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湖南省主要类型水稻土的基本养分状况与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分析和计算机等技术,研究了湖南8种主要水稻土养分状况,采用FUZZY综合评判法,以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硅和有效锌为评判指标,对湖南水稻土的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8个水稻土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全氮、磷不是很丰富,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硅和有效锌含量较低,全钾、碱解氮含量较高。(2)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供试水稻土的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祁阳灰泥田水稻土肥力质量属于二级,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宁乡红黄泥、宁乡河沙泥、祁东紫砂泥田、醴陵麻沙泥、南县紫潮泥和湘潭紫泥田水稻土壤肥力质量属于三级,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株洲黄泥田土壤肥力质量属于四级,土壤肥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2.
施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及叶绿素含量影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抗疫白为试材,设置6个施氮水平(0,75,150,225,300,375 kg·hm~(-2)),随机区组设计,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马铃薯影响差异显著,马铃薯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为225 kg·hm~(-2)时,抗疫白产量达到最高50.21 t·hm~(-2)。施氮量对抗疫白同一时期叶绿素含量影响差异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时期的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用二次方程拟合效果良好,表明二者相关性高,对方程求解,出苗后20 d至90 d的叶绿素含量依次为1.9、1.87、1.79、1.74、1.46、1.36、0.92、0.75 mg·g~(-1)时,可获得抗疫白理论最高产量。将第20~90 d的叶绿素含量最佳值和临界值与对应的出苗天数进行拟合,获得出苗后20~90 d的叶绿素含量适宜的范围依次为1.71~1.9、1.66~1.87、1.61~1.79、1.62~1.74、1.25~1.46、1.18~1.36、0.79~0.92、0.61~0.75 mg·g~(-1)FW。  相似文献   
33.
以辽宁省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区域内耕地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2013年~2018年全省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基本稳定,土壤肥力水平稳中有升;肥料投入总量基本稳定,有机肥施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施肥结构不尽合理,有必要加大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力度,改善施肥结构,促进肥料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究不同林分的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为营建亚热带人工林筛选适生的珍贵乡土阔叶树种。  方法  以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基地同质园试验中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油樟C. longepaniculatum、天竺桂C. japonicum、樟树C. camphor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香椿Toona sinensis、红椿T. ciliata 等7个阔叶树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树种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林下植被多样性等指标,量化树种对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  不同树种全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叶樟的生物量最高,其次是桤木和红椿,天竺桂最低。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整体表现为干>根、枝>叶,并且大叶樟各器官生物量均最高,天竺桂各器官生物量均最低。各器官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比例在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树种大小排序无一致性规律。不同功能群之间的全株、叶、枝及干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常绿树种的根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显著高于落叶树种(P<0.05),枝和干生物量占比则相反。落叶树种林分林下草本多样性显著高于常绿树种林分(P<0.05),并且红椿、桤木和香椿林分林下草本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天竺桂、樟树、大叶樟和油樟林分,红椿林分的林下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其他6个林分(P<0.05)。  结论  研究区培育落叶树种有利于人工林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并且相较于其他乡土树种,选择桤木和红椿作为培育树种更有利于亚热带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图6表2参37  相似文献   
35.
奶牛肢蹄健康与动物福利密切相关。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继乳房炎和生殖疾病后第三种被列为对乳制品行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当奶牛发生肢蹄病时,体内的氧化指标和矿物元素代谢会发生改变。本文就氧化应激与奶牛肢蹄病的关系及其相关的重要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做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方法]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降水及水源涵养、气候和覆被4个方面的影响出发,对我国农牧交错带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农牧交错带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结果]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不够深入和全面。建议:目前我国的农牧交错带研究应围绕怎样解决农田和草地退化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农牧交错带研究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多领域融合式的深入分析;将农牧交错带的研究成果充分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提高生产力等实际生产生活中;将农牧交错带各方面的研究归结到全国以至全球的高度上,进行各领域更加全面的延伸。[结论]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7.
辽宁省畜禽粪便有机肥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辽宁省畜禽粪便有机肥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的总体情况,针对全省有机肥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有机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苗子湖农场棉花芦管育苗移栽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进  季兴祥  董美林  李晗 《中国棉花》2000,27(11):32-33
为了解决营养钵育苗移栽占用苗床面积大 ,耗膜多 ,制钵和栽钵耗费劳力多等问题 ,1 998~1 999年我们对棉花采用芦管育苗移栽技术进行了探讨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芦管育苗移栽 (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 )的优点1 .1 可节省大量人工。做营养钵 ,每人每天平均可做 80 0 0个左右 ,每公顷大田需做钵 9万个 ,需人工1 1个 ;每公顷大田需要苗床面积667m2 ,准备此苗床需要人工 1个左右 ;加水、点子、盖土和盖膜等工序约需人工 1 5个 ;营养钵移栽每公顷约需人工 2 1个。这样 ,从准备苗床到移栽大田 ,每公顷共需要花费人工 48个。采用芦管育苗移栽 ,…  相似文献   
39.
河岸带是控制非点源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关键一环,水位波动改变了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影响氮素的形态及空间分布。以夏家寺河为研究对象,选取淹水期和落干期对河岸带展开研究,测定和分析土壤氮素(NH4+-N、NO2--N、NO3--N、TN)及环境因子等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1)淹水期河岸带土壤 NH4+-N、NO2--N、TN 含量高于落干期,NO3--N 含量低于落干期;(2)横向上,淹水期土壤 NH4+-N、NO2--N、NO3--N、TN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落干期土壤 NH4+-N、NO3-  相似文献   
40.
作物的生物量与产量的形成密切相关,建立生物量预测模型可实时分析植株的生长情况,有利于进行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本试验通过测定3个品种火龙果3个不同时期的部分形态指标对火龙果的生物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火龙果植株结果枝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其叶肉的长、宽、厚等指标显著相关,其预测模型为W(结果枝干重)= -43.5430+ 0.7100×叶肉长+0.5919×叶肉宽+2.7955×叶肉厚,验证系数R=0.8760;火龙果花的干物质积累量与花长、基部直径等指标密切相关,其预测模型为W(花干重)=-14.8919+0.4499×花长+4.5402×基部直径,验证系数R=0.8815;果的干物质积累量与果横径、横纵比显著相关,其预测模型为W(果干重)=-35.7435+16.3456×果横径-62.6395×横纵比,验证系数R=0.8782;地上部的干物质的积累量与分枝数、主茎的叶肉厚、节点个数、髓部直径、髓部厚度等指标显著相关,其预测模型为W(地上部干重)=0.058707+0.1337955×分枝数+0.0153781×主茎叶肉厚-0.041053×节点个数-0.083695×髓部直径+0.2397029×髓壁厚度,验证系数R=0.8864。本研究通过对红心火龙果植株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观测分析,建立红心火龙果生物量预测模型,可以对火龙果植株结果枝、花、果以及地上部分的生物量进行估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