低但增产潜力较大。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粮、棉、油、豆等商品生产基地,对促进本区乃至河北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2.
2003年新香优207在永兴县柏林基地制种25 hm2,获得高产,平均单产3.84 t/hm2,最高单产5.1 t/hm2.总结了新香优207高产制种技术,针对新香优A的特征特性,其技术关键是围绕提高母本抗倒伏力的肥水管理与喷施"九二○"技术.  相似文献   
53.
为探究斑马鱼ddx27基因对t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根据NCBI网站在线数据库中分析得到的ddx27基因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斑马鱼ddx27真核表达载体pCMV-3×Flag-ddx27。通过亚细胞定位试验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验证ddx27基因的表达,并利用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ddx27基因的过表达对tp53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ddx27 CDS区及阳性克隆的电泳片段大小以及测序比对均与预期结果一致。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Ddx27重组质粒可正常表达,且蛋白大小与预测结果一致。亚细胞定位显示Ddx27蛋白表达于HEK293T细胞的细胞核中。而且,过表达pCMV-3×Flag-ddx27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显著增强 tp53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pGL3-tp53-Luc的活性,为对照组的1.8倍(P<0.05)。以上结果表明,斑马鱼pCMV-3×Flag-ddx27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能够在哺乳动物的细胞核中表达,且ddx27基因可以促进tp5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4.
为探索板栗幼树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为抗旱品种筛选和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以2个板栗品种'大板红'和'燕山早丰'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对板栗幼树叶片气孔特征和解剖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处理程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随干旱胁迫时长的增加,2个板栗品种叶片的各气孔特征指标呈逐...  相似文献   
55.
通过盆栽试验方法,在荧蒽污染的黄棕壤和潮土上种植水稻和小麦,分别设置空白(CK)、低(L)、中(M)、高(H)4个污染浓度水平,比较荧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两种不同土壤中植物体荧蒽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试验设置的荧蒽污染浓度下,荧蒽未对两种植物的生长造成抑制,相反还促进了植物某些部位的生长;水稻和小麦各部位的荧蒽含量随土壤荧蒽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植物体内荧蒽的传导系数随土壤荧蒽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两种土壤的趋势一致。黄棕壤和潮土有机质、养分、阳离子交换量等性质影响植物体内荧蒽的运移和富集;水稻茎叶对荧蒽的富集能力强于小麦,而小麦籽粒富集荧蒽的能力强于水稻。  相似文献   
56.
为掌握珍稀濒危植物堇叶紫金牛的扦插条件,本研究设置了不同基质、萘乙酸浓度及插条的试验,考察扦插成活率、根长、根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半木质化插条的扦插成活率达92.3%,根系数量为7.5条,插穗生根质量为47.7,显著高于木质化插条。以木质化插条为材料,扦插的最佳基质为黄心土∶河沙1∶1(体积比),扦插成活率为78.3%,插穗生根质量为41.6;采用200 mg·L-1的萘乙酸处理10 s后进行扦插,成活率可达79.5%,插穗生根质量为42.3。综上所述,堇叶紫金牛扦插的最佳条件是以半木质化的茎段为插条,用200 mg·L-1的萘乙酸浸泡10 s后,扦插于黄心土∶河沙=1∶1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57.
对豆粕有机质发酵液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为香蕉枯萎病提供稳定、有效的生物学防治方法。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对豆粕有机质发酵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现,豆粕有机质最佳发酵工艺为豆粕有机质混悬液稀释5倍,红糖浓度为2.0 g/100 m L发酵15 d。为豆粕发酵液进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8.
就棉花—萝卜套作模式,以及作物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2”式,萝卜产量可达72060 kg/hm^2,籽棉产量2032.5 kg/hm^2;“2-2”式,萝卜产量50790 kg/hm^2,籽棉产量2620.2 kg/hm^2。“1-2”式萝卜产量高而棉花产量低,“2-2”式萝卜产量低而棉花产量相对较高。比单作棉单位净产值提高60%-80%。种植模式不同,棉花和萝卜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萝卜性状(长度、粗度、单重)无明显差异,而棉花生育性状变化较大,但纤维品质模式间差异不明显,套作模式与CK除整齐度外,差异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
采摘时间对中长绒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服装的高档化和纺纱支数提高,纺织用棉的品质结构逐年发生变化,中长绒棉的比例已增加到纺织用棉的1 0 %左右。对中长绒棉纤维品质的要求较普通棉花更严格,适时采摘可以得到最佳品质组合的棉花纤维。通过研究中长绒棉裂铃后不同采摘时间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为优质棉品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2 0 0 1~2 0 0 2年试验于河北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园区威县试验站进行,土壤为砂质潮土,肥力水平有机质1 1 %、速效氮5 7 5mg/kg、速效磷5 0mg/kg、速效钾90mg/kg ,供试品种为冀优85 1。棉花采摘分5个时期:裂铃5d (L5)、裂铃1 0d (L1 0 )、…  相似文献   
60.
棉种质量的优劣是棉田丰收的基础,在繁种中采用何种栽培方式获得高质量的种子是生产的关键。目前市场销售的棉种质量参差不齐,为了避免生产不合格棉种,保护经营者与使用者的利益,研究栽培方式与棉种质量的关系对实现棉花高产、低耗栽培、提高棉种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