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9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土保持学中构建模糊专家系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模糊专家系统是把模糊技术引入专家系统领域,以处理水土保持专家知识中存在的大量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该文对水土保持模糊专家系统的原理进行了探讨,从其结构组成、模糊知识的表示和模糊推理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这些也是水土保持模糊专家系统与普通专家系统的重要区别,它可以使专家系统能更客观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水土保持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专家级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旱作农业隔坡梯田灌溉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包括坡面径流试验、土壤含水量观测试验、坡面径流集水试验、节水灌溉试验,并利用观测数据分析了隔坡梯田的灌溉效益。结果表明,隔坡梯田具有明显的阻拦泥沙、保持水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培肥土壤养分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效益,并提出了最佳平坡比,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集水灌溉提供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13.
北京九龙山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4.
北京西山灌木林小流域暴雨径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北京西山次生灌木林地上6个小流域的实测降雨径流数据,采用IUH法,分析影响径流的主要因子,并对降雨径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IUH法在小流域上应用效果较好,对径流过程的拟合较为一致;天然次生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在森林植被覆盖率超过40%时,每增加10%,IUH洪峰可降低4.6%,洪峰滞时可延长9.3%。  相似文献   
15.
北京九龙山不同立地土壤蓄水量及水分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九龙山不同立地土壤蓄水量和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阴坡中下部的人工油松林、中上部的灌木林和裸地,以及阳坡中下部的人工侧柏林、中上部的灌木林和裸地的土壤有效涵蓄量分别为:149.63、133.49、102.49、99.93、95.92、70.78mm;土壤的饱和蓄水量变化范围在1605.86~2353.66t/hm2之间。土壤水分只有7、8两月处在易效水阶段,其它时间均属难效水范围,即使雨季的土壤有效水分也难以达到田间持水量,春旱时期土壤水分接近或低于土壤凋萎含水量。  相似文献   
16.
土壤侵蚀与非点源污染预测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土壤侵蚀与非点源污染是两大重要的环境问题。讨论了这两个问题的定量化预测与控制措施,并阐述了它们的相互关系。这有望进一步推进中国水土保持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治山,治水     
今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使世界瞩目。抗洪史诗感人肺腑,海内外华人血浓于水。中华民族抗击洪水的英勇业绩将永垂青史。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仅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也保护了中华锦绣河山。一.贮水于山,根治洪灾据多...  相似文献   
18.
宁南山区典型流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定位观测、谐波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典型流域所选的6个断面共56个水分观测点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流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年内变化主要受降雨和蒸发散的年内变化影响,明显分为干湿两季;土壤水分年内变化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春季土壤水分缓慢蒸发期、旱季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期、雨季土壤水分补偿期、冬春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研究中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进行了分层,并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各层次间土壤水分及其与期间降雨量的关系,得出土壤水分剖面分布可分为速变层、活跃层和次活跃层,林地水分活跃层较深,草、农、裸地水分活跃层偏上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方法与步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太行山植被与土壤严重退化和季节性干旱的特点,结合“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技术经验,概要提出了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方法与步骤,以使太行山区建成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太行山植被与土壤严重退化和季节性干旱的特点,结合“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技术经验,概要提出了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方法与步骤,以使太行山区建成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