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3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涪杂2号"青菜头为试验材料,采用WDW3100型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对青菜头缩短茎径向和轴向的抗压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基于斜面法采用高速摄像测定了青菜头缩短茎的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研究可为青菜头收获和加工机器系统的研发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针对电动拖拉机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模式管理需求,设计了一种双电机驱动单元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器DMU(Drive Manage Unit).基于ISO 11783协议制定了整车控制网路结构,并以此确定了DMU子CAN总线各节点,设计各节点传输报文ID和PGN.在驱动单元中,通过控制驱动箱齿轮啮合状态和电磁离合器通断电来实现双电机动力分离和耦合,完成工作模式配置. DMU采用MC9S12XEP100为核心,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搭建双电机驱动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犁耕作业、旋耕作业和子CAN总线数据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驱动管理单元可以实现控制电机1和电机2的转速转矩模式,电机1在46.5 N·m恒转矩模式下,随转速变化的最大偏差为0.7 N·m,符合犁耕作业要求;电机2收到540 r/min指令后,随负载变化输出转速范围在540±62 r/min,满足PTO在恒转速下工作;总线上传输信息正确.  相似文献   
93.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荞麦播种机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优化荞麦播种机外槽轮式排种器的最佳排种性能参数,满足3种典型荞麦种子的农艺要求,降低田间试验强度,采用球颗粒聚合法建立3种典型荞麦种子的EDEM仿真分析模型,通过试验测量计算3种荞麦种子在不同接触形式下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基于离散单元法对荞麦播种机排种器进行数值模拟.采用L_4(2~3)正交试验法进行排种器工作过程模拟,研究不同转速、凹槽半径和槽数对排种器排量的影响.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凹槽半径为3×10~(-3) m,槽数为20,槽轮转速为58.58 r/min时,排种器能够满足3种荞麦种子的最大播量要求.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的排量相对误差2.93%~9.90%;荞麦排种器的排量随槽轮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总体线性度相关系数R~20.98.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以1988~1989年度北方水稻区试中早粳早熟组的丰产、稳产、抗病、米质等10个性状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参试6个品种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法定量评价一个品种综合性状的优劣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宜尽快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95.
凤城县现有255.2万亩天然次生林,是经过多次严重破坏后萌生的低质阔叶林。多数林分都具有林龄不齐、疏密不均、林相不整、单位蓄积量小、出材率低的特点。多年来,在132个集体林场中,采取一刀切的小面积皆伐模式进行改造。限定年采伐量5.49万m~3,平均每年生产木材2.0—2.5万m~3。非规格材、大柴1—2万m~3。木材收入500万元。这样零星分散的作业,对修道、更新和管护,虽竭尽全力,却效果并不理想。 1982年辽宁省林业厅在清原县土口子乡,举办了推广次生林综合经营技术建立示范林的  相似文献   
96.
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丰优”系列水稻品种.在省内外广泛种植.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现简要介绍各品种如下:1.丰优107:又名“井丰1号”.中秆、大穗.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28~130天。株高约100厘米.抗倒伏、抗病、耐盐碱.抗旱、耐冷、抗霜打.适应性广。分蘖力强.一般每六有效穗数33个以上.主穗200粒以上.千粒重约26克。米质优良.食味好.精白米率76%.最高产量可达每公顷10000千克。2.丰优201;又名“丰优2号”,中熟品种.生育期约133天.高产、稳产。株高约100厘米.秆强抗倒伏.活秆成熟.后期灌…  相似文献   
97.
氢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具有零污染、噪声低、高效率的特性,因此氢燃料电池拖拉机成为现代化农机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农机企业对于氢燃料电池拖拉机进行了大量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将氢能作为低碳环保的重要能源大力推动,随着需求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大。本文基于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拖拉机的发展现状,对未来新能源农机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8.
针对丘陵山区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的玉米果穗收获有机难用、无机可用的现状,设计一款自走式小型玉米摘穗机。该机采用纵卧式摘穗辊实现果穗摘取,并通过输送装置收集装袋;采用“Y”型布局的L型小甩刀实现茎秆粉碎。对摘穗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对粉碎过程进行静力学分析,确定其核心装置设计参数并进行样机试制。以茎秆粉碎长度合格率、果穗损失率、籽粒破碎率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试验,来验证该机设计的合理性。试验表明:在生产率为0.8 hm2/d、果穗籽粒含水率为26.38%、茎秆含水量为71.2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茎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为92.4%、果穗损失率为2.06%、籽粒破碎率为0.61%。该机设计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能够满足丘陵山地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需求。  相似文献   
99.
1选育目标 吉林省的平原稻作区中适于种植的晚熟品种产量较低,米质与抗性较差,晚熟品种的不断更新,对我省水稻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加快优质稻米品种的选育,改变优质大米商品品质,提高适口性,是优质米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两家合作单位以高产、优质、多抗为育种目标,经过多年穿梭育种的筛选,多点试验、示范,选育出了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富霞3号。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吉林省近30年来水稻生物技术育种的研究现状分析,阐述了吉林省水稻生物技术育种的研发特色和优势,指明了吉林省水稻生物技术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