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5篇
  1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体外合成全长为71个碱基的随机ssDNA文库,采用SELEX技术,以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为靶蛋白,微孔板为筛选介质进行筛选。通过对比不对称PCR法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磁珠2种分离方法制备ssDNA文库的效果,确定了以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磁珠分离方法制备ssDNA为优选方法。ssDNA文库扩增为双链DNA(dsDNA)文库的PCR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0℃,循环数20次。不对称PCR退火温度为50℃,最佳循环数为30次,引物Ⅰ与引物Ⅱ的比例为80∶1。此反应条件下,ssDNA文库PCR扩增的条带清晰、稳定、特异性高。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磁珠法为有效筛选特异性强的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适配子的优选技术方案,为适配子SELEX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不同处理玉米茎流进行精准预测,为推算玉米蒸腾耗水量以及制定合理的灌水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试验研究对象为夏玉米,品种为西农985。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交替沟灌高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on,AFI1)、交替沟灌低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on,AFI2)和常规沟灌处理(conventional furrow irrigation,CFI)。AFI1、AFI2每次灌水量为CFI灌水量的2/3和1/2。利用通径系数与互信息分析不同处理的影响因素与玉米茎流相关关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玉米茎流速率估算模型,以主成分回归模型为对比,对两个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1)不同处理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所差异,影响CFI、AFI1玉米茎流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因子,影响AFI2处理玉米茎流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2)不同土层含水量对各处理茎流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研究发现10-20 cm和20-30 cm土层含水量与玉米茎流相关程度最高。利用不确定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得出,常规处理与高水处理水平下,与茎液流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土壤含水层为20-30 cm,其次是10-20 cm,低水处理水平下,最敏感的土层为10-20 cm,其次是20-30 cm;(3)根据模型误差分析与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神经网络模型RMSE、d-factor值较小,R2值达到了0.9以上,说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模型更稳定。【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茎流进行预测,对指导玉米灌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3.
为明确自育2份材料的可纺性及开发前景,与车间大货同步开展纺4.2~9.8 tex纺纱试验,并测试各环节质量指标。元龙39号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较高,更适合生产9.8 tex的纱;而元龙34号因纤维细度、纤维断裂比强度的优势,更适合生产4.2 tex的纱。对育种者而言,应根据纺纱需求制订选育目标,当选育开发低号、超低号纱的品种时,应重点筛选纤维细度、纤维断裂比强度,以此提升纱线强力及质量。  相似文献   
134.
为明确脱叶剂喷施时间、频次对不同海岛棉品系脱叶、吐絮、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以品系ZX102和ZX113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3个喷施时间,2种喷施频次,分析不同海岛棉品系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使用脱叶剂能明显提高脱叶率,吐絮率为40%和50%下两品系药后15 d左右时脱叶率已达90%且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吐絮率40%和50%下使用脱叶剂使两品系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比强度有所降低,表现为:CK>T2>T1,其中40%时T1处理的马克隆值显著低于CK(P<0.05),不同处理下两品系铃重和籽指表现为:CK>T2>T1,其中40%时T1处理的铃重显著低于CK(P<0.05)。在海岛棉机械采收实践中,为保证产量和纤维品质,当田间吐絮率50%时可采用T2喷施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5.
136.
晋南牛导入外血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南牛是我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其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体型外貌一致、役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等优良特性.为我区各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晋南牛作为生产资料,已很不适应,而作为生活资料来发展商品生产,则显得生长发育慢,肉用性能差,经济效益低.为了提高晋南牛的肉用性能,增加养牛效益,促进商品化生产的发展,我区于八六年引进了优良肉牛品种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等,对晋南牛进行杂交改良,截止目前改良配种晋南母牛80来万头次,产仔成活改良肉牛65万头.根据调查研究,杂交改良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