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封面说明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南亚热带水果和柑橘类水果。1999年的严重霜冻后,广西及时作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和靠近广东与东南亚大市场的优势,大力发展有市场潜力的品种。  相似文献   
22.
我区发展葡萄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葡萄属于温带落叶果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植物,也是栽培历史最长的果树之一,至少有4000-5000年历史,按地理分布及原产地的不同,可分为欧洲种群、北美种群和东亚种群.由于葡萄具有当年种植第二年结果的特点,因此近年来我区部分地区兴起了一股种植葡萄及引种发展美国提子的"热潮".但笔者在进行认真调查我区葡萄生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后,认为由于我区地处南方特殊葡萄栽培区,发展葡萄生产不易获得好的收益,不宜大规模发展.本文略述我区葡萄生产的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3.
益阳地区地处湘中偏北,跨居资水中下游玩。澧两水源闾,环临洞庭湖西南面。全区辖五县一市,五大国营农场,总面积1852.3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883.56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47.7%,人均2.5亩。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区、丘陵和平原湖区,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多种林木生长,发展林业的前景广阔。因此,搞好本地区林业建设,扩大森林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商品生产,振兴益阳经  相似文献   
24.
封面说明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南亚热带水果和柑橘类水果。1999年的严重霜冻后,广西及时作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和靠近广东与东南亚大市场的优势,大力发展有市场潜力的品种。葡萄就是这些品种其中之一,通过推广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目前广西葡  相似文献   
25.
对不同秋眠级别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刈割期株高、分蘖数、根系、茎叶比及生物学产量间的变化。为生产推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6.
百色市利园村委天兴园艺场的脐橙于9月中旬~下旬,与早熟温州蜜柑同时采收上市,赶在中秋节和国庆节供应市场,果品统销价4~5元/kg,比当地早熟温州蜜柑高出2~3倍,目前产品局限当地市场销售,果品供不应求,很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27.
石蛙的开发利用前景及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蛙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 1.营养价值。石蛙是一类大型野生蛙类.它体大肉多而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内外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石蛙肉可供药用.有清凉滋补强身的功效。所以.石蛙以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黔优88施用赤霉素控蘖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贵州大学“十一五”水稻课题攻关协作组,在世界高产栽培摇篮地——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进行黔优88喷施赤霉素控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控蘖处理,可显著地提高水稻成穗率及单位面积内群体有效穗数,达到控蘖增产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9.
香蕉疏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蕉生产中,往往出现第一至第三梳果指数偏多,梳形偏大,蕉穗容易形成头大尾小,头梳与尾梳的平均单蕉指重量差异大。笔者通过疏果试验,对提高蕉指的均匀度,减少反梳蕉的比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鹿寨蜜橙     
广西鹿寨县四排镇果农廖厚安在本地原生产队的集体蜜柑园中发现混栽的其中1株甜橙,所结果实形状美观,果皮簿而光亮,果肉脆甜,具蜜味,少核。1981年嫁接3株作母本树,种植在自己的槿柑园,其后陆续繁殖少量苗木。1998-1999年定植第一批200多株,属第一代。2002年又从第一代植株中采接穗嫁接并在相邻的地方种植第二批100多株,属第二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