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针对生物油组分复杂,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该研究开展了不同生物油的分子蒸馏馏分分布规律的研究,并考察了不同原料和温度对生物油分子蒸馏分离特性的影响。热解液化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组分以酸、醛、酮、酚、糖为主。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松木生物油中轻质组分产率由21%不断降低至11%,而秸秆生物油中轻质组分产率稳定在20%左右。高温生物油各组分的平均分子自由程两极化程度加强,600℃制备轻质油蒸出比例最高,可以达到92%(松木)和86%(秸秆)。酚类化合物中酚羟基的数量可以显著影响其分离特性,较高的热解温度促进了酚羟基的产生,从而使酚类物质从蒸出部分(distillation fraction, DF)向残留部分(residual fraction, RF)中转移。分子蒸馏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生物油的有效分离,得到的DF中主要包含酸、酮和小分子酚类,RF则以糖和大分子酚为主,除了羟乙醛和苯并呋喃等化合物外,生物油中的大部分化合物的富集程度都可以达到90%以上。该研究可为快速热解生物油的分离及其后续提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
淮河畔的安徽蚌埠,支流沟岔密布,荷花遍地生长。蔡良运从未想到,家乡人眼中最普通、最常见的荷花,给自己打开了一扇财富的大门。1995年,高中毕业的蔡良运开始打工,几年拼搏下来,待遇也算不错。2001年,蔡良运在南京无意中的一个发现,竟彻底转变了他的人生:南京城里有很多卖盆栽荷花的小摊,价格高,生意好。荷花能这样卖?蔡良运不免心中一动:老家遍地荷花,何不做成盆栽弄到南京来卖?回家后,蔡良运就开始着手荷花盆栽的事儿,次年南京亲友的帮助下,蔡良运雇车运了30多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到南京栖霞区,想亲自体验下荷花到底有多大的市场。第一次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选取2008-2010年我国银行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对其激励机制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并针对银行高层激励机制与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与银行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在职消费与银行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最后,针对激励机制现状和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为获得犬瘟热病毒(CDV)野毒株截短磷蛋白(aa232~507),以Asia 1型CDV-PS为基础,经PCR扩增得到P(aa232~507)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ASY~R-Blunt E1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ASY~R-Blunt E1-CDV-P;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原核表达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超声破碎最佳条件下的诱导产物经离心后对重组蛋白进行可溶性分析,随后用镍柱对重组截短P蛋白进行纯化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重组P蛋白大小约37 kDa,在IPTG终浓度0.1 mmol/L,诱导时间为8 h时,表达量最高;重组P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成功纯化出重组截短P蛋白;重组P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本研究成功制备出CDV-PS截短P蛋白,为进一步P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和CDV抗体诊断方法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厦门市是中国16个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杏林湾片区是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划分的16个排水片区之一.通过对杏林湾东片区以及周边环境的实地调研,发现海绵城市建设在植物规划与配置上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相似地理气候区海绵城市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70,自引:4,他引:70  
系统评述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因素、分解研究的方法等.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既有物理过程,又有生物化学过程,一般由淋溶、自然粉碎、代谢作用等共同完成.凋落物分解过程先后出现分解速率较快和较慢2个阶段,元素迁移一般呈现淋溶-富集-释放的模式.凋落物分解主要受气候、凋落物性质、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影响,气候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常用实际蒸散(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简称AET)作为指标.凋落物分解速率呈明显的气候地带性,与温度、湿度等紧密相关.从全球尺度来讲,凋落物质量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但在同一气候带内因AET变化较小,则起了主导作用.N、P和木质素浓度、C/N、C/P、木质素与养分比值是常见的凋落物质量指标,其中C/N和木质素/N最能反映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化学性质对其分解的影响作用又与分解阶段有关.凋落叶中N、P、K初始浓度高使得初期分解较快,而后期分解放慢.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区系也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凋落物分解.尼龙网袋法(litter bag method)操作简单,是野外测定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最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缩微试验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普遍采用的衡量凋落物分解速率大小的指标主要有CO2释放速率、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及质量损失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数衰减、线性回归等模型来模拟凋落物分解过程.尽管对凋落物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C、N、P循环、土壤肥力维持等方面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未来研究应侧重以下方向:长期的定位观测;采用相对统一的研究方法,获得可比性强的数据进行综合;深化凋落物分解机理研究;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评价营林措施(如林分皆伐、造林、施石灰和肥料等)对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7.
