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林业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郁闭度及其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郁闭度是重要的森林调查因子之一,在森林经营与生态系统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郁闭度的概念模糊、测定方法不完善,制约了郁闭度的调查与应用。文中探讨了郁闭度的内涵,提出了垂直郁闭度与点郁闭度的概念,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郁闭度的调查方法与测定仪器,以期为郁闭度在林业生产和研究中的合理应用与准确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李永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7019-7021
运用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有效劳动模型,对江苏省欠发达地区——淮安市1990~2003年农村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3年人力资本对淮安市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对农村产出的贡献率较低。最后,就如何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和跨越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
在气候暖干化趋势下,进行森林经营树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有助于适宜的经营技术构建以及森林经营对气候变化的应对。选取围场县龙头山林场天然华北落叶松,建立年轮宽度年表,应用相关分析、Mann-Kendall检验、逐步回归等方法,研究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60年来,本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在1980年发生升高突变;降水量有减少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明显。2)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受气温与降水的双重影响,与多数气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多数降水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当年3,4月份降水是树木径向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3)生长季极端高温与径向生长呈显著负相关,湿润指数与径向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4)利用当年生长季平均温度及3,4月份降水量和湿润指数模拟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发现在暖干化趋势下,研究区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将呈现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24.
为深入分析新平县古树群资源的生长特征和分布情况,采用文献研究和现场补充调查的方法,对新平县古树群的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特征、区系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新平县古树群60个,2 028株,隶属14科、19属、20种。平均树龄100~200 a,林分胸围200~300 cm,林分高度10~20 m,郁闭度0.45。新平县古树群分布于海拔400~2 000 m,随着海拔升高古树群株数不同程度的减少;古树群只集中分布在漠沙镇、戛洒镇、水塘镇、者竜乡、建兴乡、平掌乡6个乡镇,主要树种为杧果、酸豆、茶、云南油杉等,呈现集中分布为主,零星分布为辅的格局。从古树群植物区系组成科级水平方面看,属于热带和温带分布区类型的科数相差不大,但是属级和种级水平方面,属于热带分布区类型的数量较多。以期更深地了解新平古树群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为新平县古树名木研究和树种规划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
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及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研究了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结构和主要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主要优势种群各径级数量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垂直结构较为明显。山杨、五角枫和蒙古栎种群,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基本上属于进展型种群,而白桦种群的小径级和高径级的个体都较少,主要以幼树和中树居多,属于衰退型种群。蒙古栎种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Ⅲ型。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的Ⅱ径级、Ⅳ径级和Ⅵ径级中,白桦种群呈现大径级株数增加的趋势,白桦种群维持困难;山杨种群和五角枫种群小径级株数呈现减少的趋势,中径级株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山杨和五角枫保持相对稳定性,而蒙古栎呈现衰退的态势。因此对4种优势种群,分别实施不同的经营措施,促进种群的自然更新和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26.
人们常说少女害羞。可是你听说过也会害羞的植物吗?自然界有这样一种观赏植物,特别害怕有人碰它的身子,谁要是轻轻碰一下它的叶子,它就把叶子合拢,甚至连叶子柄都耷拉下来,宛如一个含羞的少女,含情脉脉,低头不语。因此,人们喜欢它,爱逗它,并给它起名「含羞草」。  相似文献   
27.
随着社会的转型 ,以社会弱势群体和下岗失业工人为主体的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越来越艰难。究其原因 ,一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造成某些企业效益差和工人的下岗 ;二是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和不健全 ;三是贫困者个人素质差、能力低下。解决城镇贫困群体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建立和完善城镇低保制度  相似文献   
28.
山东省荣成县海珍品基地1985年利用15个160m~3的大池(对虾苗池)进行栉孔扇贝人工育苗,获幼苗10亿多只,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黄土性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为黄土地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控制,以及填埋场覆盖层的选材及厚度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集耕层(0~25cm)、犁底层(25~60cm)、黏化层(60~120cm)和钙积层(120~175cm)土壤,按不同液土比(体积(mL)质量(g)比,下同;5∶1,10∶1,20∶1,30∶1)加入垃圾渗滤液,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不同土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COD、NH4+-N的吸附特征及COD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耕层、黏化层、钙积层土壤在振荡4h、犁底层土壤在振荡2h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吸附量达到最大;犁底层、黏化层、钙积层土壤在振荡2h、耕层土壤在振荡1h时,对垃圾渗滤液中NH4+-N的吸附量达到最大;随着液土比的增大,不同土层(除犁底层外)土壤对渗滤液COD、NH4+-N的吸附量逐渐增加。【结论】黄土性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吸附净化可分为全吸附阶段、部分吸附阶段和基本饱和阶段。综合分析不同土层对垃圾渗滤液中COD、NH4+-N的吸附净化作用,填埋场覆盖层应选择耕层及黏化层土壤,覆盖层厚度以100cm为宜。  相似文献   
30.
一、亲贝的选择1.时间以前一年11月前选妥为好,或当年3~4月性腺刚可辨认时进行。一般秋种好于春种。2.亲贝要求2周龄贝,壳5.5cm以上,贝体肥厚,软体重量占42%以上。2龄贝比3~4龄贝容易诱导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