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基于超声波频谱分析技术的木材孔洞缺陷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现有木材无损检测分析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根据超声波在木材中的传播规律,提出了用超声波能量衰减和频率成分的改变表征木材缺陷信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用频谱分析处理了超声波信号。通过对木材空洞缺陷进行了多种频谱分析方法对比研究,选用Welch功率谱分析法对红松标准试件进行超声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频谱分析能判断孔洞缺陷的大小和孔洞个数的变化规律,可见缺陷信号频谱丰富。频谱分析能够区分木材孔洞缺陷的大小和个数,而对缺陷的位置区分不明显。  相似文献   
42.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肠道疾病,以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各龄猪都可发病.危害最重的是哺乳仔猪,10日龄的仔猪死亡率最高,80日龄的猪也有死亡,大猪少见死亡.该病多发于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  相似文献   
43.
芦荟植物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芦荟中分离出的88株内生真菌进行抗真菌活性物质筛选结果表明:35株芦荟内生真茵对1种或多种皮肤致病真菌,例如毛样枝孢(Cladosporium trichoides)、紧蜜单孢枝霉(Hormodendrum compactum)、皮炎单孢枝霉(Hormodendrumdermatitidis)等具有抑制生长作用,占供试菌株的37.8%.来自中华芦荟、元江芦荟、库拉索芦荟分离获得内生真菌的抗真茵活性茵株比例分别为50%、45%和31.5%.提示芦荟内生真菌种群可为人类寻找新的抗病原微生物活性物质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4.
作为交通运输部提倡的先进道路运输组织方式,国家正积极倡导并大力推行甩挂运输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甩挂运输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从政策制度、组织化程度、货运站场和运输车辆4方面对我国甩挂运输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甩挂运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作业形式、信息化建设及政策落实情况等突出问题,应用鱼刺因果法分析制约我国甩挂运输发展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促进我国甩挂运输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5.
商业酵母在葡萄酒工业化生产中的定殖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商业活性干酵母(active dry yeast,ADY)在葡萄酒工业生产中的定殖情况,及其与我国本土酿酒酵母菌株的遗传关系,为我国本土优良酿酒酵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葡萄酒生产中ADY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赤霞珠’葡萄为原料,分别接种BDX、XR、FR和FX10四种ADY发酵,于接种后的1、3和5 d取样。利用Interdelta和SSR技术对酿酒酵母进行菌株区分,分析商业ADY在不同发酵阶段的数量、比例以跟踪其定殖能力。利用PopGen32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相关指数,采用NTsys2.10e软件揭示商业酵母与宁夏本土酵母的遗传关系。【结果】4种ADY共显示出6种Interdelta指纹图谱即6种基因型:XR和FR均由2种株系组成,BDX和FX10均由1种基因型组成。对于本研究选取的9个微卫星位点而言,每种ADY均显示出1种基因型。4个发酵中共分离到225个酿酒酵母单菌落,Interdelta分析显示42种基因型,其中本土基因型为36种,菌株变异程度为中等16%(36/225);SSR分析显示20种基因型,其中本土基因型为16种,处于中等遗传多样性水平。9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出7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8.3333个,观测杂合度(Ho)在0.2000—0.5000,PIC在0.6339—0.8620,平均值为0.7614,均为高度多态性位点。接种BDX的发酵中本土基因型最丰富(11种Interdelta类型和8种SSR类型),接种FR的发酵次之(11种Interdelta类型和6种SSR类型)。商业ADY没有在发酵的各个阶段占据主导地位,对于不同的发酵阶段而言,优势酿酒酵母的基因型也存在差异。Interdelta分析和SSR分析均显示FR不是相应发酵中的优势菌株。BDX虽然存在于整个发酵过程中,但只在接种后的3 d占主导地位。接种XR和FX10的发酵中,Interdelta分析法显示它们不是发酵中的主导菌株,而SSR分析显示它们均是相应发酵中的主导菌株。本土酿酒酵母基因型β(SSR类型为BDX-7)、基因型γ(SSR类型为BDX-6)、基因型A(SSR类型为XR)、基因型a(SSR类型为FX10)、基因型b(SSR类型为FX10)、基因型bb(SSR类型为FR-2)和基因型ee(SSR类型为FR-4)等在相应的发酵中均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聚类分析表明,分离自相同发酵中的酿酒酵母菌株间遗传差异性较大。【结论】葡萄酒工业生产中本土酿酒酵母基因型丰富,发酵是由本土酵母与商业酵母共同参与完成的,且二者在发酵中相互竞争,数量动态演替。  相似文献   
