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测定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近些年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含水量测定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常用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及其原理,并对各类测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介绍了一些新兴的土壤含水量测试技术,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
农田防护林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当防护林生长到成熟阶段对农田胁地影响逐渐加重,而林权又为集体所有,农民看不到直观的木材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生态效益,此时胁地负效益表现得尤为突出。若将林权下放农民,虽有胁地负效益,可木材经济效益会弥补损失,增加农民收入,保证了防护林的生态经济效益。但何时采伐,如何确定采伐量,又存在很大的随机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我国现有林权的现状和对试验地胁地情况的调查,文章提出了在采伐指标国家控制下的集体林权下放给农民的管理对策及其优缺点。如此集体林权改革体现出谁栽植谁受益的人性化管理思想,达到了以农养林、以农促林的目的,解决了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与胁地负效益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53.
本文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外源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对荒漠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荧光比Rf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P为3 gP·m-2下,添加N为5 gN·m-2,10 gN·m-2和15 gN·m-2时白刺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P < 0.05);随着P的添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P3时(3 gN·m-2+6 gP·m-2)最大;外源N、P对白刺的FmFvFv/FmRfd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外源N、P未损害PSⅡ反应中心;单施P时,白刺的Rfd最大,荧光强度最强,而P3时的光化学效率较好,叶柄以上至中部的荧光较强。因此,本研究得出外源N、P对白刺叶绿素含量和荧光活性的影响具有耦合效应,N添加为3 gN·m-2下配施6 gP·m-2能够改善白刺的叶绿素含量和荧光活性;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可直观地看出白刺的叶绿素荧光分布特征,为及时发现荒漠植物的胁迫症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4.
林木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当前林木抗旱性鉴定中常用的方法、指标及林木抗旱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各种方法与指标的优缺点、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林木抗旱性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干旱荒漠区EC-5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校准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EC-5土壤水分传感器在沿黄干旱荒漠绿洲地区的风沙土和粘土两种土壤类型中对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进行测定,同时以烘干称重法测定数据为标准值,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EC-5在两种土壤中测定含水率的校准模型。结果表明,风沙土的校准模型为线性函数,且与埋设土壤深度有关,QS=0.71393S+0.01543D+1.71354(R2=0.920,P<0.05),D为土层深度(cm),S为传感器输出值(%);粘土的校准模型则为非线性的,lnQN=1.112S0.316(R2=0.949,P<0.05)。通过模拟回代结果显示,模拟值与标准值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EC-5的应用验证阶段,校准值能够反映该地区风沙土和粘土土壤含水率的年变化特征,校准值与传感器输出值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说明EC-5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校准模型稳定可靠,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6.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旱作农业隔坡梯田灌溉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包括坡面径流试验、土壤含水量观测试验、坡面径流集水试验、节水灌溉试验,并利用观测数据分析了隔坡梯田的灌溉效益。结果表明,隔坡梯田具有明显的阻拦泥沙、保持水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培肥土壤养分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效益,并提出了最佳平坡比,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集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金银忍冬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银忍冬胚胎发生类型为柳叶菜型.其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过了约2个月的休眠期,干7月中下旬进行第1次分裂.第1次分裂为横向分裂,其顶细胞纵裂,随后经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至果实成熟时发育为成熟胚.基细胞横分裂1次,形成胚柄,胚柄发育缓慢,至球形胚时期,胚柄完全退化.合子分裂发生在初生胚乳核多次分裂之后. .胚乳发育属核型,当发育至8细胞原胚时,游离胚乳核周围逐渐形成自己的细胞壁.成熟胚乳细胞富含油脂类物质.  相似文献   
58.
沙埋对唐古特白刺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海霞  李清河  徐军  张俊菲 《草业科学》2016,33(10):2062-2070
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是荒漠地区重要的建群种之一。为了研究沙埋对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对扦插成活后生长了两个月的白刺幼苗进行不同沙埋深度处理试验(沙埋深度分别为0、5、10、15cm)。试验持续3个月,每个月收获一次。结果表明,1)沙埋中期和后期,轻度沙埋(5cm)和中度沙埋(10cm)较其它处理而言,白刺幼苗的基径、根平均基径和总根长显著增加(P0.05);2)沙埋前期和中期,与其它处理相比,对照(0)显著增加了白刺幼苗一级枝的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且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同化速率大多高于其它处理;3)与其它处理相比,轻度沙埋处理对(5cm)白刺幼苗二级枝的影响最明显,能显著增加白刺幼苗二级枝的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叶片数量和总叶面积(P0.05)。同时白刺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同化速率也有明显的增加;4)重度沙埋(15cm)时,白刺幼苗的相对生长速率和净同化速率大多低于其它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沙埋能促进白刺幼苗分枝的生长,而重度沙埋则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唐古特白刺作为枝源压条型克隆植物,在防风固沙时应对其进行轻度沙埋以促进分枝的生长,从而有利于其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59.
克隆植物唐古特白刺不同层次的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天然群落基株、分株种群的调查资料,对基株、分株两个层次的唐古特白刺种群年龄结构与生命表进行了分析,以探究其自然条件下克隆繁殖的特性及群落稳定性,为当地唐古特白刺天然群落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过程利用空间扩展至时间的思路,以冠幅、径级作为其相对年龄划分的依据.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基株、分株种群个体数所占百分比随龄级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二者的存活曲线整体上趋于Deevy-Ⅰ型,种群死亡率呈现波动变化,且均存在两个死亡高峰;在第Ⅲ龄级,唐古特白刺基株种群危险率位于波动变化的谷底,而分株种群危险率位于波峰,与之恰好相反.研究认为:唐古特白刺基株种群生长的关键阶段是第Ⅲ龄级左右,分株种群生长的关键阶段为第Ⅵ、Ⅴ龄级,对唐古特白刺的保育工作的实施应该根据种群水平及龄级的差异而区别进行.  相似文献   
60.
灌木的生态特性与生态效能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文章论述了国内外在灌木的生态性和生态效能方面的研究概况,介绍了灌木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长环境和干扰响应的生态学论述,并分别就干旱荒漠区灌木、草牧场地灌木、盐碱地灌木和森林区次生灌木四种主要灌木类型进行了说明。另外主要从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土壤改良、改善气候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灌木林的生态效能研究现状。最后指出灌木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