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为揭示出保山低热河谷区域早植烤烟生产的气候特点及其规律,为优质早植烟生产拟制科学、合理的调控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比较分析了伊洛瓦底江支流保山龙川江区域早植烟大田期1-7月和夏烟大田期5-9月的光、热、降雨等自然气候条件。结果表明:(1)保山具有典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征,热量丰富,尤其是保山低热河谷区域光热等自然条件总体适宜优质烟叶周年生产。(2)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夏烟均好于早植烟,≥10℃活动积温、≥10℃有效积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温)、最低气温(夜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夏烟分别高7.0%,27.5%,4.4℃,2.7℃,6.5℃,27.4%,9个百分点。而日温差、大田期日照时间、日照率则早植烟高于夏烟,分别高39℃,1.6h/d,17.5个百分点。夏烟在整个生育期内除了第3,第4月降雨较多,其他各月降雨变化范围、气温、日照时数变化较平稳,而早植烟则随移栽后时间变化较大,降水量和气温逐渐增加,日照时数逐渐降低。(3)冬春季早植烤烟生产期具有一定的冷害低温等风险,应针对性地加强其生长发育规律、干物质和品质要素形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采取调整移栽期、设施工厂化育苗、膜下栽培、大苗移栽、合理水肥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猪瘟(swine fever,sf,Hog cholera,Hc)是有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致死率很高的世界范围的猪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一,并为国际重要检疫对象。在猪瘟长期地方流行并依赖疫苗接种进行控制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毒力减弱HCV毒株的不断出现,慢性猪病,亚临床感染猪和免疫耐性的持续感染猪存在,使猪瘟仍在间歇性流行。目前,猪瘟仍是严重威胁我国养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同时也是其他疾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利用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水稻T-DNA插入氮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氮营养特性.结果表明,氮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突变植株硝态氮和铵态氮吸收速率均低于原始亲本,植株氮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氮同化能力下降,根系变短,根系体积及根系活跃面积变小,植株变矮.  相似文献   
24.
杨野 《新农业》2023,(23):16-17
<正>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林业发展问题,其中林业种苗的管理又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是林业种苗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1现存问题分析1.1技术人员不足当今,我国林业种苗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这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没有探索出一套在不同地势与资源条件下都可以满足种苗生长的科学方式;在生产和管理方面没有一套固定的制度,生产管理自由散漫;  相似文献   
25.
为了揭示三七抗病防卫反应的调控机制,对三七的一个NAC转录因子的全长cDNA进行了克隆和表达特性分析。以一年生三七幼苗为材料,根据编码NAC转录因子的三七转录组Unigene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克隆得到一个新的NAC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PnNAC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815 bp,含有24 bp的5'非翻译区和215 bp的3'非翻译区,以及576 bp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91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NAC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茉莉酸甲酯预处理三七根部大幅提高了PnNAC1在根中的转录水平,接种茄腐镰刀菌后,PnNAC1的表达进一步上升,在接种后4 h转录水平达最大值;无菌水预处理的三七中,PnNAC1也快速响应茄腐镰刀菌的侵染,但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茉莉酸甲酯预处理的样品。接种人参链格孢后PnNAC1在叶片的表达量受抑制。茉莉酸甲酯、乙烯利、水杨酸和过氧化氢4种信号分子处理三七根部均诱导PnNAC1的表达。表明PnNAC1响应几种逆境相关信号分子,并参与三七对茄腐镰刀菌和人参链格孢的防卫反应。  相似文献   
26.
云当归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云当归切片干燥特性,解决云当归的干制问题。[方法]利用干燥试验,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云当归干燥速率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水分比变化拟合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云当归切片的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干燥温度越高,干燥用时越短;切片厚度越大,干燥用时越长。Page模型对云当归切片干燥过程的拟合性较好,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性好,可以用来预测云当归切片的干燥过程。采用4~6 mm厚度的切片,在60~70℃热风干燥温度下,云当归干制品中阿魏酸与蒿苯内酯的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实现云当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7.
