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试验旨在了解新疆边境地区昆玉市的蜱种分布状况.从该地区骆驼体表采集寄生蜱虫,应用数码体视显微镜初步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蜱种鉴定的特异性引物对总DNA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MEGA 10.0软件邻接法构建遗传进化树,确定蜱虫的进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从昆玉市骆驼体表采集的蜱样符合亚洲璃眼蜱的形态学特征,线粒体16S ...  相似文献   
102.
在菜豆上进行了几种农药防治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调查五种农药对美洲斑潜蝇的致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防治效果均较好,且持效期长;48%毒死蜱乳油和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防治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103.
应用浸泡法接种和越冬后薯片培养法测定了抗性菌株、敏感菌株和混合菌株在种薯上的越冬能力。结果表明,用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混合接种,病原菌存活率最高,其存活率为100%;抗性菌株接种的病原菌存活率居中,存活率为80.0%;敏感菌株接种的病原菌存活率最低,存活率为47%。从晚疫病菌混合菌株接种的种薯上,共分离得到39个分离物,测定其对甲霜灵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分离物的出现频率为97.4%,敏感分离物的出现频率为2.6%,这说明抗性菌株的越冬能力和竞争力明显高于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104.
转抗虫基因林木在害虫控制中的作用与合理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回顾了转抗虫基因植物研究和利用的现状后,指出转基因植物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转基因植物的遗传变异、基因逃逸、反目标效应和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的不利影响。转抗虫基因植物的抗虫效应表现为致死效应、抑制生长发育和生态抗虫效应;提出了基于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转基因植物合理利用对策,即加强生态安全性研究、实施基因交互策略、生态整合控制策略、应用屏障保护效应和保护遗传多样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5.
薄壳山核桃优质砧木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缩短薄壳山核桃砧木的出圃时间,提高其嫁接成活率,就薄壳山核桃大颗粒种子与小颗粒种子、种子的不同贮藏方法、不同胚根尖与容器处理、不同截根处理与施肥浓度对1年生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的高度与地径生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大小对苗木的地径和高度均有较大的影响,在育苗过程中,应优先选择颗粒饱满的大粒种子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吐丝期干旱胁迫造成夏玉米减产的叶绿素荧光生理机制,为夏玉米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利用具有遮雨棚的抗旱池,设充分灌水[CK,0~20 cm土层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5)%]和吐丝期干旱胁迫[0~20 cm土层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2个处理。测定吐丝期(0 d)及吐丝后10、20和40 d穗位叶叶片SPAD值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调查成熟后穗部性状及产量。【结果】吐丝期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夏玉米吐丝期及吐丝后的叶片SPAD值,以吐丝后20 d降幅最大,分别为15.38%(郑单958)和17.65%(先玉335)。干旱胁迫下,2个夏玉米品种穗位叶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显著下降(P<0.05,下同),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而加剧,以吐丝后20 d降幅最大,分别达0.036和0.574(郑单958)、0.039和0.593(先玉335)。同时,干旱胁迫还降低了穗位叶光合性能综合指数(PIABS),影响程度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加剧,以吐丝后20 d胁迫强度最大,分别降低12.30%(郑单958)和16.87%(先玉335)。此外,在干旱胁迫结束恢复供水后,干旱胁迫处理吐丝后40 d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仍低于CK,但与CK间差距缩小。干旱胁迫增加了2个夏玉米品种秃尖长,显著降低了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导致郑单958和先玉335分别显著减产10.29%和11.83%。【结论】吐丝期干旱胁迫对夏玉米穗位叶叶绿素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叶片SPAD值、Fv/Fm、Fv/Fo和PIABS显著下降,限制叶片光合作用,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07.
在建立靛蓝含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型高效方法制备高纯度靛蓝,并研究了不同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的抑菌活性。以马蓝叶为原料,通过水提取、加碱打花、酸中和以及氢氧化钠除杂等步骤得到了3种不同靛蓝质量分数(3.06%、 20.13%、 22.16%)粗提物样品1~样品3;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葡萄糖还原工艺得到了高纯度靛蓝样品4;最后,采用牛津杯法比较了3种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对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糖还原工艺最佳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25 g/L、NaOH质量浓度26.9 g/L、反应温度60℃和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得到纯度为96.87%的高纯度靛蓝(样品4),并且靛蓝收率高达76.88%。抑菌实验结果表明:3种靛蓝粗提物和高纯度靛蓝均对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制效果,且随着样品中靛蓝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对3种菌的抑制效果均增加;其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半数抑菌浓度(IC50)分别为9.00~19.69 ...  相似文献   
108.
以高耐热玉米品种郑单958、低耐热玉米品种先玉335为材料,以正常生长条件为对照,在花期进行高温胁迫,通过miRNA高通量测序筛选玉米花粉中的差异表达miRNA,然后预测其靶基因,并对靶基因的本体特征和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到818个miRNA前体序列。在郑单958高温胁迫花粉与对照花粉对比组(HT958 vs CK958)中共筛选到19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序列,其中15个miRNA序列上调表达,4个下调表达,3个miRNA序列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这19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共获得了503个基因转录本,其富集较多的GO生物学过程条目分别为转录调控DNA-模板、微管生物学过程、磷酸化作用、RNA聚合酶Ⅱ正向调控转录过程、甲基化作用等,KEGG富集较显著的代谢通路分别是谷胱甘肽代谢、碳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糖酵解/糖异生、叶酸生物合成等。在先玉335高温胁迫花粉与对照花粉对比组(HT335 vs CK335)中共筛选到15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序列,其中7个miRNA序列上调表达,8个下调表达,1个miRNA序列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9.
不同海拔魔芋专用肥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海拔不同魔芋专用肥施用量对魔芋产量和发病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发病率降低,海拔700m以上区域较适宜魔芋生长。施用魔芋专用肥的各处理鲜芋产量和膨大系数均高于不施肥(CK),其中667m2施肥75kg为最佳施肥量,产量和膨大系数较高,发病率较低。播种种芋大小与出苗率呈正相关、与膨大系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0.
采用不同自然脱水速率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其花后子粒含水量、粒重、体积和子粒灌浆的动态变化以及灌浆参数,研究玉米子粒含水量变化与灌浆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自然脱水类型玉米品种子粒含水量变化,以花后29 d和46 d为时间点,可划分为3个阶段。两种类型玉米品种46 d后自然脱水速率与蜡熟期(29~46 d)子粒含水量的变化趋势都正好相反。子粒体积和粒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花后46 d品种间差异逐渐加大。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灌浆动态变化差异较大,自然脱水快的品种(先玉335和桥玉8号)和自然脱水慢的品种(蠡玉16和中科4号)最大灌浆速率分别出现在花后29 d和36 d,二者最大灌浆速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自然脱水快的品种平均灌浆速率低于脱水慢的品种,且活跃灌浆期较脱水慢品种短。两种类型玉米品种子粒含水量变化和灌浆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脱水快的类型品种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805(R0.05=0.7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