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篇
  10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收集不同坡地类型在一定降水条件下的径流量、径流系数、泥沙流失量等资料,探讨了邢台市山丘区不同坡地类型和植被情况下的水土流失状况,分析了其水土流失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搞好该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2.
以鸡大肠杆菌Ww1株(O78,OMP-3,AmpR,KS)和WD2株(O2,OMP-1,AmpS,KR)作为亲本菌株,采用溶菌酶-EDTA法制备原生质体,以PEG作为助溶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4株双耐药融合菌株,融合菌株的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特性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且均能同时表达两个亲本菌株的外膜蛋白(OMP)抗原(OMP-3,OMP-1)和O抗原(O78,O2),表明两个亲本菌株发生了融合和染色体重组。经多次传代证明融合菌株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3.
油用牡丹标准化体系构建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国家为保障粮油安全和优质食用油有效供给而大力发展的新兴木本油料植物之一。为有效规范油用牡丹生产、市场流通和服务,保障牡丹子、牡丹子油等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深入分析了中国油用牡丹产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油用牡丹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总结分析了中国油用牡丹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构建油用牡丹标准化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需加快关键环节与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作用,整合产学研资源,建立油用牡丹标准化示范区,加快推进油用牡丹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4.
为提高凤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dan)叶的多酚提取率,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叶中的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 4个因变量,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各因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其中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得到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0 U/mL、pH 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达到34.66 mg/g,与模型预测值35.10 mg/g接近。凤丹叶片提取液对DPP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06 mg/mL时达到82.15%;对·OH清除率在提取液浓度为0.32 mg/mL时达到27.10%;铁氰化钾还原力在提取液浓度为10 mg/mL时,吸光度为3.41。  相似文献   
125.
选用10~15日龄健康仔猪20头,随机分为攻毒组(15头)与对照组(5头),攻毒组滴鼻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J株,3mL/头;对照组滴鼻接种无PRRSV的细胞培养物,3mL/头。攻毒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睑水肿、打喷嚏、呼吸急促、嗜睡、体温略升高。攻毒组与对照组在试验开始后24h、7d、14d、21d、28d分别剖杀3头和1头仔猪,采集肺、脾、肾、扁桃体及各部位淋巴结作免疫组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迅速采集肺组织,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试验结果表明,PRRSV SJ株主要感染仔猪的肺脏与脾脏。免疫组化观察,攻毒后24h~7d,肺门淋巴结和扁桃体PRRSV抗原阳性反应最强;攻毒后14~28d,牌睦PRRSV抗原阳性反应最强。攻毒后14~28d,显微病变可见肺组织发生弥漫性、局灶性或间质性肺炎,肺泡隔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而明显增厚。超微病变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中单核细胞增生,核孔消失,核内有异染色质聚集,Ⅱ型肺泡细胞高度变性等。  相似文献   
126.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VC)和菌酶复合物配合葡萄糖两种治疗方法对抗生素中毒的奶牛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挑选体重约(250.00±10.23)kg的抗生素中毒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对照组奶牛静脉注射葡萄糖和VC,试验组奶牛口服葡萄糖和菌酶复合物,连续用药7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8 d,试验组奶牛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减少(P<0.05),血小板数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钠(Na)、磷(P)和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蛋白(ALB)和钙(Ca)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第8 d,试验组奶牛血常规、血清生化、抗氧化及免疫指...  相似文献   
127.
“繁殖”行为与“扩繁”行为之间的区别是数量上的而不是本质上的,在品种权保护体系中二者均属于繁殖行为。(2018)最高法民再247号判决书以实施扩繁行为作为认定 “繁殖”行为的条件,于常识和逻辑方面均有可商榷的余地。就常识而言,由于无性繁殖植物的植株个体及其部分均可以作为繁殖材料,所以无性繁殖植物的种植即为“繁殖”,不需要以“扩繁”为前提。从逻辑关系上,扩繁行为是增加植株数量的繁殖行为,是否存在扩繁行为反映的是品种权的受损程度,而不影响侵权行为的成立。247号判决书为品种权保护设置的前提条件于法无凭且与常识相悖,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28.
为探讨禽腺病毒4型分离株Y17215-1的体外增殖特性和免疫原性,本研究以LMH细胞为模型,摸索Y17215-1株最佳接种剂量和收获时间;通过活毒滴鼻接种和灭活疫苗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SPF鸡,测定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Y17215-1株0.1 MOI接种LMH细胞,培养48~72 h病毒滴度达到峰值108.625 TCID50/mL。该病毒经肌肉注射对42日龄SPF鸡具有较强致病性,LD50为103.000 TCID50/0.2 mL。以107.676 TCID50的Y17215-1株滴鼻免疫21日龄SPF鸡,免疫后7 d 100%试验鸡产生中和抗体,14 d达到高峰。以Y17215-1株制备灭活疫苗肌肉注射免疫21日龄SPF鸡(107.676 TCID50/羽),免疫后7 d 70%试验鸡产生中和抗体,21 d达到高峰。在免疫后21 d用1000LD50的Y17215...  相似文献   
129.
为阐明枊叶白前种子生物学特性和表征,对柳叶白前的种子特性进行研究,测定不同温度下柳叶白前种子的萌发率,研究GA3和CaCl2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柳叶白前种子浸提物对白菜种子和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柳叶白前种子具备鹅绒藤属植物种子的基本特征,最佳萌发温度梯度为35℃/25℃,萌发率最高为60%;用200 mg/L GA3处理柳叶白前种子,可使其萌发率达71%。柳叶白前种子浸提物对水稻萌发时的根高和苗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阐述了民和县2016-2020年全县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效果,投放吡喹酮咀嚼片218万余片,对全县犬只进行177.4万余条(次)的投药驱虫,防治效果显著:犬粪包虫抗原检测阳性率由2015年的20%下降至2020年的0.56%;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由2015年的66.7%下降至2020年的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