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59篇
  55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7 毫秒
611.
我国规模化养猪场粪便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农用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收集了我国21省市规模化养猪场粪便和11省市猪饲料重金属浓度数据,分析了其污染特征,同时对各省市猪粪总量及其重金属总含量、猪粪安全农用年限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21省市中,猪粪中Cu、Zn、As、Cd、Cr平均含量超标省市分别占到95.2%、85.7%、33.3%、20%和5.26%。在其中有猪饲料数据的11省市中,猪饲料Cu含量超标的样品数量占到100%(四川除外,为75%),超标倍数在13.2~49.0之间;猪饲料Zn含量超标的样品数量占到60.0%~100%,超标倍数在1.3~9.5之间。猪粪和饲料间Cu、Zn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猪粪安全农用估算结果表明,限制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农用的主要因素是Cu、Zn和Cd。吉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分别连续施用猪粪16、23、91 a,土壤中Cd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GB 15618—2008)。北京连续施用猪粪65、51 a而天津连续施用猪粪53、91 a,土壤Cu和Zn含量分别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建议在生猪养殖及其粪便农用过程中,不仅要从源头严格控制饲料中Cu、Zn等微量元素添加量,还应按照标准严格控制猪粪农田施用量。  相似文献   
612.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大棚香瓜栽培进行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香瓜适宜的钾肥用量为337.5 kg/hm2,氯化钾、硫酸钾增产效果均明显,硫酸钾效果优于氯化钾。香瓜品质分析表明,施用钾肥可明显提高香瓜品质,VC含量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增加,硫酸钾效果优于同量氯化钾;施用钾肥亦可增加香瓜还原糖含量,以施用337.5 kg/hm2氧化钾效果最好,氯化钾效果略好于硫酸钾。  相似文献   
613.
为制备蟹味浓郁的蟹味调味基料,以低值河蟹为研究对象进行高压浸提和酶解,固定高温高压温度(121℃)和时间(2.0 h),选择固液比(蟹泥与水的质量比)。风味蛋白酶酶解高压浸提液时,固定p H值为7.0,酶解温度为50℃,选择加酶量和酶解时间。以水解度、氨基酸转化率、蛋白质利用率为评价指标,对固液比、加酶量和酶解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1∶4.0的条件下进行高压浸提,冷却后风味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25%、酶解时间为2.0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35.04%,酶解液表现出较强的蟹味。  相似文献   
614.
为了确定和分析新疆某羊场患呼吸道疾病病例的细菌性病原,采集病死羊的肺脏、胸腔积液等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通过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特异性引物PCR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测定、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从病羊胸腔积液中分离鉴定出一株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其命名为Pmh7。Pmh7对链霉素、头孢呋辛等10种抗菌药物敏感,对万古霉素、杆菌肽等5种抗菌药物耐药;携带6个毒力基因(fimA、nanB、ompH、sodC、Oma87、sodA),对小鼠的LD50为2.3×10~6 CFU。结果表明,引发该羊场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为荚膜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有较强的致病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防治羊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为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15.
水稻粒形与产量和营养品质密切相关,挖掘水稻粒形发育相关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制,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籽粒营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sulfonate,EMS)处理籼稻品种西大1B,获得了1个水稻粒形突变体,命名为long grain and degenerated palea (lgdp)。lgdp表现出外稃伸长,从而导致籽粒长度增加的特征,进一步扫描电镜分析发现, lgdp籽粒变长主要原因是其外稃细胞数目极显著增加。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调控;利用lgdp与ZH11杂交构建的F2分离群体,通过BSA法将目标基因定位在3号染色体分子标记ZLN43和ZLN-1之间,物理距离大约810kb。通过转录测序和PCR分析初步确认LGDP候选基因编码一个MADS-box基因。qPCR分析表明,LGDP可能通过负向调控GW7/GL7、GS3、TGW6等水稻粒长正向调控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了颖壳细胞数目的增殖,进而影响籽粒长度。本研究结果为应用LGDP基因改良水稻粒形提供了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616.
