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分析规模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我们的养殖模式出了问题,而是在种植和养殖之间缺少一道桥梁。按照陕西省农业厅转变发展方式大调研活动安排部署,我们以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养殖业污染问题为切入点,经过全省面上基本情况的调查统计和为期10天对关中养殖聚集带粪污处理典  相似文献   
32.
陕西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陕西地区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特点,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陕西省6个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天然种群和1个栽培大豆(Glycine max)种群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3个位点共检测出11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为8.69个,等位基因数目范围为4~1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范围为2.135(Satt590)~9.385 (Satt487),平均有效等因基因数为5.623;观察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033~0.121,平均为0.080;预期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312~0.658,平均为0.482;种群平均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I)为0.657;野生大豆种群基因多样度比率(FST)为0.465。该研究显示,陕西省野生大豆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普遍高于栽培大豆;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变低;陕西中部、南部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丰富、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推测该区域为陕西省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野生太白贝母的生境及根际土壤状况,对太白县等4个县域的野生太白贝母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太白贝母生于海拔2000~3300 m的山地草丛或林下,海拔是影响太白贝母生境适宜性最重要的生态因子,生境内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高海拔特征,乔木层多为落叶阔叶林,郁闭度较高,林下灌木层大多呈现稀疏状.不同产地太白贝母根际土壤...  相似文献   
34.
秦岭山地主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秦岭山地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访问调查和文献资料,从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和资源潜力3个方面选择了13个具体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秦岭山地主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yaahp6.0软件计算了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法对135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了评价,并根据综合评分结果划分了未来优先开发利用等级.结果表明: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chinensis)、陕西卫矛(Euonymus schensianus)等24种植物可作为优先开发利用对象;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等44种植物可作为次重点开发利用对象;山矾(Symplocos sumuntia)、绣线梅(Neillia sinensis)等被48种植物可作为一般开发利用对象;梓树(Catalpa ovata)、紫柳(Salix wilsonii)等19种植物在开发利用中可较少考虑.  相似文献   
35.
在肉牛生产中,国内外普遍应用杂交繁育,用于培育肉牛新品种或提高生产性能.杂交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公母牛交配.它是改良本地原有品种、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手段.当原有品种的体形外貌或生产性能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时,就可采用杂交繁育的方法,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与本地原有品种进行杂交繁育,育成一个体形外貌好、生产性能高,而且又能适应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6.
对茶梅(Camellia sasanqua Thunb.)在西安地区露地引种栽培的立地环境、栽培基质和土壤ph值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性研究,通过对其物候观察和生物学习性的掌握,初步确定茶梅在西安的抗寒等级在Ⅱ级以上,生活力在Ⅲ级以上,适应西安地区的气候条件,为茶梅在西安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植物多样性保护,充实现有景观,2006年西安植物园展览温室加大植物引种栽培力度,重新布展。目前共收集热带亚热带植物120科233属609种。其中兰科25属近60种,棕榈科14属29种,热带果树10科19种,多肉植物16科44属10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22种。针对引种植物不同的形态、观赏特性、用途以及该温室特点共分了8个植物区域:多肉多浆区、棕榈植物区、四季花园区、观果植物区、附生植物区、荫生植物区、观叶观花植物区、悬垂植物区。温室今后应加大对专类植物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力度,同时为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草本植物、悬垂植物及附生类植物也应加强收集保存。  相似文献   
38.
桃儿七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与观赏为一体的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稀物种。阐述了珍稀濒危植物桃儿七在西安地区的物候特征,重点介绍了栽培管理方法和繁殖技术,综述其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及其利用情况,并对它在制药、园艺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9.
含羞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浓硫酸酸蚀、烫种、砂磨等不同处理方法对含羞草种子进行萌发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势,探讨含羞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含羞草种子发芽率为13.6%,硬实率达60.6%;种皮是影响其萌发的主要因素,95℃1min烫种对含羞草种子萌发作用明显,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分别为94.3%、92.0%;浓硫酸处理50min也可提高含羞草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84.0%,79.7%;砂磨处理发芽率为16.3%,效果不明显;含羞草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40.
西安植物园展览温室植物选择及引种植物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植物多样性保护,充实现有景观,2006年西安植物园展览温室加大植物引种栽培力度,重新布展。目前共收集热带亚热带植物120科233属609种。其中兰科25属近60种,棕榈科14属29种,热带果树10科19种,多肉植物16科44属10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22种。针对引种植物不同的形态、观赏特性、用途以及该温室特点共分了8个植物区域:多肉多浆区、棕榈植物区、四季花园区、观果植物区、附生植物区、荫生植物区、观叶观花植物区、悬垂植物区。温室今后应加大对专类植物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力度,同时为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草本植物、悬垂植物及附生类植物也应加强收集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