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54篇
综合类   21篇
园艺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高温高湿对设施葡萄叶片气孔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设施葡萄"红提"为试材,利用人工控制环境试验,设置昼温30℃,空气相对湿度(70±5)%(T1),35℃、(80±5)%(T2),40℃、(90±5)%(T3)为处理。以昼温25℃,空气相对湿度(60±5)%为对照(CK),所有处理夜温为18℃。测定了不同处理的葡萄叶片气孔和光合参数,分析了高温高湿复合灾害对设施葡萄叶片气孔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孔特征在高温高湿的处理下发生变化,T1、T2的气孔尺寸、开度等指标随着高温高湿的加剧略有下降,气孔密度则相反;T3变化最为明显,叶片气孔尺寸,气孔开度和气孔开张比等指标在8d时比CK分别减小了约20%、60%和50%,气孔密度增加了40%。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大小顺序为CKT1T2T3。其中,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随着高温高湿的加剧呈现正相关关系。处理T3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小,分别为0.026mol·m~(-2)·s~(-1)、0.72g·m~(-2)·h~(-1)。因此,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大幅下降,该研究结果可为设施葡萄温湿度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黄瓜花期高温热害对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杂系列二号"黄瓜为试材,于2014—2015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控制试验,设计3个日最高气温处理(36、39、42℃),以最高温度25℃为对照(CK),所有处理日最低气温设计18℃;不同处理设计持续时间1、3、5、7d;研究黄瓜花期高温对叶片光合特性以及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黄瓜叶片的光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以日最高气温42℃处理7d最低,分别较CK减少了59.6%、72.5%、70.1%,光补偿点则呈相反的趋势;在日最高气温36~42℃内,随高温胁迫程度的增加黄瓜的果质量、最小果径、最大果径、含水率均呈减小的趋势,39℃处理7d对果实外在品质影响最为严重,分别较CK减小了24.2%、20.9%、32.4%、1.4%;花期高温胁迫下,果实维生素C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39℃处理7d较CK减少了11.3%;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处理温度升高和持续时间延长呈现出降低趋势;研究认为高温胁迫下黄瓜花期植株叶片光合能力降低,且随着高温胁迫加剧和时间的延长,其降低幅度逐渐增大,果实质量变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短期高温胁迫促进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合成,随胁迫时间延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该研究结果可为设施黄瓜的气温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以番茄"寿信98"为试材,设置4个土壤水分处理,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正常灌溉(CK)、60%~70%为轻度胁迫、50%~60%为中度胁迫、40%~50%为重度胁迫,系统测定水分胁迫对设施番茄结果期植株叶片衰老特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细胞色素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加重先升高后降低,轻度胁迫下细胞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水分胁迫时间延长番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水分胁迫时间延长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番茄叶片SOD和POD活性均表现为重度胁迫中度胁迫轻度胁迫CK,且2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在果实膨大期,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下SOD活性分别是CK的1.00、1.82、1.68倍,而POD活性分别是CK的1.81、2.37、2.91倍。轻度胁迫显著增加番茄根系活力,而其它水分处理下番茄根系活力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成熟期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下番茄根系活力分别是CK处理的102.08%、90.62%、80.56%。因此,轻度水分胁迫有利于细胞色素合成和根系活力的提高,增加了设施番茄对水分逆境的耐受力,减缓植株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光温效应的杨梅生育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杨梅发育对光温的反应过程,利用不同的地点、年份和品种试验资料,建立了以光温效应(Photo-thermal effectiveness,PTE)为尺度参数的杨梅生育期模拟模型,并运用独立的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杨梅雌花序出现、雌花开放、展叶、坐果、果实成熟等生育期所需天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2.51、1.83、2.68、2.70和2.45 d;与以有效积温法(RMSE分别为8.02、7.81、5.46、5.40和11.83 d)和PAR日积分法(RMSE分别为8.28、11.0、8.52、5.56和6.87 d)为尺度的发育模型相比,模拟精度分别提高了8.6%和10.2%。  相似文献   
105.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北方典型日光温室室内以及相应台站气象数据,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室内气温预报模型,以此预报北方243个台站1990-2009年室内气温,利用预报的室内气温数据及室外降水、日照、风速等气象数据和主要气象灾害指标,构建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eal-code 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RAGA)和投影寻踪(Projection pursuit evaluate,PPE)的日光温室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北方地区日光温室主要生产月气象灾害风险进行逐月评价.结果表明,北方日光温室室内气温预报值与实际观测值的标准误差在0.89~1.54℃,方程决定系数在0.87 ~0.94.北方地区日光温室1-3月的气象灾害风险等级较高,分布在天山以北、大兴安岭以北的地区和西藏地区,主要是低温和大风沙尘天气.9月气象灾害风险等级最低,分布在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地区,主要是低温.本研究构建的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可为日光温室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防御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6.
树莓属蔷薇科 ,悬钩子属 (Rubussp )多年生灌木 ,一般分为五个亚属 ,即刺毛莓亚属、软枝莓亚属、大花莓亚属、空心莓亚属和实心莓亚属。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 ,在亚热带和热带有少量分布。全球树莓果实产量仅 2 4万t,在中国尚无商业栽培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攀西地区 (四川省攀枝花市和西昌地区合称 ) ,光热充足 ,地貌复杂 ,气候类型多样 ,为引进和栽培树莓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退耕还林过程中 ,结合干旱河谷特点 ,我们在 2 0 0 0年与法国Andnos合作引进了红树莓的 3个品种 :Will lamette、Meeker和Yeastill,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07.
在攀西干旱河谷退耕还林中 ,于 2 0 0 0年从国外引进红树莓 ,通过对育苗造林、抚育、整形及病虫防治的研究 ,探索出一套适合攀西地区干旱河谷的建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8.
2000年攀西地区干旱河谷退耕还林中,从国外成功引进红树莓,在西昌丰源农业公司普格五道菁、盐源枚雨、西昌安宁基地对红树莓在不同海拔,不同栽植密度和施肥条件下进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攀西安宁河谷南抗杨、四季杨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抗杨和四季杨是近年来选育出的速生树种新品种 ,我们于 2 0 0 1年在攀西地区首次引种进行扦插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两树种在攀西地区安宁河流域 1 5 0 0~ 2 1 0 0m河谷地段适应性强、生长旺盛。但南抗杨扦插生根能力高于四季杨和滇杨 ,2a生南抗杨幼树根径生长量高于四季杨 2 2 1 % ,其高生长量大于四季杨的 30 3% ,2a生幼树根生物产量高于四季杨的 5 0 3%。两树种在安宁河流域能较好地适生 ,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0.
基于河北省141个气象观测台站1981—2012年日照观测资料的统计,结合寡照灾害指标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冷半年(10月至翌年4月)和暖半年(5—9月)设施农业寡照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半年全省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2个分区,东南部分区从11月第2候至翌年1月第4候是易发寡照和持续性寡照的时段,西北部分区发生寡照的可能性整体相对较小,近30年2个分区不同强度的寡照事件发生次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暖半年全省分为南部、中部和东北部、西北部3个分区,前2个分区易发寡照的时段都是7月第2候至8月第4候,中部和东北部分区从8月第5候开始寡照概率较南部分区明显减小,西北部分区发生寡照的可能性整体相对较小,近30年南部与中部和东北部分区不同强度的寡照事件发生次数都呈显著上升趋势,该研究为河北省设施农业生产布局及寡照灾害防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