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981~198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山西农业大学激素研究室合作,对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sativaLiu)性信息素的成分、结构进行了测定,证明其成分为E912∶Ac和Z912∶Ac,二者以E/Z为8∶2比例在田间的诱蛾效果...  相似文献   
32.
枣树昆虫群落结构及其综合治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1994~1996年的系统调查,在调查区,作者发现枣树害虫41种,分属于5目22科;天敌40种,分属于8目25科。用最优分割法将枣树昆虫群落按枣树的物候期分为休眠期、萌芽展叶期、开花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成熟期5个阶段。用主分量分析法分析了各阶段的群落特征及优势种,论述了各阶段害虫———天敌的种群变化特征。通过综合治理园与常规防治园的分析比较,综合治理园昆虫的总物种数比常规防治园增加04倍,天敌物种数增加15倍,益害比扩大1116倍,多样性和均匀度分别提高112倍和067倍。从优势度指数比较得知,常规防治园是综合治理园的34倍。综合治理园不但控制了害虫,而且保护了天敌,提高了自然调控能力;常规防治园在防治害虫的同时,大量杀伤了天敌,主要害虫会再猖獗,次要害虫如蚧类和螨类逐年上升,成为危害枣树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枣树主要害虫之一——枣步曲的性引诱现象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大田试验的结果表明:树冠中心部位挂碗诱蛾的效果分别好于树主干中部挂碗诱蛾、树冠外围枝挂碗诱蛾、树基部地面挖坑诱蛾、距枣园三百米处设碗诱蛾。从这一趋势来看枣步曲成虫一出土就往树上爬可能是对枣树某些化学成份具有强烈的趋性,但性诱的效果不好。室内利用触角电位仪测定触角电位的结果也证明:枣步曲具有很微弱的性诱现象。分段提取枣步曲雌蛾体躯的结果表明其产生性信息的腺体位于腹部六节以后和完整的前庭上,因这部分产生的触角电位明显地高于头、胸和腹部1~5节分别产生的电位,且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4.
枣粘虫成虫性引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粘虫是我国红枣产区的重要害虫。为探求防治新途径,对成虫生物学与性引诱进行了初步研究。枣粘虫一年发生三代,各代成虫发生的始、盛、末期分别为:第一代3/上——4/上—4/下;第二代6/上——6/中——6/下;第三代7/上——7/下——8/中。雌雄性比在0.86∶1和1.19∶1之间。一般雄蛾羽化早於雌蛾。95%以上成虫集中于早晨5——8时进行交尾。雌雄多次交尾,雌蛾平均1.48次,雄蛾3次。成虫寿命一般为一周左右,雌蛾寿命长於雄蛾。田间性诱试验表明:活雌蛾性诱以3头和5头的雌当量效果最好;粗提液以乙醚为溶剂的诱蛾数量最高;摘取腺体以羽化后48小时摘取的诱捕效果较好。通过对雌蛾性腺体所产生的性信息素进行EAG——GC以及色质联仪分析,初步确定枣粘虫性信息素的成份是一元不饱和十二碳烯醇乙酸酯的多元体系。经微量臭氧化测定,双键位置在7位和9位。田间生测表明以反、顺——9——十二碳烯醇酯(E、Z——9—C_(12)∶OAC)在比例为80∶20和83∶17时对雄蛾的诱捕效果最高。  相似文献   
35.
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根本点和切入点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和非常及时的,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西方国家在传统农业时代.也是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到了现代农业阶段逐渐以人工种树和种草为主,约占耕地的  相似文献   
36.
枣粘虫越冬规律与冬季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以来进行研究。枣粘虫越冬蛹的分布规律是,枣树主干越粗,其树体上越冬蛹就越多,而且主要分布在主干上,南面树体上的数量又多于北面树体。在枣粘虫越冬蛹期采取人工细致刮树皮的防治措施,能显著减少越冬代蛹量和第一代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37.
枣步曲(Sucra jujuba Chu)为我国北方枣树和苹果树上的食芽、食叶害虫。几年来在我省枣、苹果混植地区为害猖獗。造成严重减产。常年施用化学农药,幼虫产生了抗药性。施药次数逐年增多,浓度加大,而防治效果极差。且杀死大量天敌,其它害虫严重发生。1976年在太谷县枣步曲发生特别严重的南张大队试用,“五道防线一专管”综合防治枣步曲有效措施。近万株枣树没有受害。1977年在全县推广了这一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枣步  相似文献   
38.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en Disease)(AD)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呈慢性经过,可垂直感染,血液中丙种球蛋白异常增高(20%以上),浆细胞增多,多发生动脉炎,血管球性肾炎和肝炎。因此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或丙种球蛋白增多症。 此病在欧美亚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发生。我国在金洲、横道、泰康、密山、连云港、  相似文献   
39.
枣粘虫性信息素研究进展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76年至今,对枣粘虫性信息素的成分、结构进行了测定;人工合成了枣粘虫性信息素并制成聚乙烯塑料管诱芯;还系统地研究了枣粘虫性信息素的化学通讯系统、雄蛾对性信息素组分的风洞行为反应、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结构、成虫触角感受器、性行为时辰节律以及性诱剂推广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清水河子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分析了清水河子流域水利工程的组成及常发生的洪涝灾害,指出防洪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渠道性,以期为该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