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3种生产使用育秧基质为例,对其肥力特征进行检测,采用灰色分析方法评判育秧效果,并对其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基质养分含量在26.63~32.77 g·kg-1之间,具有较好的肥力特征。其中,钟祥基质的养分均衡,pH值更适宜盘式育秧的需求。3种基质的育秧效果依次为钟祥基质>兴化基质>武汉基质。以盖籽土为营养土,底土为不同配比的基质时,育秧效果依次为100%基质>40%基质+60%自然土>30%基质+70%自然土>50%基质+50%自然土;以盖籽土为基质,底土为不同配比的基质时,育秧效果依次为100%基质>40%基质+60%自然土>50%基质+50%自然土>30%基质+70%自然土。3种基质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处于中-强生态风险危害水平,重金属Hg,Cd为基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从节约成本和提高育秧效果角度考虑,在生产中推荐采用40%基质+60%自然土的底土配置方式。在基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料选择,减少或避免重金属污染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京桃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树种。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恶劣,为降低1~2 a生京桃幼苗移栽过程中的冻旱抽条率,本文从假植前准备、越冬假植、假植后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京桃2 a生苗木越冬假植技术。  相似文献   
23.
利用UV/Fe3+/H2O2体系降解水溶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导致DMP有效降解的·OH来自Fe(Ⅲ)-H2O络合物、H2O2的光致激发以及由此引发的Fenton反应过程.分析了酯浓度、pH值、H2O2浓度和Fe3+用量等条件对DM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pH=3.0,[Fe(Ⅲ)]0=9.0×10-4~2.9×10-3 mol/L,[H2O2]0=8.9×10-4~2.0×10-3 mol/L,光照75 min条件下,50 mol/L DMP的光降解率可达99%以上.DMP浓度增大时,降解率下降.pH=3.0时,对反应进程以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H2O2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浓度因素,可通过加快Fe3+转化成Fe2+的速度,达到减少其用量,降低处理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针对南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棉花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在棉花的不同生育时期,分别取样后按不同器官分样烘干后称重粉碎,测定棉花植株对氮素吸收利用量.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棉花皮棉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施氮量处于317~395kg·hm-2,棉花对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棉花i NUE、N...  相似文献   
25.
腺相关病毒(AAV),尤其是从轴突末端转移到神经元的AAV9型,是研究神经环路和解析大脑功能的有力工具。利用囊泡型谷氨酸神经元(VGlut2)基因敲入小鼠联合脑立体定向注射,通过将AAV9-DIO-ChR2-EGFP病毒注射于VGlut2转基因小鼠的蓝斑核(LC),探究不同注射剂量对病毒侵染范围和小鼠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注射量(1μL)相比,低注射量(0.5μL)可将AAV9-DIO-ChR2-EGFP限定至蓝斑核(LC)。在AAV9-DIO-ChR2-EGFP注射3周后,侵染范围由LC延伸至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 M1)、下丘脑、中缝苍白核(araphe pallidus nucleus, Rpa)和颈髓(cervical spinal cord, CSC)。随后检测了低注射量的AAV9(0.5μL)是否影响小鼠体重,统计结果表明,0.5μL AAV9注射对小鼠体重无影响(P=0.979 5)。结果表明,低注射量(0.5μL)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AAV的表达范围,并且脑内注射AAV9不会改变小鼠体重。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探究豫中主要烟区(许昌、平顶山、漯河)烤烟与土壤中氯含量的总体分布以及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17份烤烟(C3F)样品土壤氯与烤烟氯含量。【结果】豫中烟区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变幅为7.10~84.77 mg/kg,平顶山、许昌、漯河地区土壤氯含量均值分别为36.96、33.14和33.43 mg/kg;烤烟氯含量变幅为0.01%~1.07%,平顶山、许昌和漯河地区烤烟氯含量分别为0.32%、0.41%、0.43%,烟叶氯含量总体较适宜。平顶山、许昌、漯河三地区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处于极低和较低范围内的样本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3.95%、15.56%、10.35%,均满足优质烟叶生产的需求;平顶山、许昌土壤氯含量分别有32.56%、33.33%的样本处在适宜范围内,有53.49%、51.11%样本相对较高;而漯河烟区适宜土壤氯含量样本占24.14%,处于较高范围的样本占65.51%,三地区变异系数大小从高到低依次为漯河平顶山许昌。土壤氯含量与烤烟氯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R2=0.953 3,P0.01)。【结论】为更好调控豫中烟区烤烟氯含量,应主要从土壤氯着手,同时综合考虑气候、海拔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7.
