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茶籽为原料,以茶籽皂苷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强度、微波辅助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得率影响,优化筛选了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的最优工艺技术及其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539 W、微波辅助提取时间7 min、料液比1∶50的工艺参数进行微波辅助提取茶籽皂苷,皂苷得率可达18.56%.与常规水提取、乙醇提取相比,微波辅助提取的茶籽皂苷得率分别提高了6.84%、6.22%,且提取时间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72.
根据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花生AhFUSCA3基因(NCBI登录号JX420284)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了重组蛋白表达分析,获得了分子量为42KD左右的目的蛋白条带;利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了AhFUSCA3基因在低温、高盐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hFUSCA3基因在低温和高盐处理的花生叶片中表达量明显上调,但在干旱处理的叶片中表达量则有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AhFUSCA3基因可能参与了花生对低温、高盐和干旱的抗性调控。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农药厂周围土壤和农作物中乙草胺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乙草胺农药厂对其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从距离农药厂100 m以内15个点共取得73份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土壤及农作物样品中乙草胺的残留量。结果显示:农药厂南面土壤及农作物中乙草胺的平均检出量分别为38.2~45.3 μg/kg和39.5~46.0 μg/kg,东面分别为15.4~22.9 μg/kg和21.6~30.1 μg/kg;耕作区土壤污染状况在垂直方向及不同距离上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东面及南面土壤与农作物中污染情况分别存在对应关系。农作物样品中乙草胺的平均检出量为21.6~46.0 μg/kg,表明该区域生产的农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74.
[目的]明确高分子亚基Bx7OE在6个品种中的分布,研究其对小麦品质影响,帮助品质性状改良。[方法]利用已有Bx7OE特异性标记,对津强1号、辽春10号及其杂交育成的5个品种进行检测,采用SDS-PAGE方法,获得7个品种高分子量亚基分布数据,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7个供试品种中,有4个品种扩增出447 bp的片段,分别是津强1号、津强2号、津强5号和津强6号,说明里面含有7OE亚基。SDS-PAGE数据表明,这7个品种亚基组成为在Glu-A1位点除津强1号为2*亚基外,其余均为1亚基,在Glu-B1和Glu-D1位点均为7+8亚基和5+10亚基。通过品质数据分析,Bx7OE亚基对小麦粉质指标有明显的正面影响。[结论]STS标记特异性较好,Bx7OE亚基对改良小麦品质作用较大,可用于中国小麦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75.
为了挖掘花生抗果腐病相关基因,本研究以花生品种花育20号为试验材料,从花生果腐病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出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3(MAPK13)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ACE-PCR克隆得到AhMAPK 13基因°结果表明AhMAPK 13基因序列全长1818 bp,含有/非编码区593 bp,5非编码区122 bp,开放阅读框全长1104 bp,编码1条含有368个氨基酸的蛋白序列。预测其分子量为42. 5kDa,含有MAPK家族典型的11个结构域,属于MAPK基因家族B组成员。亚细胞定位显示AhMAPK13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RT-qPCR分析发现AhMAPK 13基因在茎中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说明该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AhMAPK 13基因受干旱、低温、NaCl(ABA诱导时表达量上升,说明该基因可能广泛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AhMAPK 13基因受JA、GA、ET、SA诱导时表达量上调,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到这些激素介导的抗逆信号转导途径。本研究结果为花生抗果腐病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76.
苯醚甲环唑降解菌BMJHZ-0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江苏某农药厂污水区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苯醚甲环唑降解能力较强的细菌BM JHZ-01,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 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确定其为硝基还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通过研究该菌株降解苯醚甲环唑的影响因素,得出其最适宜降解条件为:培养箱转速200 r/min,培养温度30℃,初始p H值为7.0。在此培养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现菌株BMJHZ-01在5 d内对180 mg/L苯醚甲环唑的降解率可达90%以上。BMJHZ-01可以以最高质量浓度为180 mg/L的苯醚甲环唑为惟一碳源进行生长繁殖并将其降解,对不良环境的高度适应性使其在环境治理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我国林业领域减排的对应策略,对欧盟与美国气候谈判提案进行分析,结合欧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领域减排的目标和预测,比较分析了中国林业在减排方面需要考虑的困难和挑战。参考欧盟、美国等国家的相关做法与关键技术,进行谈判模拟情景分析,考虑并结合全球气候政治格局和国际森林政治格局变化等诸多因素,把握和引导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方向,促进林业领域减排机制的构建与谈判,得出有利的国际减排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8.
周吴萍  何莲莲  容元平  梁丹  黄尘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94-18794,18799
[目的]优化降香挥发油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药材粒度对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结果]优化的降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为:用药材细粉加8倍量的水,提取7 h。[结论]该试验得出的提取条件下,降香挥发油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9.
利用AFLP进行榧树雌雄株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榧树Torreya grandis苗期雌雄株鉴别的问题,利用已建立的扩增片断长度多态(AFLP)体系及T-A克隆测序,就榧树的雌雄株开展了研究。结果从15对引物中用引物对E-AGC/M-CAT得到了一条雌性榧树特异的条带。这条榧树雌性性别特异条带,仅在雌株、雌雄同株的个体中有,雄株中没有,推测榧树雌雄同株由雌性榧树变异而来。GenBank序列比对结果发现,数据库没有与此特异条带相匹配的序列。  相似文献   
80.
本研究从具有典型歪头病症状的濒死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HJS0526,以确定常德地区黑斑蛙歪头病的病原菌及分析其致病机理。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16S r DNA序列比对确定HJS0526菌株为米尔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iricola)。人工感染HJS0526菌株14 d后,实验组歪头症状出现率达90%以上,死亡率高于50%,感染症状和自然发病症状基本一致。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JS0526对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高度敏感,金银花和鱼腥草醇提取液对HJS0526菌株具有极好的抑制效果;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HJS0526菌株感染造成黑斑蛙全身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特别是肝、脾、肾和肺等组织严重损伤,表现为明显充血、出血及细胞变性、坏死。米尔伊丽莎白菌对黑斑蛙具有高致病性,感染后可导致黑斑蛙多组织器官功能损伤而死亡。本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和控制常德地区由米尔伊丽莎白菌引起的黑斑蛙歪头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