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新内标法在斑蝥素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香兰素、正十六烷等物质和样品组分的气相色谱行为,观察这些物质与斑蝥素的分离情况以及样品组分对测定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正十六烷与斑蝥素的分离十分理想(分离度〉2.5);用正十六烷做内标的气相色谱法的线型(r=0.9991)和精密度(RSD=3.07%,n=6)较好;样品组分对测定无干扰。新内标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斑蝥及斑蝥素制品中斑蝥素含量的精确测定之用。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栗园间作关玉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年分枝的关玉竹根茎,当茎粗≥0.5cm时,其发芽率最高,达96.7%;穴栽株行距以30cm×30cm、40cm×30cm、40cm×40cm为宜,其产量在40 950~45 900kg.hm-2,条栽株行距以10cm×15cm、10cm×25cm为宜,产量达37 950~40 950kg.hm-2;变温处理种子可实现苗齐苗壮;栽后3年收获根茎商品质量最佳,4年收获量高,但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3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鉴定,旨在为大斑芫菁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大斑芫菁中共检出86种挥发性成分,并鉴定出其中的41种,以醇、醛、酮、酸类物质居多.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有苯乙醛(4.07%)、油酸(3.21%)、1,13-十四碳二烯(2.22%)、芳樟醇(1.70%)、香叶基丙酮(1.64%).  相似文献   
35.
短梗刺五加肖个木虱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山区利用林间空闲地栽培短梗刺五加,现在面积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短梗刺五加肖个木虱为害也呈上升趋势:这是制约丹东地区短梗刺五加生产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果实质量、产量和植株生长发育,一旦感染,减产60%以上,个别地块绝收,防治肖个木虱已成为目前生产亟待解决的大问题。通过几年发生规律的观察、农药筛选和防治试验.防效已达到99.2%,  相似文献   
36.
针对番茄图像进行各向异性扩散降噪研究。首先在2-范数梯度阈值计算方法基础上引入图像的局部灰度方差,提出了一种梯度阈值计算方法。其次采用结构相似性(SSIM)作为迭代停止准则,实现了迭代次数的自适应选取,构建出用于番茄图像保纹理降噪的各向异性动态扩散模型。最后在噪声标准差为5、10、15、20、25、30不同情况下,进行2组对比试验。第1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SIM作为迭代停止准则是有效的、稳定的。第2组试验从峰值信噪比(PSNR)和梯度模值相似性偏差(GMSD)两方面对降噪后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与P-M模型、2-范数模型相比较,结果是所提模型的PSNR平均值最高且GMSD平均值分别降低了15.5%、19.1%,说明采用所提模型降噪后的番茄图像降噪效果有所改进并且与原始图像比较接近;从视觉效果上,采用结果是所提模型降噪后的番茄图像纹理保留较多且清晰。因此,提出的各向异性动态扩散模型在降噪的同时保留了图像纹理,为番茄后期的品质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壳聚糖的吸附性开发废水溶液中Cr6+的去除技术。[方法]采用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制备包覆铁酸钴磁性微球,并用其吸附废水中的Cr6+。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Cr6+浓度,进而计算Cr6+的去除率。[结果]Cr6+去除率先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约为6时,对Cr6+的去除效果最好,pH值继续增加时,去除效果降低。Cr6+去除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40 min以后,去除率趋于平稳。Cr6+去除率随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效果明显,超过0.7 g,去除率不再显著提高。[结论]虽然交联后的磁性壳聚糖对Cr6+的吸附性能低于活性碳,但它具有磁分离效果好、吸附快、无二次污染、便于回收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8.
斑蝥素是芫菁科等昆虫产生的防御性次生代谢物质,因其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而被广泛应用。自然界中产生斑蝥素的昆虫主要存在于芫菁科、蜡蝉科以及拟天牛科中,其中以芫菁科昆虫含斑蝥素最为普遍。目前斑蝥素主要来源于大斑芫菁和眼斑芫菁,严重限制了斑蝥素资源的开发。为全面了解贵州省斑蝥素资源,笔者对贵州省含斑蝥素昆虫种类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究万寿菊不同组织粗体物和α-三联噻吩的杀线活性。[方法]以线虫拮抗植物万寿菊为试验材料,烟草根结线虫为靶标,分别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浓度万寿菊各部分组织粗提物的杀线活性、万寿菊各部分组织粗提物中α-三联噻吩的含量以及α-三联噻吩标准品的杀线活性。[结果]万寿菊的各部分组织粗提物中,叶和花的杀线活性较高;万寿菊中起主要杀线作用的活性物质不是α-三联噻吩。[结论]试验结果为寻找烟田中环境友好型杀线虫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为修复冀北退化草原生态,该试验在丰宁县外沟门草原设置了5个施氮水平(0、60、120、180、240kg/hm2),以紫花苜蓿、苇状羊茅单播和混播(1∶2、1∶1、2∶1)改良草地。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单播和混播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及混播物种的竞争关系,为建植高产、稳定、可持续的混播草地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施氮水平和混播方式显著影响牧草产量。混播相较于单播,具有较大产量优势。混播比例对种间竞争关系有直接影响。施氮量从60kg/hm2增加到120kg/hm2时,产量和增产率急剧增加,随着施氮量的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增产率增长变缓。施氮量为240kg/hm2时,不同播种方式牧草产量均达到最大。紫花苜蓿对氮肥的响应弱于苇状羊茅,紫花苜蓿对于苇状羊茅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混播草地中苇状羊茅比例越低,种间竞争作用就越强烈,减少竞争力较强的紫花苜蓿比例,有助于种间关系共存稳定。因此,在丰宁半干旱草原地区,建植第1年施氮量为120kg/hm2,紫花苜蓿、苇状羊茅1∶2混播时,可以实现最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