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9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65篇
  23篇
综合类   22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08年3月24日至3月27日,笔者代表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与省家畜繁育指导站DHI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行5人赴上海光明乳业集团参观了上海DHI中心实验室、上海奶业协会、上海奶牛育种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金山种奶牛场,与他们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和探讨,收获很大。  相似文献   
72.
应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的邀请,德国奶牛育种专家Leo Dempfle于2007年10月22~11月5日在我省进行了为期15天的技术援助活动。期间会见了省项目办、省畜牧局和一些技术部门、牛场和养殖户等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与讲座。  相似文献   
73.
鉴定90份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Roxb.)品种熟性,在同等水肥和统一田间管理下,测定90份有棱丝瓜第一雄花节位、第一雌花节位、始花期、第一坐果节位、始收期、早期产量6个熟性相关性状,对熟性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各性状间联系,并通过聚类分析将有棱丝瓜种质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有棱丝瓜种质熟性差异较大,6个熟性相关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8.59%,早期产量变异系数最高,为64.68%,其次为第一雌花节位,为45.96%;相关性分析表明熟性相关性状间存在较强关联;将有棱丝瓜种质熟性相关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早熟类群、中熟类群和晚熟类群。  相似文献   
74.
[目的/意义]青贮机作业时,田间遗落的铁丝等铁磁性金属异物如果混入其喂入系统,将会对青贮机的关键零部件和牲畜脏器造成严重损伤。为了确保青贮机在田间作业时能准确、高效地检测出金属异物,本研究开发了一套性能优良的金属探测系统。[方法]首先分析了青贮机金属检测原理,然后对平面螺旋线圈与圆柱线圈进行了仿真计算,选择平面螺旋线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式,确定了线圈的线径、内径、外径、层数以及频率,并对弯曲线圈与未弯曲线圈以及阵列线圈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进行了系统集成,搭建了青贮机模拟试验台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和讨论]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平面螺旋线圈磁通密度模变化范围明显大于圆柱线圈,且其电感灵敏度、电阻灵敏度和被测物涡流损耗要明显高于圆柱线圈;另一方面,平面线圈弯曲后电感灵敏度、电阻灵敏度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增强探测线圈的响应度。通过模拟台架试验,验证了该金属探测系统在探测距离小于70mm,对直径0.6 mm、长度20 mm铁丝报警率达到100%,且经过计算,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重组人溶菌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理、血浆生化、组织结构变化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从而评价重组人溶菌酶在肉鸡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92只1日龄健康快速型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8只(公母对半),分别设置推荐剂量组(20 000 U/kg)、3倍推荐剂量组(60 000 U/kg)、5倍推荐剂量组(100 000 U/kg),在饲粮中填加相应剂量的重组人溶菌酶;另设置一基础饲粮组作为对照组,试验期为54 d,称量黄羽肉鸡在21、42和54 d时的空腹重量,统计饲料消耗量,计算试验期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8只黄羽肉鸡采集血液,以检测血液常规生理指标与血浆生化指标;屠宰后采集鸡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空肠和回肠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集鸡盲肠内容物,检测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靶动物安全性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的所有肉鸡临床表现均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在血液生理参数方面,除饲粮添加60 0...  相似文献   
76.
以朝天椒品种泰红霸王和超凡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桂南生态区的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苏宫村和桂北生态区的桂林市资源县白洞村,进行不同整枝、起畦和避雨栽培综合技术措施对朝天椒植株外观形态、果实特征、品质和产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采用避雨栽培2个朝天椒品种的株高和株幅均表现为相同畦高处理条件下不整枝处理高于或大于整枝处理...  相似文献   
77.
脊尾白虾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机选取莱州湾、海洲湾和象山湾3个采样地点各75只共计225只脊尾白虾对其11项形态性状进行测量.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做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的分析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脊尾白虾的10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尾节长、头胸甲高、头胸甲宽、腹节1宽对体重的通经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 =0.931,则表明其为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全长X1、体长X2、头胸甲长X3、尾节长X5、头胸甲高X6、头胸甲宽X7、腹节1宽X9对体重Y的回归方程∶Y=0.007X1+0.043X2+0.044X3+0.044X5+0.073X6+0.111X7+0.057X9-3.838.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减少在番茄茎秆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的途径,提高堆肥品质,以粉碎的番茄茎秆为原料,按物料干重分别加入5%的腐殖酸(T1)、氯化钙(T2)和过磷酸钙(T3),同时以不进行任何添加的堆体作为对照(CK),进行45 d的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可降低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同时减少了NH3的挥发量;堆肥结束时,CK、T1、T2和T3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分别为18.04%、15.00%、12.65%和14.05%,累计NH3挥发量为CK(1 648.11 mg/kg)>T1(1 330.35 mg/kg)>T3(995.35 mg/kg)>T2(528.11 mg/kg)。其中,添加氯化钙的处理保氮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氮素损失率低至12.65%,NH3挥发量减少67.96%;各处理高温期均≥3 d,发芽指数≥80%,表明堆体已经腐熟,无植物毒性。综上,番茄茎秆好氧堆肥中添加氯化钙,对于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较为理想。本研究可为番茄茎秆好氧堆肥保氮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针对云南山地种植的深纹核桃树体高大造成现有机械难于采收,而人工爬树用竹竿击打采收成本高且伤亡大的问题,提出了搭载无人机的气振式核桃采收原理及方法,基于深纹核桃成熟果实的果柄连接强度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进行了核桃脱落的气振流动仿真分析,设计了搭载于六旋翼农业植保无人机上的气振式核桃采收机,分析了气振式核桃采收机在发射气振时的反冲稳定性,实施了气振式核桃采收机搭载无人机进行采收的试验验证,按效率优先和采净率优先两种采收模式,对气振式核桃采收机的采收效率和采净率做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成熟度为80%、90%和100%时,使核桃果柄断裂实现落果的气振临界流速分别为77.5、69.0、58.5m/s;气舱容积为20L且气压为1MPa时,气振式核桃采收机的气动喷口至核桃挂果位置的最佳距离为0.5m,单次气振流动采收的最大有效面积的仿真值和试验值分别约为0.09m2和0.10m2,最大有效采收面积随着到气动喷口距离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0.
广西农业科学院于2015-2019年对广西西北部百色和河池2个市、19个县(市、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收集,共收集广西西北部地区优异、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788份,包括粮食作物403份、蔬菜207份、经济作物152份、果树26份,隶属24科47属62种,其中地方品种644份、野生资源140份,引进其他地区品种4份。同时,通过对所收集资源的综合分析,对部分优异资源进行鉴定,明确了广西西北部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特点,提出了结合自然保护区和优势特色种植区,将异位保存与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优异种质资源圃,加大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根据风俗、民俗和区域特点,加大对广西西北部地区特异种质资源的深度发掘、创新利用和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