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枣果在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质地变化动态,从而为鲜食或制干枣果的适宜成熟度与最佳采收期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选取骏枣、灰枣、马牙枣白熟期至完熟期6个果熟时期的果实样品,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PA)法,对其质构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枣果质构指标中有若干指标的变化较大,且枣品种不会影响其变化趋势;不同成果期、不同品种枣果质地指标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质地得分最高的是脆熟全红期枣果,完熟期枣果的得分最低;脆熟半红期马牙枣的质地最佳,最适合鲜食,完熟期灰枣的质地最佳,最适于制干及加工食用。综合分析认为,枣果实在成熟发育过程中其质地变化显著,鲜食枣果最佳采收期为脆熟半红期,制干枣果适宜于完熟期前采收。  相似文献   
92.
施肥对红枣生长及营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红枣生长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肥后的枣树梢长、梢粗、叶片厚度、树高的变化以及枣吊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吸收积累均呈增长趋势,但过量施肥并不显著促进红枣生长和营养吸收,当N、P2O5和K2O分别为240~600、450、30~75 kg/hm2时,6年树龄红枣营养生长和枣吊养分吸收达最佳.  相似文献   
93.
[目的]针对红富士苹果园坐果率低的问题,研究人工授粉对阿克苏红富士苹果坐果率及品质的影响,为稳步提升红富士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分别授以青香蕉、红元帅、黄元帅、嘎啦和商品的“保丰”牌花粉,并采用不同的授粉方法,分析人工授粉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授粉品种和授粉方法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的影响明显,表现为嘎啦>青香蕉>黄元帅>红元帅>“保丰”牌,点授>喷雾>喷粉;同时授粉品种对红富士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歪斜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种子数量影响比较明显,花粉直感对红富士外观品质影响较为显著.[结论]人工授粉能有效抵御恶劣气候给红富士坐果带来的影响,是保证红富土产量稳定的有效手段,嘎啦、青香蕉、“保丰”是比较理想的父本,而喷雾是最理想的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94.
骏枣中几种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及对骏枣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几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及对骏枣裂果的影响,为研究枣裂果奠定基础,同时为骏枣生产中合理配肥提供依据.[方法]以9年生树势一致的骏枣树为试材,骏枣为以酸枣为砧木繁殖,矮化密植,株行距1.5 m×2 m.实验分析几种矿质元素对红枣裂果的影响.[结果]骏枣果实几种矿质元素中含量大小依次为Mg >Ca >Fe >N >K >Zn >Cu >P,骏枣果肉中几种矿质元素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与果皮中各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在骏枣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肉Ca含量高于果皮,正常果Ca含量高于裂果中的含量.果皮和果肉K、N、P、Fe、Mg、Zn、Cu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N、P、K、Mg、Fe、Mn、Zn和Cu与骏枣裂果相关性不显著,钙不足是影响骏枣裂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
利用一段从PEG胁迫的鹰嘴豆幼苗叶片所构建的cDNA文库中得到的EST序列,通过3'RACE方法克隆到一个鹰嘴豆C_2H_2型锌指蛋白基因ZF1,该基因不含内含子,编码一条24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含有两个典型的Cys2/His2锌指结构.其氨基酸序列含有一个可能的核定位型号,农杆菌介导的洋葱表皮细胞GFP瞬时表达实验表明,ZF1蛋白位于细胞核内.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ZF1在鹰嘴豆的根、茎、叶、花、幼荚和幼胚中均有表达,在茎和叶中表达较弱,为组成型转录因子.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ZF1不但受高温及干旱诱导,而且还受6-苄基腺嘌呤(6-BA)、脱落酸(ABA)、乙烯利(Et)、赤霉素(GA_3)、吲哚-3-乙酸(IAA)、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氧胁迫诱导.这些结果表明,ZF1基因可能作为一个核调控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代谢以及多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应答.  相似文献   
96.
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枣花果管理和生长期调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骏枣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其正常果与脱落果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并结合骏枣生理落果规律探讨了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后期,骏枣分别出现了2个落果高峰期,第1次生理落果高峰的形成与枣果中GA3、IAA含量的过低有关;第2次落果高峰发生在果实膨大后期,此期枣果即将成熟,枣果中的GA3、IAA和ZT已大量减少,而ABA却急剧上升;文中比较分析了正常果与脱落果中促进与抑制生长两类激素比值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在枣果的整个发育时期,其抑制生长激素ABA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脱落果中的含量相对较多,正常发育果中ABA/(GA3+IAA+ZT)之值则始终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中,枣果中抑制生长与促进生长两类激素的比值,对骏枣生理落果有着调控作用,当其ABA/(GA3+IAA+ZT)的比值不平衡时,ABA含量过高,而促进生长物质(GA3+IAA+ZT)的含量降低,这也会导致骏枣生理落果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伊犁河谷区域水力侵蚀等级中等偏强,分析土壤管理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参考.本文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在10、20和36 mm/h 3种降雨强度条件下裸地、角果藜覆盖、木地肤覆盖、鱼鳞坑、水平沟等5种典型土壤管理措施的产流产沙过程,并分析比较不同土壤管理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强度下,裸地初始产流时间最短,水平沟未产流;降雨强度是影响产流产沙的关键因素之一,径流速率和含沙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减流减沙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平沟>木地肤覆盖>鱼鳞坑>角果藜覆盖>裸地,木地肤覆盖、鱼鳞坑措施减沙效果明显.水平沟、木地肤覆盖措施减流减沙效果较好,可以在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不同土壤类型的产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伊宁、玛纳斯县3种土壤类型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野外调查采样与土壤样品室内理化性质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相同降雨条件下3种类型土壤的坡面侵蚀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的颗粒组成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可蚀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土壤中粉粒的含量越高,其含沙量、可蚀性K值愈大,越易发生侵蚀;土壤中粘粒含量越高,土壤含沙量、可蚀性K值越小,越易抵抗侵蚀。(2)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的径流速率和产沙量的相关系数为0.56,没有显著的相关性。(3)土壤的有机质和累积含沙总量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3。(4)通过打破土壤结构体,发现2 mm结构体土壤中,灰钙土的产流速率、产沙量及可蚀性K值均最小;2 mm土壤结构体中,棕钙土的产流速率、产沙量及可蚀性K值均最小,且2 mm土壤结构体比2 mm结构体的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大。  相似文献   
99.
通过分析高效解钾菌对含钾矿物的解钾效果及其与有机酸的相关性,以探究解钾菌解钾作用机制。采用摇瓶实验,将经过筛选出的4株解钾菌K3、K7、K11、K24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然后测定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含量、速效钾含量及pH值。利用通径分析法,研究草酸、酒石酸、丙酮酸、乙酸、柠檬酸5种有机酸对解钾效果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结果表明,4株解钾菌发酵液中的速效钾含量比对照(CK)增加了674.88%,且速效钾的含量与有机酸的含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相关(P0.05),故5种有机酸均对速效钾的含量变化有影响,其中丙酮酸对钾长石溶解的直接作用影响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1.689,酒石酸对速效钾的间接作用影响最大,其间接通径系数为0.205。有机酸与含钾矿物解钾量呈正相关关系,速效钾的含量随着有机酸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0.
天山云杉削度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天山云杉干形曲面特征及其表征模型,本研究提出了天山云杉削度方程:d=a1D^(a2+a3H+a4DH)H^(a5+a6D+a7DH)(H-h)^as,并提出以干形作为评价削度方程的林学指标。经比较,本研究提出的天山云杉削度方程明显优于其他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