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饵木喷药防治双条杉天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双条杉天牛的危害呈扩散蔓延之势,本文介绍了防治双条杉天牛简便、易行的方法饵木喷药;饵木喷药后对双条杉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毒杀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2.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73.
该研究以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选择绒山羊催乳素(PRL)及其受体(PRLR)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分子标记技术和DNA测序技术研究其多态性,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方法,对各基因型间生产性状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绒山羊PRL、PRLR基因的SNP与绒山羊产绒性状的关系,寻找可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PRL基因P1和PRLR基因P3引物位点存在SSCP多态,在PRL基因Exon 5区域存在X76049:g.576 bp C-A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76个密码子CCC变成ACC,从而使脯氨酸变成苏氨酸(Pro-Thr)。方差分析表明,该位点多态与绒厚度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CA基因型羊绒厚度比CC基因型长0.674cm;在PRLR基因Exon 10区域存在HQ266606:g.1076 bp T-C突变,该突变导致第359个密码子CTT变成CCT,从而使亮氨酸变成脯氨酸(Lue-Pro),该位点多态对绒山羊羊绒细度有显著影响(P<0.05),AA基因型羊绒细度比BB基因型细0.38μm。因此,在绒山羊羊绒厚度性状上,P1-CA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羊绒细度性状上,P3-AA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作为绒山羊产绒性状的辅助选择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74.
选用独特的OMAP3530开发平台与图形用户界面(GUI)软件开发环境Qt/Embedded4.5.3,研究开发嵌入式森林资源采集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提高效率、降低功耗。根据设计需求,构建了嵌入式森林资源信息采集系统框架,设计了系统硬件功能模块和软件功能模块,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上进行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流程,阐述了QT编程的信号与槽机制,指出了实现过程中的技术处理要点,实现了嵌入式森林资源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75.
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高油小花生新品种冀花9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花9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紫花生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小果花生新品种。2009~2010年在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冀花9号平均荚果产量分别为3838.35 kg/hm2和4107.75 kg/hm2,较对照鲁花12号增产18.63%和14.87%;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收获、抗逆性强等特性,脂肪含量57.56%。2012年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6.
高剂量锌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泌乳中后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24头,分为4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锌水平71 0mg/kg日粮干物质),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300、500和800mg/kg的锌(以饲料级硫酸锌的形式)。研究高锌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锌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 05),不影响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P>0 05),但乳锌含量分别提高了66 91%(P<0 01)、104 83%(P<0 01)和115 7%(P<0 01)。添加高锌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0 05),但血清锌水平分别提高了65%(P<0 01)、120 77%(P<0 01)和162 31%(P<0 01);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 05);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容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 05)。  相似文献   
77.
采用RT-PCR技术从金黄地鼠(Mesocricetus auratus)脑组织获得朊蛋白基因(Prion protein nucleic acid,PRN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截去其N端信号肽(66 bp)和C端GPI锚定位点(69 bp)形成朊蛋白编码区PRNPx;将编码区重组于融合表达质粒Pet-DsbA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经IPTG诱导表达,并经Western-blot验证。结果表明,金黄地鼠PRNP基因ORF区全长为765 bp,编码254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金黄地鼠序列(M14054)同源性为99.87%,其第116个氨基酸发生了同义突变由GCT变为GCC;朊蛋白在大肠杆菌得到高效表达,产物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7 000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78.
新麦草种子劣变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李玉荣  韩建国  孙彦  任卫波  王小山 《草地学报》2005,13(3):180-183,189
研究新麦草(Psathyrostachy sjuncea Bozoisky)种子在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降低;发芽指数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变化先于发芽率,这是种子质量的敏感指标;种子可溶性糖泄漏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电导率与种子劣变程度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9.
本研究旨在寻找ABCG2基因上与产乳性状相关的多态位点,为提高产乳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ABCG2基因exon9的多态性。使用SAS9.0对多态性与产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exon9中存在A→G突变,导致氨基酸由酪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A、B 2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86和0.14;存在3种基因型:AA、AB和BB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3、0.26、0.01;多态信息含量为0.2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间5种产乳性能的差异不显著。Y367C与产乳性状的相关性不明显,由于突变前后氨基酸性质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对蛋白质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