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为获得具有活性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非结构蛋白1α(nsp1α),以BJ-4PRRSV nsp1α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nsp1α为模板扩增nsp1α,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1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SDS–PAGE结果显示,nsp1α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0 ku;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小鼠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反应;包涵体蛋白复性后,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与1∶6 400稀释的PRRSV阳性血清反应。表明成功表达了nsp1α蛋白,且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132.
鸡新城疫病毒中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速离心法纯化鸡新城疫病毒(NDV)标准毒株F48E8,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NDV单克隆抗体,旨在为NDV中和抗原表位分析奠定基础。将NDV感染BHK-21细胞,建立异源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筛选获得14株分泌抗ND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其单克隆抗体腹水IPMA效价均在0.50×10-2~2.56×10-5(F48E8株和La Sota株)。血凝抑制试验(HI)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1G6、2C1、4D2、5F2和13A5具有血凝抑制活性,其HI效价在(6~12)log2(F48E8株)和(9~11)log2(La Sota株)。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5F2和13A5对F48E8株和La Sota株均有明显的病毒中和活性,中和效价分别为1∶400~1∶800和1∶25。夹心ELISA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5F2识别NDV HN蛋白,13A5识别F蛋白。综上,成功制备了具有中和活性的NDV单克隆抗体(5F2和13A5)。  相似文献   
133.
在陇东旱塬区杂草严重发生条件下,试验测定了3种地膜在不同覆膜方式下的控草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以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作和半膜垄作方式覆膜,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3%以上,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76%以上;白色地膜以半膜垄作和半膜平作方式覆膜对阔叶杂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禾本科杂草作用微弱或无效,以全膜双垄沟播方式覆膜可引起杂草大量发生。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以全膜双垄沟播方式覆膜,均可明显改善玉米主要农艺性状,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及效益,玉米产量较半膜垄作分别增产22.17%和24.78%、较半膜平作分别增产9.23%和5.74%,纯收益较半膜垄作分别增加3 553.13元/hm~2和3 828.78元/hm~2、较半膜平作分别增加1 343.46元/hm~2和736.30元/hm~2;白色地膜以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作和半膜垄作方式覆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较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有明显下降。因此,在杂草严重或较重发生的地区,推荐采取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全膜双垄沟播方式覆膜。  相似文献   
134.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 株尿囊液差速离心纯化 ,制备抗原 ;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 3株分泌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杂交瘤细胞株 ,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别属于IgG1 、IgG2a、IgG2b。 3株单克隆抗体与鸡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及禽流感病毒均无交叉反应 ,YNZ - 55和YNZ - 62可识别多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标准毒株及地方分离株 ,其腹水ELISA效价达 1 0 - 5,且识别的抗原位点互不重叠 ,为高亲和力的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是制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快速诊断产品的理想试剂  相似文献   
135.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几种除草剂单剂和混用配方对胡麻田恶性杂草野艾蒿的防除效果及对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75%二氯吡啶酸SG+56%2甲4氯钠盐SP、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混配、75%二氯吡啶酸SG单剂对野艾蒿的株防效、地上部鲜重防效、地下部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3.24%~97.46%、94.69%~96.77%和90.13%~96.40%,对靶标杂草野艾蒿防除效果明显且对胡麻无药害,胡麻产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36.59%、4.14%和20.86%。48%灭草松AS虽对野艾蒿的综合防效较低,但其对胡麻无药害且胡麻蒴果数、千粒重较大,胡麻产量较空白对照增长61.27%。90%2甲·草甘膦SP、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20%氯氟吡氧乙酸EC、70.5%2甲·唑草酮WG、20%敌草快AS 5种除草剂对胡麻安全性低,不宜应用于胡麻田野艾蒿的防治。结合各除草剂处理后胡麻的药害、经济性状、生物产量、籽粒产量以及对野艾蒿的防除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胡麻田野艾蒿防除除草剂选择适宜度依次为:75%二氯吡啶酸SG+56%2甲4氯钠盐SP混配75%二氯吡啶酸SG48%灭草松AS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混配。本文为胡麻田恶性杂草野艾蒿的化学防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6.
对平凉市设施蔬菜主要分布区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表明,黄瓜棒孢叶斑病现已在全市形成5点2带分布格局。日光温室易发黄瓜棒孢叶斑病,黄瓜受害最重,病棚率、病株率、病情指数分别达到41.5%、33.0%和21.0,塑料大棚和露地栽培仅黄瓜有零星发病。  相似文献   
137.
引进灌木树种银莓生态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加拿大引进的优良灌木树种银莓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抗寒性测定及耐盐碱盆栽试验,并在吉林省西部及北方省份的区域试验,对银莓抗寒性及抗盐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银莓抗寒性强,在吉林省可自然越冬;银莓耐盐碱能力强,可在pH值为8.3~10.41、含盐量0.26%~0.64%的盐渍化地区生长。建议在吉林省西部乃至东北西部荒漠化土地的治理与改造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