铝胁迫对不同耐铝小麦品种根伸长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铝胁迫抑制根生长的机理,以耐铝型小麦品种ET8和铝敏感型ES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铝胁迫对小麦根相对伸长率,根尖细胞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细胞壁木质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ET8和ES8经50μmol/L铝胁迫6、122、4 h后,根相对伸长率随铝胁迫时间延长而变小。利用植物显微技术发现,ET8和ES8经50μmol/L胁迫24 h后,根尖伸长区皮层细胞变扁平,细胞间隙变小,细胞壁褶皱,并呈齿轮状交合;ES8细胞受伤害程度较ET8显著。经50μmol/L铝胁迫6、12、24 h后,ET8和ES8根尖细胞长度受铝胁迫的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强,根尖细胞相对长度与根相对伸长率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0.9911**)。50μmol/L铝胁迫24 h后,ET8和ES8根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细胞壁木质素合成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铝胁迫通过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醇脱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根尖细胞壁木质素合成,加快细胞的木质化,细胞壁延展性变小,从而抑制细胞的伸长,减小根的生长。由于铝胁迫下ES8中木质素合成显著高于ET8,且根尖细胞结构受破坏较ET8显著,造成铝胁迫下ES8根生长受抑制比ET8显著,是ET8较ES8耐铝胁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Al3+是植物铝毒害的主要形态,而其活性受环境pH值的影响,H+-ATPase通过调节根的质子分泌改变根际pH值。为探讨铝胁迫下根际pH值变化与小麦耐铝性的关系,以小麦品种ET8(耐铝型)、ES8(铝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对铝胁迫下根际pH值及根尖H+-ATPase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处理条件下,小麦根际pH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随培养液中铝浓度的增加,根际pH值上升幅度下降,相同铝浓度处理条件下ET8根际pH值显著高于ES8。根际pH值与根尖铝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2=0.932 1),与根相对伸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2=0.858 5),表明小麦通过提高根际pH值降低根尖铝含量,减轻铝毒害。根尖H+-ATPase活性随铝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100 μmol·L-1Al处理24 h ET8和ES8根尖H+-ATPase活性分别为各自无铝处理的69.8%和60.0%,根尖H+-ATPase相对活性与根际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2=0.831 9)。温度显著影响根的伸长,低温处理(9 ℃)根际pH值显著高于常温处理(25 ℃),而根尖铝含量却显著低于常温处理。表明小麦通过根尖H+-ATPase提高根际pH值降低铝毒害。综上所述,铝胁迫下小麦可通过提高根际pH值减轻铝毒害,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根际pH值的显著差异是耐铝性差异显著的  相似文献   
29.
为了提高烟叶调制与分级实验授课效果,笔者首次尝试利用第三学期,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方式,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认知能力显著增强,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总结认为该教学模式起到了提高授课效果的作用,并具较强的操作性,适宜在今后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Al3+是植物铝毒害的主要形态,而其活性受环境pH值的影响,H+-ATPase通过调节根的质子分泌改变根际pH值。为探讨铝胁迫下根际pH值变化与小麦耐铝性的关系,以小麦品种ET8(耐铝型)、ES8(铝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对铝胁迫下根际pH值及根尖H+-ATPase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处理条件下,小麦根际pH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随培养液中铝浓度的增加,根际pH值上升幅度下降,相同铝浓度处理条件下ET8根际pH值显著高于ES8。根际pH值与根尖铝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2=0.9321),与根相对伸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2=0.8585),表明小麦通过提高根际pH值降低根尖铝含量,减轻铝毒害。根尖H+-ATPase活性随铝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100μmol·L-1Al处理24hET8和ES8根尖H+-ATPase活性分别为各自无铝处理的69.8%和60.0%,根尖H+-ATPase相对活性与根际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2=0.8319)。温度显著影响根的伸长,低温处理(9℃)根际pH值显著高于常温处理(25℃),而根尖铝含量却显著低于常温处理。表明小麦通过根尖H+-ATP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