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1篇
  2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茶树越冬后叶片含水量与耐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茶树受冻害情况调查和茶树叶片含水量测定,分析了茶树受冻害程度与茶树叶片单叶重、总合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及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茶树叶片总合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分别为0.52g/g—0.63g/g、0.25g/g-0.43g,/g、C.15g/g-0.33g/g;茶树受冻害程度与束缚水含量、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叶片单重存在负相关性,与总合水量、自由水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2.
几种遗传转化技术在核桃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微注射法对核桃品种香玲、元丰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基因转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两种方法中 ,以农杆菌为载体的转化法不如直接转化法的座果率高 ,主要是因为农杆菌容易引起幼果腐烂。几种方法座果率顺序为 :花粉介导法 >切割柱头滴加法 >微注射法 ;几种方法下畸形果的数量 :微注射法 >切割柱头滴加法 >花粉介导法。由此可见 ,对花器官的伤害越大座果率越低 ,但外源基因和农杆菌载体进入子房的机会也就越大 ,从而畸形果的数量也越多即外源基因被整合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3.
经过10年攻关,我国专家探明了野生栗蚕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在人工驯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4.
群众杨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科所利用小叶杨与美杨和旱柳混合花粉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种,多年营林实践证明,群众杨适应性强,在干旱、瘠薄、低洼和轻盐碱地生长比小青杨、沙兰杨加杨、北京杨表现好,是深受欢迎的树种之一。据中国林科院树干解析材料记载,群众杨高生长的最快时期在2~6年,胸径生长最快时期在2~8年,材积生长最快时期在4~10年。培育速生林的采伐利用年龄在14年左右。  相似文献   
155.
在分析2004年辽宁省中晚熟区试中11个水稻品种在8个不同试点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品种×地点互作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产量差异极显著;AMMI模型结果指出雨田202在辽阳望水台、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沈农9866、辽盐188及辽星3号在沈阳周边地区,辽优2006在海城市西四农科站、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而辽粳294和沈农9765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好。影响品种×地点互作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和日照,且不同品种对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也不同,如辽盐188对温度较低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雨田202对日照时数较少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而辽粳294、沈农9765和花粳8号却适应大多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6.
为定量评估黑龙江省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明晰大豆增产潜力,优化大豆种植空间.选取黑龙江省1971-2019年61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和对应产量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法、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大豆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辐射、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对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估算大豆增产潜力.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大豆增产潜力进行分区,引导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空间优化.结果 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平均值分别为7121.0,4677.1和3074.3 kg· hm-2;光合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6.4 kg·hm-2 ·10a-1,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表现为极显著的上升趋势,分别为152.3和102.8 kg·hm-2·10a-1;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空间上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高值区集中在松嫩平原东部;气候要素变化对大豆气候生产潜力影响不同,气温变化对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正效应,辐射和降水变化对大豆气候生产潜力影响空间差异显著,辐射变化对平原地区大豆气候生产潜力为负效应,降水变化对对黑龙江省两大平原表现为正效应;根据气候生产潜力将黑龙江省划分为5个种植潜力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西部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的优势和较优潜力区,可适当增加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157.
基于WOFOST的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适宜度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东北地区1981-2007年164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玉米产量资料和3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玉米生育期资料,建立东北地区玉米生长发育期气象条件适宜程度诊断模型,计算玉米主要发育阶段(播种-出苗、出苗-拔节、拔节-开花、开花-乳熟、乳熟-成熟)的综合气象适宜度指数.应用WOFOST模型模拟玉米生物量,采用优化方法确定了基于模拟生物量(地上总干物重、穗重)的东北地区玉米不同发育阶段气象适宜程度诊断指标,动态、定量评价了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气象适宜程度,并以2006年玉米全生育期气象适宜程度评价结果为例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利用综合气象适宜度指数得到的评价结果相比,等级完全相同和相差一个等级的占85%~90%,与研究区农业气象部门的监测公报也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为玉米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相应的评价指标可在农业气象业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8.
准确及时地监测作物干旱情况可为应对作物受灾减产提供策略,进而降低经济损失。研究基于重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数据构建旱地作物生育期内LST-NDVI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结合研究区实地观测数据对TVDI指数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NDVI-Ts特征空间散点图符合三角形关系,与前人研究结果相符;旱地作物不同生育阶段TVDI与土壤湿度均呈负相关性,表明TVDI具备反映研究区土壤湿润条件的能力;2017年黑龙江旱地作物生育期内各时段均有干旱状况发生,其中西部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和范围整体大于东部地区;TVDI与土壤相对湿度干旱等级判对率一致性达到90%以上。综上所述,基于MODIS数据构建的TVDI指数可以反映黑龙江省旱地作物干旱情况,研究可为作物生育期多时段干旱监测的业务化运行及为黑龙江省制定抗旱减灾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9.
李秀芬  姜丽霞  王晾晾  李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91-14396,14546
利用黑龙江省1961~2010年65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结合统计和GIS软件,分析了全年及温度生长期降水、潜在蒸散及水分盈亏情况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黑龙江省全年和温度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全年和温度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相同,年潜在蒸散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而温度生长期内的潜在蒸散量多呈增加趋势,总体上表现为水分亏缺状态,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水分亏缺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0.
我州自1971年起,连续十多年进行布氏杆菌BM5号苗的气雾免疫后,羊只流产率虽无明显下降,但从流产羊只中分离出布氏杆菌及常见流产病原菌的机率很低。我们曾对乌兰县的铜普、茶卡,都兰县的巴隆、香日德等公社的500只流产羊的胎儿病料,进行布氏杆菌分离,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对用BM5号苗气雾免疫后的成年羊和幼年羊共14,229只,进行了布氏杆菌血清学险查,结果阳性率已由原来的20%下降到1%左右。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目前我州羊只流产的主要病原不单纯是布氏杆菌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