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林业   52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41.
浅谈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生菌极真菌资源保护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为充分发挥菌根真菌的潜在作用,有必要对自然存在和引进的菌根菌,在圃地和林地进行各种作业时加强保护措施,同时建议在育苗,生防,食用和制药上加强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2.
外生菌根共生体对病原菌拮抗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外生菌根能够增强植物抗病性现象,从外生菌根特殊结构、外生菌根共生体产生化学抑制剂、有保护作用的菌根际微生物群落、增强营养吸收、与病原菌进行营养竞争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外生菌根拮抗病原菌的机理,为菌根作为生防手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中国外生菌根研究的20年成就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菌根的研究是林业育苗造林和林下微生态及食用、药用菌的与实践的需要。中国的外生菌根研究在近20年间,已在菌根及其真菌资源调查,对宿主促生长逆机理,生理生化与生态,形态、解剖及分类,分离、培养及繁殖,菌剂生产及接种效应,高新技术的应用,子实体采摘及保护等有关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这些为菌根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菌根研究方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4.
高效外生菌根菌复合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厚环乳牛肝菌、灰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3种外生菌根真菌和树木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进行了高效复合菌剂的研制及其日本落叶松接种效果的研究。通过室内PDA生物测定,L27(3^13)田间正交设计育苗、载体配方、菌体复合、干燥、包粒等技术的研究,研制并生产出高效复舍菌剂-EMC固体颗粒剂。确定了EMC菌剂的保存期及圃地育苗的最适用量。日本落叶松床播育苗结果表明,经EMC菌剂处理的播种苗苗高、地径等生长量比对照提高18.68%。41.67%,比单一菌剂提高6.25%~14.00%,比基质提高12.50%~21.43%;Ⅰ级苗率提高10.80%~12.5%。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5.
6种低毒药剂对核桃楸大蚕蛾的毒力测定与林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核桃楸大蚕蛾幼虫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对6种低毒、无公害的植物源和生物杀虫剂开展室内毒力测试和林间防治试验,筛选出更适合杀灭核桃楸大蚕蛾幼虫的药剂。结果表明,室内48 h毒力测试时不同药剂对核桃楸大蚕蛾2龄幼虫的毒力依次为:阿维菌素>甲维盐>阿维·灭幼脲>烟碱·苦参碱>阿维·杀铃脲>灭幼脲。用药后的1、2 d,烟碱·苦参碱的防治效果最好;用药后3 d,阿维菌素、烟碱·苦参碱、阿维·杀铃脲的防效都达到100.00%,阿维·灭幼脲防效为99.69%,甲维盐防效为98.50%,这5种药剂的防效均无显著差异,且都显著大于灭幼脲的防效28.08%。阿维菌素、烟碱·苦参碱和阿维·杀铃脲都能作为林间防治核桃楸大蚕蛾2龄幼虫的药剂,防治时可以根据不同药剂的市场售价和稀释倍数择优选择。灭幼脲对核桃楸大蚕蛾幼虫的林间防效较差,用药后7 d防效达到77.29%,不可单独使用作为防治药剂。林间打药防治核桃楸大蚕蛾幼虫应在幼虫3龄以前集中时进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猪苓生物学特性及菌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描述了猪苓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观察了猪苓在自然界的生长发育进程,认为猪苓和蜜环菌之间是寄生关系,蜜环菌分解木材和树根的养分以提供猪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中国蜜环菌种类多达14种,但许多并非猪苓栽培的适宜伴生菌;选育出适宜猪苓人工栽培技术使用的专用猪苓菌种CGMCC No.3109及其配套使用的蜜环菌CGMCC No.3108;研究出可用于在培养室内大量扩繁生产的猪苓培养配方。  相似文献   
47.
1前言对苗木进行外生菌根接种常增加其的存活和生长。苗木性状的改良归因于外生菌根根系的诸多作用,包括改善营养吸收,增强对低水位的忍耐及对一些真菌病害的抵抗。菌根接种使苗木获益,从经济的观点考虑,苗圃接种是一项可行性计划,但必须改进接种方法和苗床管理,使...  相似文献   
48.
文章报道寄生叶蜂的姬蜂科中国1新记录种,毛栉足姬蜂Ctenopelma tomentosum (Desvignes),对其形态特征进行重新描述.编制栉足姬蜂属Ctenopelma Holmgren,1857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49.
舞毒蛾食性广、危害重,是我国港口和出口船只的重要检疫对象之一。利用昆虫对灯光的趋避性,开展不同波长的LED灯诱杀舞毒蛾的试验,结果显示,波长365 nm灯诱虫效果最好;全光谱、521 nm(绿色)、585 nm(黄色)、603 nm(桔色)波长的灯未诱到或只诱到极少量舞毒蛾雌成虫,均未诱到雄成虫。研究筛选出的波长365 nm灯诱杀舞毒蛾效果好,且不伤害或少伤害天敌及其他非靶标昆虫,可为港口科学布灯控制舞毒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0.
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是我国东北地区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幼虫期的优势寄生性天敌.通过野外采集幼虫室内观察与饲养并适时在林间进行解剖分析,研究了辽宁地区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和对其寄主白蜡窄吉丁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蜡吉丁啮小蜂是一种容性群聚性内寄生蜂.在室内25℃条件下.白蜡吉丁啮小蜂从卵发育到幼虫化蛹前需要12 d,蛹期需要10 d.越冬代羽化成蜂雌雄比为0.97:1,寄主平均出蜂量为64头.白蜡吉丁啮小蜂在辽宁1 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坑道内越冬,少数跟随寄主进入蛹室内越冬.5月中、下旬林间开始有成蜂活动.其寄主白蜡窄吉丁在辽宁1 a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道内及浅层木质部的蛹室内越冬,成虫5月下旬陆续羽化出孔.白蜡吉丁啮小蜂在1 a内可3次寄生寄主幼虫,适宜寄生的寄主幼虫状态和所处位置的变化可导致寄生率波动较大,进而影响对白蜡窄吉丁的自然控制作用.白蜡吉丁啮小蜂的过冷却点-25.21℃~-24.17℃,冰点-18.98℃~-16.81℃;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26.13℃~-24.79℃,冰点-21.24℃~-19.28℃,两者在辽宁地区均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