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林业   42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21.
NaCl胁迫对普陀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NaCl胁迫对普陀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普陀樟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3种处理(NaCl溶液浓度分别为3、5、7 g/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盐处理对苗木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NaCl胁迫下,普陀樟苗高生长量下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趋于平稳;PSⅡ潜在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化率(Fv/Fm)变化一致,整体呈上升趋势;随NaCl胁迫的加剧,Fo变化最明显,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结论]普陀樟具有较好的抗盐性和广泛适应性。  相似文献   
22.
马尾松和胡枝子乔灌复层薪炭林营造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85年3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永康、缙云和台州营造了6.6ha的薪炭试验林。选用马尾松,胡枝子和马尾松×胡枝子3个栽植因素和0.5×0.5m、0.5×1m和1×1m 3个株行距水平各为区组,每区组重复3次。根据1986年11月的调查资料,马尾松和胡枝子在干燥瘠薄的立地上适应性强,生长良好,均适宜于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LSD)的结果表明,在马尾松和胡枝子的混交林中,胡枝子能够促进马尾松的生长。估测胡枝子杆和叶的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分别是logW_杆=1.64209+0.92413logD~2H和logW_叶=1.46161+0.72908log D~2H。尽管胡枝子的生物量在头2年中平均每丛不到100g鲜重,但是它具有较强的萌生能力,来年通过砍伐,它的生物量将会成倍地增加。另外,由于随着密度的增加,它的生物量也相应地增加,因此,我们能够通过增加密度来提高这种薪炭林的产量。  相似文献   
23.
37种园林绿化植物苗木对氯气的抗性及吸收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熏气法,对37种园林绿化植物对氯气(Cl2)的抗性及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参试植物的抗性及吸收能力分别从弱到强划分为5个等级(I,Ⅱ,Ⅲ,Ⅳ,V)。实验结果显示:37种植物对氯气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抗性最强的为茶花Camellia japonica,最弱的为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和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37种植物对氯气吸收能力差异显著,吸收能力最弱的为乳源木莲,熏气前后氯元素质量分数差为0.50mg·kg^-1,最强的为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熏气前后氯元素质量分数差变化8107.68mg·kg^-1。图2表5参11  相似文献   
24.
应用0.5、1.0、2.0、3.0 mg/mL 4种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正在发育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马银花(Rh.ovatum)、满山红(Rh.mariesii)的花芽和叶芽,观察其花粉粒及气孔变异情况.结果表明,3种杜鹃叶芽和花芽表现出的多倍性有一定的变化,映山红花粉粒在3.0 mg/mL的浓度处理时变异最大,增加37.99%;满山红花粉粒在2.0 mg/mL的浓度处理时变异最大,增加21.96%;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3种杜鹃的气孔器大小变异增加,在3.0 mg/mL浓度处理时增加最多,出现气孔增长、保卫细胞宽增加、保卫细胞长度增加等多倍体表现;气孔密度变化与多倍性联系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5.
水分胁迫对普陀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普陀樟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普陀樟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淹水和干旱胁迫下,普陀樟的高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叶绿素含量都降低;植物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5 d的胁迫解除后,各处理的恢复能力表现为轻旱>冠淹>重旱>根淹,根淹处理不能恢复,逐渐枯亡,而冠淹处理因为植株干部皮孔增大反而比根淹的表现好,与干旱胁迫相比,普陀樟对水淹胁迫的反应更敏感,且耐受时间更持久,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  相似文献   
26.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经营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省公益林建设现状、经营模式作了分析后,提出了生态公益林经营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7.
以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fiolius Hu)为材料,对其DNA提取方法和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进行探讨。最适宜的PCR反应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积中含有1×缓冲液,20 ng模板DNA,2.75 mmol/LMgCl2,0.25 mmol/L dNTPs,2.0 U Taq DNA聚合酶,0.4μmol/L引物。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 min;再32个循环:94℃60 s,36℃30 s和72℃120 s;最后72℃延伸10 min。  相似文献   
28.
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黄连木等12个速生丰产树种的苗木全高、当年苗高、有胸径株数、保存率、平均胸径连续2个年度的观测结果进行速生丰产性与适生性综合评价,筛选出东京野茉莉、蓝果树、杂交松、木荷、枫香5个综合性状较好的速生丰产树种.  相似文献   
29.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分析了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土壤肥力减退、物理性状变差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降低等现状,认为树种单一化、针叶化、林分结构单调、栽培制度不合理、收获期短等是导致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营造混交林,发展林下植被,停止或减少炼山、全垦,增加施肥投入等维护地力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30.
在庆元县菇木树种人工林内,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采伐季节、伐根高度和伐根完整程度三个因子对马褂木、枫香、锥栗、秃瓣杜英、南酸枣、桤木伐根萌芽数的影响,发现了这三个因子的优良组合,对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