【目的】研究丹参及其杂交后代的花部变异情况,并探讨其园林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丹参和白花丹参及其杂交F1代的花色、花序长、花轮数、每轮平均小花数、花冠大小等花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丹参花色可能是不完全显性或多基因控制的性状。(2)花序长、花轮数和每轮平均小花数的变异系数均在15.0%以上,表明这些性状在亲本和杂交F1中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花部各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介于90.5%~277.2%之间,其中花序长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花轮数次之。(3)丹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园林中可作为新型宿根花卉用于营造花海和花境,布置花坛与花台,组建药用植物园及芳香保健绿地等。【结论】研究结果为丹参花卉品种的选育及其园林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17.
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絮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新  张文超  王淑娟  李彦  赵永敢 《土壤》2021,53(3):555-562
为明确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胶体絮凝过程的离子交换作用,设置了碱化土壤组和碱化土壤胶体组。在不同土水比(1∶5、1∶10、1∶20(m︰V))条件下加入不同量脱硫石膏量(0.1%~2%,m︰m)作为碱化土壤组,以及向利用土水比为1∶100的方法制备碱化土壤胶体中加入不同量的脱硫石膏作为胶体组,以分析脱硫石膏对碱化土壤胶体团聚过程中的临界絮凝值和Na~+与Ca~(2+)摩尔比。结果表明,碱化土壤(pH=9.8;EC=496.1μS/cm)胶体的临界絮凝值为MFGDG=0.008 g,胶体与脱硫石膏的质量比为19.4︰1;碱化土壤临界絮凝值为0.5%,胶体与脱硫石膏的质量比为10.4︰1。在临界絮凝值处,碱化土壤所用脱硫石膏量是土壤胶体的1.8倍,碱化土壤组Na~+与Ca~(2+)摩尔比为2∶1。随着脱硫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胶体组中絮凝层厚度逐渐变薄,pH降低趋势趋于平缓。土水比越小,混合液中pH越大,加入脱硫石膏后,pH明显下降。土水比为1∶20,碱化土壤组上清液Na~+变化逐渐趋于平稳,当加入脱硫石膏后,Ca~(2+)直接吸附在胶体表面发生絮凝现象。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中胶体絮凝机理认识,并为确定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适宜施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8.
黄瓜是山东设施大棚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越冬茬、秋冬茬和秋延茬黄瓜在夏季都有2~3个月的空棚期。草菇是一种优质耐高温食用菌,可以利用金针菇菌渣进行栽培。本文作者介绍了在设施黄瓜空棚期利用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的技术,技术要点包括栽培料准备、大棚前期准备、草菇的种植管理和栽培料还田替代有机肥。同时通过2021年的试验结果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经济收益、环境效益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19.
为明确‘赤霞珠’葡萄在河西走廊不同地区的品质差异,连续3 a在武威、张掖和嘉峪关果园采集成熟期葡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张掖地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24.81%),武威地区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葡萄果实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34%和24.06 mg·g-1),张掖地区单宁含量最低(5.57 mg·g-1)。张掖地区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总含量分别达到71.99、70.51、5.61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武威地区;武威地区葡萄果实酒石酸和草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8.66 mg·g-1和0.32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张掖。‘赤霞珠’葡萄共检测出36种香气物质,其中包括9种醛、9种醇、4种酯、3种酮、2种酚和9种其他类化合物,各地区香气物质的类型及总量均表现为嘉峪关>张掖>武威。整体而言,张掖地区‘赤霞珠’果实品质较好,而嘉峪关地区‘赤霞珠’芳香物质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620.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赤霉素(GA3)、乙烯利(ETH)浸种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高旱地区常见作物青稞(Hordeum vulgare L. var.nudum Hook.f.)为试验材料进行浸种试验,测定了青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青稞幼苗的根长与芽长,并通过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与喷施2种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的影响,测定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方法对青稞幼苗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减轻干旱对青稞的危害、提高青稞的产量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0 mg/L矮壮素,100、250 mg/L赤霉素和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青稞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2)4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的根长和芽长,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增加青稞幼苗芽长。(3)在12个处理中,筛选到3个强耐旱处理和3个耐旱处理,其中,200 mg/L乙烯利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青稞幼苗的Pro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为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