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4种药剂浸种对闽楠(Phoebe bournei)种子进行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浸种可以促使闽楠种子提前萌发,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萘乙酸(NAA)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其它处理,分别为93.33%、31.67%、2.59,其次为KH2PO4(83.33%、30.00%、2.39);萘乙酸和KH2PO4处理的胚根(均为4.3 cm)和胚芽(均为1.5 cm)长度最长,显著高于对照(胚根3.3 cm,胚芽1.1 cm)(P<0.05).研究表明萘乙酸和KH2PO4不仅能促进闽楠种子萌发,对闽楠芽苗的生长也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2.
经过对 7年生不同造林方式的幼林生长状况分析可知 ,5种造林方式幼林生长差异显著 ,“炼山 +人工铲草”造林方式效果最好 ,使用除草剂会抑制苗木生长 ,不炼山同样因杂草繁茂抑制苗木生长 ,7年生时最佳处理C比最差处理E的胸径、树高、蓄积、保存率分别高 37.9%、30 .0 %、30 1.5%、82 .5%。不同造成林方式对杂灌木生长影响不一样。造林当年除草保苗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3.
刨花润楠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为速生树种,适合广西北部地区规模发展。介绍了刨花润楠的育苗、种植及抚育、更新等技术。  相似文献   
74.
在调查广西崇左叉叶苏铁种群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集群指数等方法研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叉叶苏铁幼苗个体比例较大(其中Ⅰ、Ⅱ级幼苗占总个体数的59.17%),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结构比较稳定;种群内开花植株少,仅发现5株开花,未见结实个体;叉叶苏铁种群分布格局呈聚集型,这与叉叶苏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到生境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广西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介绍近自然林技术,总结广西几种传统森林经营技术.广西封山育林、马尾松天然更新、红锥次生林经营、大叶栎短轮伐期林经营等森林经营技术与近自然林经营技术相似,应大力提倡和推广.同时,提出广西应用近自然经营技术应着重研究与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6.
77.
楠木指楠属(Phoebe Nees)乔木树种,包括桢楠、闽楠、细叶楠、紫楠等树种。为了研究楠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理清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通过ISSR通用引物利用ISSR-PCR技术对7个树种/群体的35份楠木品种进行DNA检测,并用POPGENE 32软件进行多态性分析,同时以NTsys 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楠木样品用10条多态性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DNA条带128条,多态性条带126条,多态百分比为98.44%;35份楠木样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36 8以上,最高为0.850 1,平均值为0.733 9;遗传距离范围在0.162 4~0.451 3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12 0。聚类分析显示,这7个树种/群体35份楠木样品中,当相似系数为0.68时,广西资源紫楠单独归为第一类群,其他6个树种/群体归为第二类群,表明紫楠与其他6个树种/群体楠木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分化;相似系数在0.70时,第二类群可细分为细叶楠、桢楠+闽楠两个亚类群。闽楠与桢楠遗传距离较小,遗传相似系数较高,结合外观形态,应予合并。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楠木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品味古茶树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茶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由此衍生的茶文化涵盖了饮食、礼仪以及审美等方面。广西种植茶树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在陆羽所著的《茶经》中记载,象州(今象州县)曾为唐代岭南茶区之一,由此推测,广西种茶和制茶在唐代就有了一定的发展。陆羽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偶然发现的植物。神  相似文献   
79.
坚强的榉树     
正柳州市融安县沙子乡古益村的"风水林",是一片以大叶榉树为主的古树群,古树群面积10.0公顷,古树110株,包括大叶榉树、任豆、青檀、黄连木、光皮梾木、朴树、麻楝、喙核桃等23个树种,古树群平均树龄200年,平均树高20米,平均胸径80厘米。其中一株大叶榉树古树胸径84厘米,树高23米,冠幅15米,树龄180年,树干通直,树根抱石生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花周村喀斯特大石山区,立地条件近于石漠化,石灰岩钙质土,土层浅薄,岩石裸露,在半山中部一巨缝中,生长着1株大叶榉树古树,古树胸径89.4厘米,树高28米,冠幅14.5  相似文献   
80.
正南方是红豆的故乡,长久以来,人们对红豆就怀有特殊的情感,常借红豆来抒发爱情或相思之意。植物界中,海红豆、红豆树和相思子等多个树种的种子都因着艳红色,而被统称为"红豆"。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相思》脍炙人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描绘了青年男女以红豆作为定情之物相赠的美好意境。其中提及的"红豆",即为海红豆的种子,从此,它便被赋予了纯真爱情的含义。海红豆(Adenanthera microsperma),又称孔雀豆、小实孔雀豆、小籽红豆,为含羞草科海红豆属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