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5篇
林业   36篇
  6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细菌肥料菌株对无效磷的转化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我国土壤中的总磷量相当可观,但95%以上的磷以稳定的铝硅酸盐和磷灰石等无效形式存在(陈延伟等,1960),植物很难直接利用。因此绝大多数农作物及林木都要追施磷肥。目前主要施用的速效磷肥生产成本高、能耗大,施入的磷肥当年利用率仅为10%~25%(张宝贵等,1998),一部分磷肥随雨水流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水质污染(李发云等,1997);另一部分磷与土壤中的Ca2 、Fe2 、Fe3 、Al3 等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赵小蓉等,2001),植物无法吸收利用。因此,提高磷的利用率一直是土壤学家关注的问题。微生物对土…  相似文献   
22.
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性质变化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和分析了不同代、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的变化过程,揭示了杉木人工林随着栽植代数增加(2~3代),土壤物理性质变劣,pH值下降,养分含量降低,速效P和水解N的下降尤为明显,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也朝着生物活性下降的方向变化,也反映出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的差别。一般从幼龄林到中龄林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到了成熟林阶段土壤肥力稍有上升,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现行栽培制度下,杉木人工林连作能导致土壤功能衰退,这是杉木人工林不能保持长期生产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江西省大岗山湿地松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论述在江西省大岗山山下林场清除灌丛和其它次生植被的迹地上栽植湿地松,发育至中龄林、近熟林时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植的土壤容重明显比湿地松澡龄林和近熟林的高,次生植被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则明显地低于中龄林和近熟林,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也明显要和近熟林土壤遥低;中龄林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最少,真菌数量则随着树不断增大呈蛔的趋势;湿地松中龄林的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明显比次生植被和近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揭示国内外单树种纯林经营,特别是单树种针叶纯林经营和连作经营,所引起的土壤质量退化和林木生长量下降的状况及其作用机制,阐明发展有群落结构混交林是维护、恢复和提高森林土壤功能的机制及其经营技术途径。【方法】依据多年来研究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土壤质量退化的状况与机制,及其防治技术的实践,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深入研究国内外单树种纯林经营、特别是针叶纯林经营、连作经营引起土壤质量下降及其防治措施的进展。通过对比的方法,即比较单树种纯林与相似立地条件、不同林分类型混交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变化的差异,揭示单树种纯林、特别是针叶纯林经营和连作经营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机制,阐明混交林维护、恢复和提高土壤功能的机制及其技术途径。【结果】相似立地条件下,单树种纯林、特别是单树种针叶纯林经营和连作经营,与不同林分类型的混交林比较,其凋落物量下降,土壤有机质的量和质下降、有效磷含量下降、交换性阳离子含量下降、pH值下降、土壤生物化学活性下降、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严重,林木生长量下降。研究也阐明了发展我国主要造林树种混交林可选择的混交树种、混交比例和混交模式,指出了改造现有的单树种纯林、特别...  相似文献   
25.
对落叶松人工纯林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及二代幼龄林土壤腐殖物质组分变化及其对酸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次生林和一代幼龄林为对照,比较不同发育阶段落叶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一代幼龄林与二代幼龄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物质组分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从幼龄林到近熟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碳量、胡敏素含碳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近熟林到成熟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降低;土壤腐殖化程度(土壤中胡敏酸占全C的百分比)和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含碳量与富啡酸含碳量比值(HA/FA)为次生林大于幼龄林和近熟林;二代幼龄林与一代幼龄林相比,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分别降低4.53%、35.8%和1.98%,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碳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分别提高46.44%、43.69%、47.45%和49.5%;土壤腐殖物质组分与酸度的相关关系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腐殖物质组分与根际土壤活性酸(pH值)、交换性酸、水解性酸相关性密切.  相似文献   
26.
论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中国森林土壤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森林土壤资源利用状况, 不合理利用森林土壤资源导致的土壤性质退化、恶化以及荒漠化给森林土壤资源乃至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 指出我国人工林土壤资源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阐明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五大林区森林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及其技术途径; 论述了自1978年以来, 我国改良不良立地条件区域和恢复植被所取得的成就, 提出了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森林土壤资源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7.
江西大岗山东侧森林土壤性质与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大岗山年株、上村两林场,海拨自高至低,依次分布着山地黄棕壤、黄壤、红黄壤、黄红壤和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速效N呈增趋势;速效P含量呈增加趋势;速效K变化不显著,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红壤中最低,其余几种土壤相接近;多酚氧化酶以山地黄棕壤活性最低,只有其它几种类型土壤的1/5,但其转化酶活性是红壤的2.7倍。海拔480m以上土壤中放线菌是黄红壤和红壤的17-75倍,优势种群由高海拔的灰色菌丝  相似文献   
28.
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已成为指导施肥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有植物组织分析诊断法、土壤分析诊断法、植物外观诊断法、田间施肥试验诊断法、生理生化分析诊断法、植物组织液分析诊断法、无损测试技术及其他诊断方法等。各种方法各有利弊,实际生产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几种诊断方法,才可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29.
细菌肥料对杨树生长效应的研究*王守宗杨承栋谢应先倪本洲代忠哲关键词杨树、细菌肥料、生长效应细菌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1]。由于生产成本低、用量少、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微生物肥料[2~4]...  相似文献   
30.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状况,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依据森林土壤组成、结构、性质与功能一致性原理,揭示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机制,并从理论和林业生产实践上提出了防治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