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运用动态生命表方法,观察和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天然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幼苗生长动态。结果显示:梭梭当年生幼苗存在两个存活率下降快、死亡率和致死力高的阶段。第一阶段从4月1日至5月1日幼苗死亡率为69.9%。第二阶段为6月15日至7月15日,幼苗死亡率由79.1%增加到85.1%。早期生长阶段的高死亡率,是由于动物咬食和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后一阶段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由于浅层土壤水分下降所致。存活曲线属DeeveyⅢ型,表明幼苗早期个体死亡率较高,此阶段是幼苗天然更新的关键时期。幼苗期动态生命表的研究可以为梭梭天然更新及其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小叶锦鸡是辽西地区优良的饲料防护林树种,该文对其生物量动态和粗蛋白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小叶锦鸡饲料防护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辽西地区,山地阳坡林草间作模式的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平地林粮间作模式次之,山地阴坡林草模式最低;平茬后2年生小叶锦鸡可食部分生物量最大,平茬周期以2年为宜;生物量年生长动态总体呈增大趋势,9月份出现最大值,粗蛋白的年变化总体是下降趋势,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可食部分生物量的粗蛋白总量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此时饲料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3.
21个鲜食枣品种的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引进的薄皮枣、苹果枣等21个鲜食枣品种为研究对象,初步筛选出适宜新疆发展的鲜食枣品种.[方法]对各品种的主要物候期、树体生长以及单株产量进行定株观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成熟最早的品种为鲁枣1号,最晚的是大白铃.树势较强的品种为:大白铃、鲁枣1号和鲁枣2号.丰产性较好的品种为:大白铃、苹果枣、大丹枣、延川白枣和鲁枣1号.果实品质较优品种为:苹果枣、大丹枣、延川白枣、鲁枣1号和蜂蜜罐枣.[结论]苹果枣、大丹枣、鲁枣1号和延川白枣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疆气候和立地条件,并且具有较优的丰产性和果实品质,可以作为主要鲜食品种进行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24.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12年7月1日至7月25日,在克拉玛依地区农业开发区对银白杨(Populus alba L.×P.talassica)人工林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对气象、土壤水分等指标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7月份的晴天银白杨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阴天呈多峰型,在测量时期液流速率日平均值为0.6059 L/h;银白杨树干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与太阳总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绝对值顺序为太阳总辐射>大气温度>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银白杨边材面积与胸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4,单位边材面积的液流速率随树干胸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5.
以新疆塔城老风口防风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了不同建设期防护林下植被的变化,结果显示林下植被覆盖度及群落高度均高于荒漠;荒漠植物多样性水平随季节的变化十分明显;随着林木的生长,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均有所提高,但优势度降低。  相似文献   
26.
鹰嘴豆籽粒贮藏蛋白双向电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鹰嘴豆为材料,通过对样品制备、电泳条件的优化,建立其籽粒贮藏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并通过电泳图谱的分析,了解贮藏蛋白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经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贮藏蛋白斑点约380个,等电点范围在pH4.0~8.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pH6.0~7.0;鹰嘴豆籽粒贮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120000,表现出2个分布峰,一个在30000~40000,另一个在50000~60000;鹰嘴豆与大豆籽粒贮藏蛋白的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布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从细胞组织结构角度揭示不同品种、不同成熟期枣果肉组织结构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定量解析枣果肉微观结构特征,为不同品种枣的品质对比及枣果适时采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骏枣、灰枣和马牙枣3个品种,在白熟前期(Ⅰ)、白熟期(Ⅱ)、脆熟半红期(Ⅲ)、脆熟全红期(Ⅳ)和完熟期(Ⅴ)5个时期分别取样,采用石蜡切片和显微成像技术获取枣果肉细胞结构参数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个品种枣果肉组织的形态学参数间存在差异。灰枣果肉组织细胞的面积、周长、横径、纵径和等效直径明显小于骏枣和马牙枣,骏枣和马牙枣相当。各品种的圆形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灰枣、马牙枣、骏枣。骏枣组织内孔隙分布较其他2个品种多。3个品种枣果肉组织细胞的面积、周长、横径、纵径、等效直径和圆形率均为先增大,在Ⅱ期后减小,在Ⅲ期后趋于平稳,而间隙率变化趋势相反,为先减小,在Ⅱ期后增大,在Ⅲ期达到最大后趋于平稳。不同品种枣果肉组织细胞圆形率变化特征有较大差异:灰枣果肉组织细胞的圆形率无显著变化,骏枣和马牙枣均出现较大波动。枣果肉微观组织细胞结构参数变化主要集中在Ⅰ—Ⅲ期,且不同品种各参数变化率绝对值不同。随着枣果成熟,灰枣果肉组织内细胞参数值均增大;骏枣果肉组织细胞的面积、周长、横径、圆形率和间隙率均增大,其纵径和等效直径减小;马牙枣果肉组织细胞的圆形率和间隙率整体增大,其面积、周长、横径、纵径和等效直径均减小。【结论】不同品种枣果肉微观组织结构特征及其成熟期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枣果肉细胞的圆形率越大、间隙率越小,果肉结构越致密、质地越硬。枣果肉细胞的面积、周长、横径、纵径、等效直径和圆形率的变化趋势一致,而间隙率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宜在脆熟半红期之后采收枣果。  相似文献   
28.
新疆的森林主要由山地森林,平原荒漠、河谷天然林,平原人工林三大类型组成。这三大类型的森林共同形成了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屏障。保护好不同类型的森林,发挥好各自的生态效益,对于保护新疆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新疆山地森林主要分布于三大山系的中山带陡坡区。自2000年正式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山地森林得到有效保护恢复。今后的保护工作应该重视两个方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盛果期枣树根系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枣树的田间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的方法,利用WinRHIZO 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对漫灌条件下盛果期红枣吸收根(根径<2 mm)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根系在水平方向上(0~425 cm)随着树干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垂直方向上(0~160 cm)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根系根长密度最密集的区域在水平距离0~125 cm和垂直深度0~80 cm的区域,根系表面积密度最密集的区域在水平距离0~175 cm和垂直深度0~90 cm区域。【结论】水平距离0~200 cm和垂直深度0~70 cm以内土层是红枣田间水肥管理的重要区域,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占全根的百分比均在80.00%以上,土壤质地条件是影响根系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为给核桃专用微生物肥的研制提供菌株材料,通过对新疆核桃根际土壤中解磷菌的分离纯化,筛选出对核桃树具有促生作用且能在其根际稳定定殖的优质高效解磷菌株。从阿克苏、和田、喀什等新疆核桃主产区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解磷菌54株,采用溶磷圈初筛法和液体摇瓶复筛法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筛选出解磷能力强的菌株14株。经耐利福平诱导后剩余13株,再进行大田定殖试验,最终筛选出11株解磷菌。经16S r DNA鉴定,得出这11株解磷菌归属于5个属,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动性杆菌属Planomicrobium,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其中,假单胞菌属为优势种群且解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