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对一株引起油茶落叶的叶枯病菌进行分离鉴定,为防治该病菌奠定基础。从油茶叶枯病斑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及rDNA的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最后确定该菌株为拟盘多毛孢属菌,且与小孢拟盘多毛孢菌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62.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瓜实蝇的发育历期,并应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瓜实蝇卵、幼虫、蛹和成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16 ℃、11.91 ℃、11.65 ℃和13.99 ℃;有效积温分别为17.22 d·℃、76.38 d·℃、134.92 d·℃和802.57 d·℃.  相似文献   
63.
64.
基于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湖南松菌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子实体及孢子的形态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对湖南省松林中分布最多的4种松菌进行分类鉴定.样品CSUFTHH1、CSUFTHH2、CSUFTZJ和CSUFTHY分别鉴定为乳菇属未知种(Lactarius sp.)、松乳菇(L.deliciosus)、橙红乳菇(L.akahatsu)以及红汁乳菇(L.hatsudake).  相似文献   
65.
66.
李河 《农家顾问》2006,(5):57-58
1.油淋鸡的制作宰杀方法:先用当年1千克左右的肥母鸡,宰杀去毛,从第二关节处切断翅膀、脚,翼下开膛,取出全部内脏,洗净晾干。加工技巧:用一块长6.5厘米、宽5厘米竹(木)片,从翼下开口处插入胸腔,将胸背撑起,放在沸水锅内,让鸡展开,然后从沸水中取出,把鸡轻轻抹干水,用少许稀饴糖  相似文献   
67.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设计与选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论述了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城市道路设计、树种选择配置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68.
为了确定与分析Y13的亲缘关系及其抑菌机理,以一株对油茶炭疽病有生物防治效果的内生拮抗细菌Y13为研究对象,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抑菌机理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13 16SrDNA全长共1 475 bp,菌株Y13与芽孢杆菌属菌株的同源性较高,通过Clustalw,Y13菌株和B.subtilis的亲缘关系最近,最终确定Y13菌株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Y13对油茶炭疽病病菌菌丝有抑制、致畸作用,且能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同时培养的滤液对热、酸碱的抑菌作用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中国油茶苗圃炭疽病原菌种类,揭示油茶苗圃炭疽病菌抗药性,为其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分离油茶苗圃炭疽病菌,并对分离菌株的ApMat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对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炭疽病原菌种类;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所有菌株对杀菌剂多菌灵、乙霉威、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抗药性。【结果】湖南、江西、海南和广东4个省份分离的95株的油茶苗圃炭疽病病原菌主要是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暹罗炭疽菌(C.siamense)、山茶炭疽菌(C.camelliae)和胶胞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4个种,其中炭疽病菌分布范围最广、分离数量最多(83株,占总分离菌株的87.4%)。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菌株有31个,占总分离菌株的32.6%;对戊唑醇产生了抗性的菌株有31株,占总分离菌株的32.6%。其中对多菌灵和戊唑醇这2种杀菌剂均具有抗性的菌株有6株,占总分离菌株的6.3%;对多菌灵、乙霉威和戊唑醇3种杀菌剂均有抗性的菌株有2株,占所有分离菌株的2.1%。但所有95个菌株对咪鲜胺敏感,说明目前苗圃油茶炭疽病菌尚未对咪鲜胺产生抗药性。29个高抗多菌灵而对乙霉威敏感菌株第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2株对多菌灵和乙霉威具有双重抗药性的菌株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突变为酪氨酸(Tyr)。【结论】我国油茶苗圃炭疽病菌已对多菌灵/乙霉威和戊唑醇产生严重的抗药性,但对咪鲜胺尚未检测到抗药性。  相似文献   
70.
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选用体质量约55kg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288头,按性别和体质量随机分为9组,分别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同的9种日粮,研究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南省热季节气候条件下(平均温度为28.7℃,平均相对湿度为72.8%),育肥猪日粮中消化能为14.28MJ/kg,粗蛋白为16.5%时,平均日增质量和料肉比分别达到743.38g/d和2.75,综合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