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林业   8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运用方阵样地进行森林资源清查的基本原理与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根据瑞典林学家哈格伦德教授的建议,于1984年在通河、山河屯两林业局建立了132个方阵样地与原有森林连续清查的系统抽样(相隔8×8km)设计进行对比(见图1)。试验数据在VAX小型机上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方阵无论从蓄积、面积估计,还是时间效率都较原方案好得多。因此1986年及以后的省级森林连续清查体系中,我们设计了部分重复替换系统群团抽样新方案。  相似文献   
42.
日本森林集约经营中的立木培育和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在立木状态下的培育和处理措施,如定期在一定高处砍去树冠的头木林作业、修枝、摘芽整枝、目伤(割伤)和泡桐的接干法等应用历史由来已久,有着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森林集约经营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类措施又有新的发展。1 伐前修枝间伐作业存在着保留木周围常出现搭挂木、间伐木倒向难控、伤亡事故较频等  相似文献   
43.
<正> 过去的方法过去,一般先是通过航空象片判读和现地踏查,将调查林分按林相和密度级进行分层,并分别设置0.1公顷左右的标准地,调查每公顷株数、平均直径和平均树高。然后根据平均树高和林龄确定地位级,以收获预测表相应地  相似文献   
44.
在调查林分过往的状况及其变化时,固然可以根据有关调查报告和资料进行。然而能以提供客观情报的仍属航空象片。通过判读解析不同年份的象片,可望园满地掌握地物的变化。因此,现以发现明显衰退迹象的富士山麓山中地区的针枞(Picea Polita Carr)纯林株数变化调查为例,介绍航空象片调查林分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黄波萝是远东天然林中仅有的一种栓皮树,纹理美丽,木材珍贵。远东南部的皆伐迹地常见有天然更新的黄波萝树团。沿海边区三个林场的榛子、槭-榛  相似文献   
46.
中国木材进口历程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木材进口的历史始于19世纪60年代,以上海(主要进口港)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当时,外商用船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木材运到上海。1895年,德国商人在上海开办了“中国木材进口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进口贸易。  相似文献   
47.
李裕国  王化林  王玮 《世界林业研究》1998,11(2):79-80,7,25
全球变暖环境中树木预测研究方法的开发动向大气循环模型预测表明,下世纪末北半球气温将上升3~5℃,必然引起植物区域分布的变化,关于全球变暖对植物的影响趋势预测自然也就成了世界性课题.  相似文献   
48.
公园游乐机具的扶手,无论是木制还是金属制的,都有缺欠。前者需要达到一定粗度,才能保证强度;后者的粗度可以细化,强度也高,但手感不良,炎夏烫手,严冬冰手。于是,一种兼有两者优越性的材料应运而生。这就是木材和金属复合管(以下简称复合管)。简单说,复合管是利用粘接剂将木材单板卷粘在金属管上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特点是既具有金属强度又有木质暖性,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均佳,材料的均质性也很好。复合管的外观随所用树种而异,可选择性很强,且不存在木材材质方面的缺点。复合管的类型很多。根据需要,可将木材单板卷贴在细…  相似文献   
49.
透过北方林可持续经营问题谈择伐技术。  相似文献   
50.
一、日本的森林资源 (一)、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1、现状(1976年) 森林总面积2526万公顷,大约占国土面积的68%。森林总蓄积量约为22亿立方米(生长量为6200万立方米)。 2、特点 (1)、森林分布较为均匀,覆被率高,但人均低。 (2)、国有林少,民有林(公有林和私有林)多,且经营体高度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