红树林的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红树林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海滩的一种木本植物群落,全国约有4万ha。巨大的红树林高可达20—30m,木材是建筑和家具用材。红树林还是天然海防林,有扩堤保滩作用。近年来,红树林的抗污染和净化作用,开始受到重视。例如Thomas和Ong(1980)进行红茄苳和海榄雌(Avicennia alba)的幼苗试验,认为对锌和铅有排斥作用。红树林地自然凋落物多,我们于1982年在福建九龙江口秋茄林地,测出凋落物达8.527/ha,泰国正红树、木榄林为8.327/ha。这样大量的干物质,分解形成有机碎屑,可为河口海区鱼虾大量饵料。国外已有专门红树林场,进行大面积栽培。马来西亚的林场以40—45年为采伐期,每英亩可得134吨木材(红树属)。菲律宾栽培红茄苳10年可成小矿柱材。南美一些国家以25年作一轮伐期,每英亩可得57吨木材(假红树属)。总之红树林有重要经济价值。保护和开发红树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开发利用,先得摸清资源,为此将我们多年来对红树资源的调查研究,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种类和分布简要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8.
红树植物体内元素分布特点与抗盐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文卿  林鹏 《林业科学》2003,39(4):30-36
对福建九龙江口的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海南东寨港的海莲及广西英罗湾的红海榄5种红树植物各器官K、Na、Ca、Mg和Cl等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陆生植物福建武夷山的甜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红树植物体内存在一有效的盐分重新分配机制,各器官之间盐分含量差别较大,而甜槠植物体内Na分布相对比较均匀;(2)这5种红树植物主要是通过积累盐分来抵御生境高盐引起的渗透胁迫;(3)根系拒盐是所有红树植物最重要的排盐机制,在满足细胞渗透调节的前提下。保持地上部分器官较低的盐分浓度是所有红树植物的共同特点;(4)拒盐红树植物(秋茄、海莲和红海榄)与泌盐红树植物(桐花树和白骨壤)除根系排盐效率上有所差别外,在植物体各器官元素积累及分配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9.
棕榈科刺葵属5种植物热值的月变化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棕榈科刺葵属 5种植物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的月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大刺葵( 7 2 5 %~ 1 0 3 9% )、加拿利海枣 ( 7 1 2 %~ 1 0 0 9% )和伊拉克蜜枣 ( 7 0 1 %~ 1 0 0 0 % )的灰分含量相近 ,经t检验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加拿利海枣、伊拉克蜜枣和大刺葵的灰分含量高于江边刺葵 ( 6 2 0 %~ 8 93 % ) (P<0 0 5 )和林刺葵 ( 3 5 9%~ 6 94% ) (P <0 0 0 0 1 )。 ( 2 ) 5种植物干重热值的月变化趋势有些差异 ,江边刺葵( 2 0 2 4~ 2 1 93kJ·g- 1 )与伊拉克蜜枣 ( 1 9 68~ 2 1 82kJ·g- 1 )的干重热值相近 (P >0 0 5 ) ;林刺葵 ( 1 8 5 1~2 1 5 1kJ·g- 1 )、大刺葵 ( 1 8 40~ 2 0 5 6kJ·g- 1 )与加拿利海枣 ( 1 9 1 3~ 2 0 79kJ·g- 1 )的干重热值接近 (P >0 0 5 ) ;江边刺葵和伊拉克蜜枣的干重热值高于林刺葵 (P <0 0 5 )、加拿利海枣 (P <0 0 0 5 )和大刺葵 (P <0 0 0 0 5 )。( 3 )林刺葵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 ;伊拉克蜜枣、林刺葵、大刺葵 3种植物的干重热值与降雨量有显著线性相关 (P <0 0 5 )。 ( 4 )去灰分热值的月变化趋势因种而异 ,去灰分热值与干重热值的月变化趋势不同 ,灰分含量是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
土壤种子库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的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合种子库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从种子库的类型、规模、动态分析、分布格局、与地上部分的关系、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种子库的寿命和遗传变异8个方面详细综述了种子库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种子库研究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