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26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京杨间伐试验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1~1989年对北京杨人工林进行了间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在林木生长、林分结构及经济效益上均有很大差异,间伐强度对林木径级、成材年限和干形等亦有重要影响。9年生对照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平均为17.0 cm、0.183 2 m~3和229.00m~3/ha,间伐42.0%、47.3%和63.0%的分别为19.8 cm、0.2402 m~3、172.94 m~3/ha;21.0 cm、0.2683 m~3、176.54 m~3/ha和22.4 cm、0.301 7 m~3、139.39 m’/ha。对照林分的木材产量最高,总产值最大,9年生时达52 670.00元/ha。间伐强度为63.0%的产值最低,为38 210.75元/ha。间伐47.3%和42.0%的效益较好。总之,间伐利用在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上均不大合算;2 m×4 m密度只适于培育中径材,7年皆伐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2.
福建省草莓主栽与引进品种的SSR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福建省主栽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本项目组)近年来引进的11个草莓品种为试材,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鉴定。通过建立遗传树状图,以揭示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0个SSR引物共扩增出109条DNA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占91条,多态性比率为83.5%。供试草莓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2~0.89。如果在相似系数0.62处划分,可以明显看出福建省的草莓品种分为2个聚类群,一个类群品种为福莓、红颜、红宝和章姬,均为我国境内引进的品种,其中红宝为本项目组首次从贵州引进;另一个类群基本为美洲引进的栽培原种,包括法兰第、甜查理、阿尔比等传统主栽品种以及本项目组近年从美国引种的紫莓1号、3号新品种,还有1株从北京引进的太空诱变新品种,推测亲本也为美洲系原种。SSR分子标记的分类结果与草莓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筛选的SSR引物明显鉴别出近年来本项目组引进的4个草莓新品种。  相似文献   
23.
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鲜及晾晒后的紫花苜蓿和裸燕麦为原料,分别设计紫花苜蓿单贮、裸燕麦单贮、裸燕麦∶紫花苜蓿=1∶1、裸燕麦∶紫花苜蓿=2∶1及裸燕麦∶紫花苜蓿=1∶2混贮等5个处理,青贮60 d后,对其感官评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贮苜蓿在感官评定、V-Score及Kaiser评价体系中表现一般,而晾晒及混合青贮各处理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青贮评分。晾晒和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产生影响,两者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H值、 PA(丙酸)、AA(乙酸)、BA(丁酸)和AN/TN(氨态氮/总氮)含量(P<0.01或P<0.05),显著或极显著升高LA(乳酸)含量(P<0.01或P<0.05),其中以裸燕麦∶紫花苜蓿=2∶1降低或升高最明显。晾晒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粗灰分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含量影响不大(P>0.05)。混合比例对青贮饲料的所有发酵项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晾晒和混合青贮的交互作用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对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因此,从青贮后感官评价、发酵品质及养分含量来看,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合青贮品质优于单独青贮,且晾晒相对于鲜贮更易于青贮,而无论晾晒和鲜贮,当裸燕麦∶紫花苜蓿=2∶1时,青贮品质均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24.
采用系统分析与数学分析方法,探讨了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NPSP)影响因子的作用大小、作用方向和作用方式,划分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类型。结果表明,主导因子是代表畜牧业的粪便承载系数、代表种植业的耕地面积和代表农民生活的人均收入,其中粪便承载系数显示抑制作用,而耕地面积和人均收入则促进面源污染的加重,且它们均以直接作用的形式影响农业面源污染。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可分为压力-响应较大型、压力大而响应小型、压力小而响应大型和压力-响应较小型等。  相似文献   
25.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对6个青饲料引进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华北高寒半干旱区域青饲料作物生产新品种。除墨西哥玉米外的所有参试品种均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倒性和抗病虫性等生长特性,适合本区域饲草生产种植。  相似文献   
26.
通过采集西南地区某大学使用年限分别为3年、4年、5年的塑胶体育场气体,以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条件下空气中的游离TDI均未超过评价标准0.200 mg/m3;TDI浓度与使用年限、离地高度呈负相关,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温度对TDI浓度的影响最为强烈,其贡献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27.
马铃薯干腐病菌侵染过程中切片组织细胞壁降解酶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 Schlechlendahl)侵染过程中马铃薯切片组织主要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 CWDEs)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组织切片接种F. sulphureum后,不同培养天数取样测定并比较分析主要CWDEs活性变化。【结果】F. sulphureum侵染的组织均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果胶甲基酯酶(PME)、果胶裂解酶(PML),但PG、PMG、Cx、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高于其它酶。在侵染前期(1-3 d) PMG和Cx出现高峰,PG在后期(4-6 d)活性增高,而β-葡萄糖苷酶在整个侵染过程中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结论】CWDEs是F. sulphureum侵染和扩展过程中主要的致病因子,且各种CWDEs在致病中发挥作用的时期不同。  相似文献   
28.
陆地棉胚珠及纤维发育过程中miRNA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RNA(miRNA)是生物中一类起负调控作用的非编码的小分子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直接克隆法是鉴定植物中miRNA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直接克隆法分离了陆地棉开花后0~10 d(days post anthesis, DPA)胚珠中总RNA,从中筛选17~24 nt小分子RNA构建cDNA文库,对初筛得到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通过与miRNA数据库比对,最终获得4个保守的miRNA。进一步对他们的转录表达进行分析,发现所有miRNA在棉花胚珠纤维不同发育时期均能表达。其中miR167a、miR172c和miR394b在棉花幼苗的根茎叶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预测得到55个miRNA的靶基因,多数靶基因编码转录因子、代谢酶类以及发育相关蛋白,进一步证明miRNA参与调控棉花纤维的形态建成、发育等各项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添加剂及其不同混合比例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裸燕麦(Avena nuda)混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将二者按质量比1︰1,1︰2和2︰1进行混合青贮,3个添加剂处理,分别为1:2%蔗糖、0.0004%乳酸菌及2%蔗糖+0.0004%乳酸菌,青贮60 d后进行品质鉴定。结果显示,随裸燕麦混合比例提高,混贮饲料的pH值有所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乙酸、丙酸、丁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不同程度降低。苜蓿与裸燕麦混合比例为1∶2时,添加2%蔗糖或0.0004%乳酸菌均可降低非蛋白氮组分含量。其中,添加2%蔗糖+0.0004%乳酸菌处理的发酵品质最佳,但2种添加剂对混贮饲料纤维降解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电极-SBBR对集中型沼液的脱氮除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处理集中型沼液中过高的氨氮和由饲料添加剂带入的铜,将电极生物膜法与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的优势进行互补,构建电极-SBBR耦合新工艺,以同时去除氮与铜。通过实验室配水与沼液试验,探讨了电极-SBBR体系同步脱氮除铜的工艺参数及其效果。结果表明,集中型沼液电极-SBBR体系的操作工序为:进水→厌氧→曝气→缺氧/厌氧→出水→闲置,运行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7.0h,厌氧0.5h、曝气4.0h、缺氧/厌氧2.5h;电流30~60mA,溶解氧(DO)4.0~5.0mg/L,碳氮比(C/N)>10.0。电极-SBBR体系对沼液中全氮(TN)、Cu2+、化学耗氧量(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5.79%、86.53%和84.86%,可以作为沼液脱氮除铜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