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82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110篇
  77篇
综合类   641篇
农作物   113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357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于2017~2018年测定了200g/L甲基二磺隆·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混剂在小麦田的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对麦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症状反应速度较快,显著抑制杂草对养分和水的吸收;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施药后未出现药害症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灰葡萄孢蛋白质毒素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葡萄孢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植物病原菌,为了解灰葡萄孢致病因子和其毒素的寄主选择性,以分离于番茄灰葡萄孢分泌的蛋白质毒素为侵染源,对16科23种供试植物叶片和7种供试植物种子进行致病性和寄主专化性测定。结果发现,灰葡萄孢分泌的蛋白质毒素能侵染17种植物叶片,占全部供试植物的73.91%。对石蒜科朱顶红、茄科辣椒叶片的致病性最强,7 d后的病斑面积分别为(2.18±0.44)、(0.81±0.33)cm~2,其次分别是五加科的花叶鸭脚木、菊科的菊花和莴苣、茄科的番茄和烟草、豆科的蚕豆和豌豆。灰葡萄孢分泌的蛋白质毒素能明显抑制十字花科的大白菜、豆科的蚕豆和豌豆、茄科的番茄等7种供试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胚芽生长。综上,灰葡萄孢寄主范围广,其分泌的蛋白质毒素有毒性,且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993.
华浙优110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选优质恢复系桂恢110与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华浙2A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20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克隆自强抗旱青稞品种的LEA3蛋白编码基因Hva1-hv转化到小麦品种Bobwhite中.经除草剂草丁膦筛选和分子检测,鉴定出4个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小麦株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经T2代植株的RT-PCR分析表明,目的基因能在转基因植物中正常表达.采用离体叶片失水率作为衡量植物抗旱能力的指标,发现干旱胁迫条件下,4个T2代转基因小麦株系的离体叶片失水率较受体材料显著降低,证明转基因植株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强于受体材料.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Hva1-hv基因在抗旱小麦品种培育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吡唑醚菌酯等对番茄灰叶斑病菌的抑菌活性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灰叶斑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室内平板抑菌测定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和33.5%喹啉铜悬浮剂的抑菌活性(EC50)为18.71~30.88μg/ml,其中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43%戊唑醇悬浮剂抑菌活性较强。前3种药剂分别与33.5%喹啉铜悬浮剂配合使用,对番茄灰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80.01%~84.63%。  相似文献   
996.
李茜  沈向群  耿新翠  李林 《植物保护》2012,38(3):95-101
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单孢分离接种方法曾有报道,本试验改进了国外单孢分离技术.将休眠孢子悬浮液稀释到1个/0.5 μL,滴在一块消过毒的载玻片上,放置在显微镜下反复检查,以确保它精确只含有一个孢子.用微管将孢子吸入接种在2日龄白菜幼苗根毛上,营养液培养3周.为使其更接近田间发病环境条件,后期将疑似发病根在无菌土中继续进行病菌增繁.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加快病菌繁殖感染,提高单孢分离接种成功率.对不同地区病菌进行大量单孢分离接种.本试验对3个地区的病菌单孢接种共950株,接种成功27株,使用Williams根肿病菌鉴别寄主鉴定,共9个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培育适合广西种植的抗螟虫转基因杂交水稻恢复系,为广西杂交水稻抗虫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广西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亲本广恢998、桂恢1561和桂恢110为受体,以携带Bt抗虫基因cry1C* 的抗螟虫转基因材料T1C-19为供体,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8次自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结合抗虫鉴定...  相似文献   
998.
分别对鲁山杨和圣山杨的种子进行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照射,得到M1代和扦插后的植株,测定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叶片中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与SOD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含量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的峰值均在50 Gy时出现;CAT活性的峰值鲁山杨在100 Gy时出现,圣山杨在200 Gy时出现;MDA含量最大值在250 Gy时出现。综合分析表明高剂量60Co-γ处理会显著降低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999.
选择8个存在旱涝耐性差异的花生品种,在幼苗期分别进行旱、涝处理,探讨不同花生品种幼苗生长对旱、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花生不同器官对旱、涝的响应有差异,叶片、地上部的干物质高度同步或一致,它们的耐旱与耐涝的机制可能具有某些共性,其次是根系干物质、茎秆干物质、根冠比,而株高、叶长对旱、涝的响应不同步或不一致;不同品种花生对旱、涝的响应有差异,湘花2008对旱、涝胁迫的耐性均最强,其次是W2-15;综合来看,旱促根而植株矮壮,涝抑根而植株徒长。  相似文献   
1000.
概述水生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对水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实际应用及技术进行探讨,并重点说明水生植物在实践应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