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6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麻风树种子蛋白为原料,以三聚氰胺乙二醛(MG)树脂和环氧树脂(EPR)为交联剂,旨在为相关人造板产品尤其是胶合板制备另一种新型蛋白胶黏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等分析其制备机理,同时通过检测蛋白胶胶合板性能,分析胶黏剂制备机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G含有大量支链型的-NH-(CH)OH基团,与蛋白质的氨基等活性基团具有较好亲和性。环氧树脂与蛋白氨基反生反应,主要以N-1取代为主。单独以EPR或MG交联改性的蛋白胶不能同时满足Ⅰ、Ⅱ类胶合板强度要求。MG和EPR两者共同作为交联剂时,可以增加改性后麻风树种子蛋白胶黏剂的内聚强度和交联密度,使改性后蛋白胶同时满足Ⅰ、Ⅱ类胶合板胶接强度和耐水性能要求。综合改性后麻风树种子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成本和使用性能,4%三聚氰胺-乙二醛树脂+1%环氧树脂为最佳交联剂配方。  相似文献   
62.
通过在树脂合成反应过程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氧化木薯淀粉,合成了一系列改性氨基树脂,考察了不同用量氧化木薯淀粉与树脂基本性能、润湿性、固化及耐热性、胶接强度等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木薯淀粉用量的增加,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逐渐下降,树脂固化时间不断缩短,黏度显著增加,树脂在杨木单板表面的接触角逐渐增加,即表明润湿性不断减弱。实验室压制3层胶合板的干状胶接强度、耐冷水强度和耐沸水强度均伴随着氧化木薯淀粉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TG)分析表明,改性后的树脂固化速度更快,且在350℃以内时具有更好的耐热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63.
计算机技术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木材干燥中的必要性和优势,着重介绍了我国木材干燥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4.
尿素-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树脂应用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而得的尿素-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树脂(UMF)可有效提高木质人造板的耐水性能。本文介绍尿素-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合成机理、树脂性能、以及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采用热压、水煮和汽蒸对云南松人工林的云南松材进行了处理,对经处理的云南松材剖面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对其云南松材的剖面密度都有影响。其中水煮处理的影响最大;而3种处理方式对云南松材不同部位的剖面密度的影响也不同,以对端部的影响为最大。  相似文献   
66.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研究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实现了木材表面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发生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微波等离子体引发木材表面接枝MMA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枝率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但是当处理时间超过30s,后呈下降的趋势;2)随着接技反应时间的增加接枝率也增加;3)单体浓度较低有利于接枝共聚反应,浓度较高则不利于接枝共聚反应;4)经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过的木材不但在室温下,甚至在更低的温度(-17℃)下也能与MMA发生接枝共聚反应,而且,接枝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与催化加热法的接枝效果相比,微波等离子体法得到的接枝率更高。  相似文献   
67.
有机蒙脱土的差热分析曲线形状因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OAB)、三-十八烷基甲基溴化铵(TOAB)和蒙脱土(MMT)制备有机蒙脱土(OMMT),在采用热质量-差热(TG-DTA)研究OMMT热分解动力学基础上,计算差热分析(DTA)曲线形状因子(Ф)。结果表明:OMMT插层改性效果好,MMT/STAB,MMT/DOAB和MMT/TOAB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函数的差异源于STAB,DOAB和TOAB在OMMT晶体片层中采取的排列方式不同,且MMT/STAB的差热分析曲线对称性较好,MMT/DOAB和MMT/TOAB的差热分析曲线对称性较差,Ф值与其TG-DTG-DTA中差热分析曲线吻合。  相似文献   
68.
尿素用量对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13C 核磁共振分析和热机械性能分析为手段,研究了一定范围内尿素用量变化对苯酚-尿素-甲醛(PUF)共缩聚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压制胶合板,进一步评估了该影响。13C 核磁共振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改变尿素用量对PUF共缩聚树脂的结构构成无显著影响。热机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甲醛/苯酚摩尔比条件下,适量增加尿素用量对PUF树脂凝胶化或固化反应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相同甲醛/(苯酚+尿素)摩尔比条件下,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树脂凝胶化或固化反应呈逐渐提前的趋势,但速度呈下降趋势。胶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用量不超过苯酚质量25%左右时,PUF树脂性能优于酚醛(PF)树脂,增加尿素用量对PUF树脂胶合性能没有显著影响;超出该范围后,PUF树脂性能随尿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9.
木材阻燃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木材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包括浸注法、喷涂法、贴面法、热压法、复合法、辐射法、超声波法、离心转动法、高能喷射法等木材阻燃处理技术与磷类阻燃剂、硼类阻燃剂、酚类阻燃剂、FRW型阻燃剂等木材阻燃剂。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PVAc型固化剂与UF树脂热压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粘接强度.结果表明:PVAc型固化剂对热压胶合板的粘接强度改善不大;其中,PVAc-Ⅲ型固化剂与UF树脂热压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最低,低于氯化铵与UF树脂热压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1.21mg/L,而且均达到F2级胶合板的要求;尤其PVAc-Ⅲ-4型固化剂在m(Hardener):m(UF)=10:100时,其甲醛释放量最高为0.70mg/L,最低为0.41mg/L,平均为0.52mg/L,基本达到F1级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