为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山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分别采用0、2.8、6.3、9.5、18.8 kGy吸收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山银花及其提取物,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其生物负载及指标成分绿原酸含量、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够有效降低山银花及其提取物中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随着吸收剂量增大,其存活数显著降低;电子束辐照对山银花及其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及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的影响不大,其变化与吸收剂量均无显著线性相关性(P>0.05),当吸收剂量达到18.8 kGy时,与未辐照样品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的山银花及其提取物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为1;聚类分析(CA)结果也表明经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的样品与未辐照样品未呈现显著差异。综上,电子束辐照灭菌对中药材山银花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利用谱效分析,系统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中药材山银花及其提取物质量的影响,为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山银花药材贮藏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对光强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我国主要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在我国西南地区迅速传播,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比较研究了不同光强下生长14个月的(透光率RI分别为10%、20%、30%、55%、100%)紫茎泽兰幼苗的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和生长反应特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不同的光强条件下显示出极强的叶生态适应性。植株总生物量随光强升高而增加(RI从10%到55%),但在全光照下总生物量反而有所下降。株高也随光强增大(RI从10%到30%)而增大,但到达一定程度(RI30%)后,株高反而下降。在弱光照条件下,从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和比茎长(SSL)等指标表明,植物通过叶片变薄、变大增加单位生物量的叶面积来捕获光能。随着光强的升高,平均相对生长速率增加,在本试验尺度下,RI在55%左右达到平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值。植株在RI为30%–55%下生长状况好于全光照条件下的幼苗。在高遮荫条件下能阻止其它生物的生存和生长,这可能是紫茎泽兰强入侵性的一种生态适应策略。结论:紫荆泽兰对光照强度拥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可能是紫荆泽兰入侵性比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图3参26。  相似文献   
29.
谷氨酸能神经元可抑制摄食并防止肥胖。有证据表明,在缺乏囊泡型谷氨酸转运蛋白2(VGlut2)的小鼠中,重新表达专一蛋白1(SIM1)神经元上的VGlut2可降低采食。然而,VGlut2神经元的位置和轴突投射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探寻了向背肩胛棕色脂肪组织(IBAT)发送神经元投射的上游脑区,检测了VGlut2和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神经元的脑内定位,确认了胰淀素(amylin)对于VGlut2和MC4R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的调控作用,拓展了VGlut2神经元发送神经支配的大脑区域。结果显示,PVNVGlut2神经元向IBAT发送密集的神经支配信号。在前皮质杏仁核(ACo)、纹状体(CPu)和海马齿状回(DG)发现VGlut2与MC4R共定位。amylin注射显著促进PVNVGlut2::MC4R(P=0.004 8)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提示VGlut2与MC4R涉及amylin的调节过程。PVNVGlut2神经元向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外侧下丘脑(LH)、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蓝斑(LC)核团发送神经元投...  相似文献   
30.
中国食物消费随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年龄结构调整,其必会对中国食物消费产生巨大的影响。该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对中国不同年龄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Leslie人口模型,预测2030年前中国各年龄的人口规模,进而判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不同类别的食物消费规律明显,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倒"U"型曲线消费(口粮、水产品、白酒)、"U"型曲线消费(牛奶)、阶段性直线消费(肉类3阶段消费规律、禽类2阶段消费规律)、无差异消费(禽蛋)。2)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食物消费总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包括正向影响(口粮、水产品、白酒)、负向影响(肉类、禽类)、先负后正影响(牛奶)、无明显影响(禽蛋)。3)在影响程度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对肉类、禽类消费量的负向影响最为明显,至2030年,分别达到4.9%与11.2%的程度,对白酒的正向影响也达到8.2%的程度。对口粮、水产品、牛奶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对禽蛋几乎没有影响。由此可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使中国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增长及由此带来的粮食需求压力趋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