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1篇
  41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挤压稳定化处理对米糠各组分蛋白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研究挤压稳定化处理对米糠各组分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选取龙粳31号大米米糠做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对该原料进行稳定化处理。结果表明:米糠各组分蛋白在挤压处理后溶解性、起泡性和持油性显著降低(P?0.05),持水性、起泡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升高,谷蛋白持水性提高的幅度最大,较挤压前提高了39%。米糠谷蛋白的乳化活性与其他两种组分蛋白差异显著,清蛋白和球蛋白较挤压前分别降低5%和10%,谷蛋白乳化活性增加,较挤压前增加8%。结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分子间作用力,而是挤压后各组分蛋白发生重组,形成大的聚集体过程中二级结构的变化截然相反,米糠清蛋白α-螺旋、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都有所降低,β-折叠含量增势明显提高。挤压后的米糠谷蛋白结构与白蛋白显示出不同的趋势,谷蛋白的二级结构在酰胺I带变化显著,α-螺旋、β-转角与无规则卷曲的含量有所提高,β-折叠的含量下降。结果可为米糠各组分蛋白的工业化制备及在各种食品配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22.
联合收获机割台拨禾装置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联合收获机割台的拨禾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Pro/E软件建立其几何模型并导入ADAMS进行合理简化,添加约束、载荷和驱动得到其虚拟样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建立不同驱动,对不同工况下的拨禾装置进行仿真分析,获得拨禾装置的作用范围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只有当拨禾轮的拨禾速比λ1时,运动轨迹才为余摆线,形成闭合扣环从而使弹齿能够向后推送作物茎秆;当拨禾轮的拨禾速比为1.55时,拨禾轮作用程度最接近最佳作用程度,此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落粒损失且满足正常工作要求;拨禾轮的最大和最小前移距离都随拨禾速比的增大而增大,禾轮的前移范围为0.00~0.38 m。  相似文献   
223.
中国土壤化学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回顾土壤化学中重要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为21世纪土壤科学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学科分支的理论依据。本文在简短回顾我国土壤化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讨论了近年来我国土壤化学的研究特点、现状及部分进展,并据此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及重点发展方向作了概括性展望。综合分析认为,对土壤进行宏观调控要以土壤微观性质的认识为前提。新近基于分子尺度微观光谱技术对土壤微观性质的原位观测及认识的飞跃是近年来我国土壤化学研究领域迅速发展的基础;近代土壤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地质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又进一步拓展了传统土壤化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土壤化学多个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立足农业生产,同时着眼于人类生存环境转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可变电荷土壤化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完善现代土壤学理论,是今后中国土壤化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4.
为探索SLC蛋白抑制剂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肠道HCO3-排泄及酸碱调节的影响,实验设置淡水组及青海湖盐碱水组(以下简称湖水组),通过注射4,4'-二异硫氢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  相似文献   
225.
坡沟系统是流域水土流失与治理的基本单元,掌握其产流产沙规律是有效解决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核心问题之一。该研究利用无人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流域的土地利用进行识别,再确定5个不同坡沟系统(2个无人为干扰的退耕植被恢复+自然植被坡沟系统SG1和SG2、2个人为扰动的退耕植被恢复+自然植被坡沟系统SG3和SG4、以及1个果园+坡耕地的坡沟系统SG5)内泥沙源、汇及其输移路径分布特征,并在量化指标的基础上,结合2016—2022年坊塌小流域5个坡沟系统的降雨和产流产沙的监测数据,研究了不同坡沟系统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其对源-汇-路径格局的响应。结果表明:次降雨条件下,SG1和SG2的产沙模数显著低于其他坡沟系统(P<0.05),且SG3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较大;SG2的年平均径流深显著低于SG5(P<0.05)。坡沟系统径流深分别与总坡沟系统、沟间地、沟谷地的泥沙源和汇最大斑块面积比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沟间地泥沙源、汇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要大于沟谷地,径流深与总坡沟系统路径的分岔比、沟间地与沟谷地的路径比降均呈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产沙模数与各源汇指数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与路径数量密度、长度密度、沟间地的路径分岔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径流深和产沙模数均与路径复杂度呈显著负相关。可见,降低源/汇比例大小,适当增加泥沙输移路径的复杂度和输移距离,可有效减少坡沟系统的水土流失。研究可为坡沟系统土壤侵蚀防控以及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26.
朱宝颖  李航浩  李熙  李波 《世界农业》2022,(11):127-131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粮食和农业事务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多边农业外交的主要平台之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FAO内部架构和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以期为中国国际人才培训选拔推荐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7.
藜麦苗蔬菜设施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麦是一年生自花授粉的双子叶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高原,2011年引入中国。由于藜麦果实产量低且不耐重茬,因此,在国内栽培受到了严重制约。该研究介绍了藜麦苗蔬菜的设施栽培技术。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藜麦苗生长周期40 d左右,一年可以收获6~8茬。667 m~2播种量2 000 g,藜麦苗667 m~2产量750 kg。藜麦苗蔬菜的栽培不仅弥补了藜麦作为谷物引种栽培的不足,而且还开发出了新的蔬菜品种,满足人们对不同口味藜麦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8.
【目的】为探明微生物水溶肥对赣南脐橙产量、品质、脐橙黄皮层香气物质含量的提升,及对重金属吸收的抑制效果。【方法】2020至2021年度,以赣南纽荷尔脐橙为试验对象,通过比较果农习惯施肥与微生物水溶肥对赣南脐橙品质及重金属的影响,在信丰县大塘埠镇果园开展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连续2年按照推荐用量施用微生物水溶肥使得脐橙产量平均提高了30.7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6.75%,还原型Vc含量提高了7.25%,脐橙可食部位铅含量降低了36.46%,脐橙黄皮层香气物质含量提高了16.33%;同时,整果铅、铬、砷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7.44%、43.27%、11.90%。【结论】施用微生物水溶肥有助于提高脐橙的产量、品质及脐橙黄皮层香气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脐橙果实重金属铅、铬、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29.
为了解赣南脐橙品质现状及其不同区域、树龄及土壤类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2020年和2021年调查分析了17个县(市、区)66个主产乡镇204个果园脐橙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赣南脐橙果实整体品质优良,以中部盆地区域(北纬25°34′33″~26°8′5″)品质最优,当栽植地向北或向南推移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逐渐下降,南部较低纬度产区的TSS最低,可滴定酸(TA)含量最高;幼龄树果实TSS含量较低,14~20年生树果实品质趋于稳定且TSS含量最高,但树龄≥21年则品质开始降低;红砂土和紫色土上的脐橙品质要优于水稻土和红壤土。因品质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上市果品质量相对一致,赣南脐橙应根据区域和树龄等分批次采摘上市,中部果园、成年和老龄果园适时采收,南部和北部果园、幼龄果园适当延迟采收。栽培管理方面,幼龄树控制氮肥施用,老龄果园则通过更新复壮及扩穴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恢复树势改善品质。由于目前赣南脐橙绝大部分为2014年后定植,随着树龄的增长,在未来十多年内整个赣南脐橙果实的TSS和固酸比将呈现逐步升高趋势,有利于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230.
糠醛渣和石膏对盐碱土改良效果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龙粳9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糠醛渣Q0(0 g·kg-1)、Q1(25 g·kg-1)、Q2(50 g·kg-1)和石膏G0(0 g·kg-1)、G1(12.5 g·kg-1)、G2(25 g·kg-1)各3个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糠醛渣和石膏显著改善盐碱土理化性质,Q2G1处理降低土壤容重9.48%,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