46.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子企业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检测、种子贮藏、种子加工、种子包装、试验示范、种子销售等。这些环节也是影响种子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即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种子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某猪规模化猪场O型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抗体水平以及猪伪狂犬野毒(PRV)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ELISA检测技术对该场84份血清进行了FMDV、CSFV、PRRSV、PCV-2、PRV gE蛋白抗体检测.结果发现,FMDV抗体阳性率为70.24%;CSFV抗体阳性率为82.14%;PRRSV抗体阳性率为97.62%;PCV-2抗体阳性率为54.76%;PRV gE蛋白抗体阳性率为75.00%.该结果为了解该猪场5种常见传染病的整体免疫水平,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防制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49.
为了研究重金属镉(Cd)在植食性昆虫体内的累积和排泄规律,通过Cd慢性染毒的方法,用不同浓度Cd溶液培养的麦苗饲喂中华稻蝗(从4龄若虫至成虫),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Cd在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整虫和中肠的蓄积及Cd在其粪便和蜕中的排泄量。研究结果表明,Cd在中华稻蝗整虫和中肠中的累积规律相似,即随着麦苗中Cd含量的增加,整虫和中肠中Cd的累积量明显升高,且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部分Cd可以通过粪便的排泄和蜕皮过程而排出体外。用不同Cd浓度的麦苗饲喂中华稻蝗后,其粪便和蜕中的Cd排泄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中华稻蝗整虫、中肠、粪便和蜕中的Cd含量与食物(麦苗叶片)中的Cd含量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整虫0.977、中肠0.920、粪便0.967、蜕0.840。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Cd在中华稻蝗体内积累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地膜和秸秆覆盖是提高西北旱地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比较了两种覆盖方式在不同降雨年型的效果,为小麦高产、氮素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方法】  于2012—2020年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御驾宫村旱地进行8年大田试验,试验期间有3个丰水年、1个平水年和4个干旱年。试验设无氮对照、常规播种、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共4个处理,其中3个施氮肥处理为施纯氮150 kg/hm2。调查了小麦产量、产量三要素、生物量、氮含量、吸氮量,计算了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  【结果】  与常规播种相比,在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和8年平均值中,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产量分别提高9.9%和6.8%、15.0%和12.8%、16.3%和15.2%、13.0%和10.9%;穗数分别提高15.1%和10.9%、4.4%和13.2%、3.3%和8.7%、9.0%和10.4%;地上部吸氮量分别提高14.2%和15.4%、2.1%和5.8%、6.4%和8.5%、9.6%和11.5%;籽粒吸氮量分别提高7.0%和9.8%、4.0%和5.4%、6.5%和9.2%、6.4%和9.1%;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23.0%和24.9%、3.0%和8.1%、10.4%和14.0%、15.3%和18.2%;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20.4%和13.8%、25.1%和21.5%、34.5%和31.8%、26.2%和21.9%。与秸秆覆盖相比,8年试验期间全膜穴播产量提高0.9%~2.9%,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2.1%~5.9%;与全膜穴播相比,秸秆覆盖地上部吸氮量提高1.0%~3.6%,籽粒吸氮量提高1.4%~2.7%,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1.5%~4.9%;在丰水年,全膜穴播穗数比秸秆覆盖提高3.9%,在其它年型,全膜穴播穗数降低1.2%~7.8%。  【结论】  无论降雨多寡,全膜穴播和秸秆覆盖均有蓄水保墒,提高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效果;且全膜穴播与秸秆覆盖的效果相当。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建议尽可能使用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