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棉花应用克无踪的催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70年代后 ,乙烯利大量地应用于棉花催熟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是催熟速度慢 ,使用后半个月才能见效 ;二是受气温影响大 ,低于 2 0℃时 ,乙烯利不能释放乙烯 ,起不到催熟效果。针对乙烯利的这种缺点 ,借鉴克无踪的除草机理 ,使棉株着药部位迅速衰老、干枯、死亡 ,从而达到棉铃“成熟”提前吐絮的目的 ,于 1 996~1 997年在滨州市滨城区良种棉厂进行了 2 0 %克无踪棉花催枯试验 ,并于 1 998、 1 999年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和推广 ,取得了翔实的资料和较为成熟的经验。1克无踪对棉花的影响1 .1 叶片。施用克无踪后 ,3…  相似文献   
82.
NaHCO3对小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NaHCO3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3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aHCO3浓度为0.3mol/L时,萌发抑制率为54%,0.4mol/L是,抑制萌发率可达90%以上,当NaHCO3浓度达到0.5mol/L时,可完全抑制麦种的萌发,NaHCO3对小麦胚根的抑制高于对胚芽的抑制,胚芽生长为对照长度的0-36%,而胚根生长只为对照长度的0%-17%,处理后96h,对照发根数已经具有5条,而NaHCO3不同处理的发根只有0到4条,随着NaHCO3浓度的增加,主胚根长度,牙长度,发根数和α-淀粉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3.
84.
为建立一个简便、高效、稳定的大豆胚尖再生体系,以吉林35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氯气、升汞、酒精3种消毒方法对不定芽出芽率的影响和6-BA对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同时,为检测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对平安8、东农42、吉林47和吉林35四个大豆品种进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研究表明,酒精消毒法对种子伤害较小,可以保证较高的出芽率。6-BA对不定芽再生作用显著,单独使用或配合IBA使用均可获得较高的再生率。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强,明显优于其它品种。吉林35胚尖外植体再生率较高且对农杆菌易感性较强,是遗传转化良好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85.
闫帆  孙昕  翟莹  陈虹地  赵健如  李景文  王庆钰 《大豆科学》2011,30(5):757-759,763
以吉大豆1号、2号等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6-BA对不同基因型胚尖丛生芽诱芽率和再生率的影响,筛选得到适合于胚尖再生系统的基因型吉大豆2号,并以吉大豆2号为材料,研究侵染阶段加入脯氨酸和硝酸银对胚尖褐化率的影响,将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生根试验.结果表明:共培养基中添加3.0 mg·L-1脯氨酸和3...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8个基因型的大豆愈伤组织GUS瞬时表达的效果及其最佳染色条件,以考察不同基因型大豆愈伤组织对农杆菌菌株EHA105的敏感性.GUS染色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农杆菌EHA105敏感程度差别较大,吉林47和东农42愈伤GUS染色效果较好;不同品种要求的最佳染色时间存在差异,对农杆菌EHA105较敏感的2个基因型吉林47...  相似文献   
87.
XTL型藻类加工机组因质量可靠、操作简便灵活和较国外问类产品造价低等优点,在每年冬春季节的裙带菜和春夏季节的海带的烫煮盐渍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系统介绍该机组的不构、原理和使用调整之要点,供参考。一、概述:根据盐渍加工裙带菜和海带的工艺要求,该机组相  相似文献   
88.
额济纳绿洲胡杨地上部分建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体地上部分建构模式反映了植物种对空间、光等资源的利用和适应策略.针对额济纳绿洲分布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个体地上部分构建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胡杨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为胡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分布的胡杨个体地上分枝的级别、数量、长度、直径和角度,随其年龄的增长发生规律变化;枝条以3~6的模数着生于上级枝条上依次重复,直至5级,构成个体的树冠;不同级别分枝间产生次级枝条所经历年限为:Ⅱ级~Ⅲ级(5± 1.7 a)<Ⅲ级~Ⅳ级(8± 2.4 a)<Ⅳ级~Ⅴ级(11± 3.1 a).  相似文献   
8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植物,特别是外来入侵植物数量和分布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展,可能对北京现有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针对外来植物,特别是入侵植物的数量与分布问题,依据3年的北京各区县野外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实地调查中所记录的北京地区72科165属234种外来植物的组成特点,包括原产地、区系特点和引入原因,并重点对入侵植物的组成与分布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市67.77%的外来植物原产于亚洲,38.03%属于世界分布植物。其中,从引进用途上,观赏植物所占的比例为28.22%;在物种组成上,菊科、豆科、蔷薇科种数最多。在野外调查记录的28种主要入侵植物分布上,通州分布的入侵植物最多,为18种,海淀区种类最少,只有1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外来植物引种、外来入侵植物防治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0.
种子中的营养成分是植物基因工程改良的重要目标,种子特异性启动子能够调控外源基因在种子中专一性表达,利用高效特异性强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改进及提高种子中营养物质含量。因此,明确大豆中种子特异启动子的调控机制及获得更多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对大豆改良研究及应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该文综述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相关转录因子的特点及大豆中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