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6 毫秒
81.
利用21份薹蒜材料,通过相关与通径分析研究薹蒜播种至采薹时间与其他12个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薹蒜13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相关分析表明,薹蒜的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薹长及薹粗与播种至采薹时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61、-0.79、-0.67、-0.76和-0.69。通径分析表明,薹蒜叶长、假茎粗对播种至采薹时间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说明薹蒜叶长、假茎粗为影响蒜薹收获时间的主要因素,以上性状可以作为选育早熟薹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2.
选用大蒜种质资源库中大蒜品种资源进行独头蒜品种与播期筛选。2016年筛选结果发现头蒜品种不适宜独头蒜生产,初步确定独头蒜生产最佳播期为3月2日左右;2017年进一步细化播期并筛选大蒜资源库中除头蒜品种以外的15份大蒜种质资源,说明薹瓣兼用型品种苍山四六瓣、临沂2号适用于独头蒜的生产,最适播期为3月2日;2018年验证了苍山四六瓣、临沂2号适于徐州地区独头蒜生产,通过加强肥水管理,2017年引进的苍山四六瓣产量最高,达252.77 kg/667m2。  相似文献   
83.
水杨酸对铜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水杨酸(SA)促进铜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及其对萌发过程中氧化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CuCl2模拟金属铜胁迫梯度处理小麦种子,以小麦种子发芽率达到对照的50%时,为铜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用SA预处理小麦种子6 h后,置于半抑制浓度的铜胁迫条件下,研究小麦种子的发芽状况,检测种子中的铜含量,并探究萌发的种子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2个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SA能显著促进铜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经SA预处理的种子中铜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经SA预处理的小麦种子中POD和CAT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SA能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提高小麦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降低种子中的铜含量来缓解其对种子的胁迫效应。  相似文献   
84.
大棚栽培甜樱桃不同品种间部分生理指标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樱桃为试材,采用连栋大棚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品种部分生理指标在大棚栽培环境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面积和叶片鲜重差异显著,"红灯"最大,分别为124.09cm2和2.68g,"萨米脱"最小,分别为78.94cm2和1.62g,而叶片干重却差异不显著;叶片组织含水量与相对含水量在各品种间差异性相似,"红灯"均为最大,分别为67.94%、78.92%,"萨米脱"组织含水量最小为55.46%,叶片相对含水量以"美早"最小为66.02%,二者差异显著,各品种间叶片水分饱和亏差异不显著,"美早"最大,"红灯"最小;各品种在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间的差异相似,均以"萨米脱"最大,分别为2.32、0.72mg/g FW,"桑提娜"最小,分别为1.53、0.45mg/g FW,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以"桑提娜"最高为0.40mg/g FW,"美早"最低为0.28mg/g FW。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套袋微环境的变化特征及对早熟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供试材料,选择2种纸袋在盛花期后3个时期分别对其进行套袋处理。【结果】(1)纸袋日平均温湿度变化曲线整体呈现动态上升趋势;在一天中0:00~24:00温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峰型,峰值一般出现在14:00~15:00,最低温度出现在4:00~5:00,以复合纸袋温度极差值差异最大;湿度日变化与温度呈现负相关,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下降,表现为"V"型曲线,湿度极差之间差异较大。(2)不同时期套袋温湿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形成差异的微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影响不同。T1处理果皮光洁度和亮度值l*均较高,表现为T1 T2 T3,HT1处理果实蔗糖、果糖、葡萄糖、总糖、SSC、糖酸比等含量均显著高于FT1处理。(3)不同处理对果实大小、单果重、果皮硬度影响不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早熟梨在盛花期后35 d左右套袋较为适宜,套黄白纸袋比复合双光纸袋果实综合品质表现要好。  相似文献   
86.
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筛选苹果自根砧嫁接方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筛选出苹果自根砧T337的最佳嫁接方式,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6种嫁接方式进行了筛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4个具有一定相互关系的嫁接指标归纳为6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叶绿素b含量、海绵组织厚度、叶面积、可溶性蛋白含量、主干粗度及POD活性。根据以上主成分因子的隶属函数值和综合评价值,得出自根砧T337的适宜嫁接方式顺序为插皮接单芽枝接(20 cm)单芽枝接(保留长度)带木质部芽接单芽枝接(30 cm)单芽枝接(0 cm)。  相似文献   
87.
以空心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设置5个大蒜鳞茎浸提液水平,研究大蒜鳞茎浸提液对空心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了解大蒜鳞茎浸提液对空心菜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空心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化感效应。在浸提液浓度0.005 g/mL处理下,大蒜对空心菜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轴及胚根生长都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升高,从浓度0.020 g/mL开始表现出抑制作用。0.005、0.010 g/mL浓度处理条件下,幼苗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增加;0.020、0.040 g/mL浓度处理条件下,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降低。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幼苗的SOD、POD、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早熟砂梨品质的影响,为早熟砂梨避雨栽培模式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材料,进行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对砂梨果实糖酸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皮硬度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栽培模式的温度与光照强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午后13:00-14:00和10:00-14:00,湿度日变化趋势与温度相反,呈"V"型;避雨栽培环境下日平均温度和湿度均较露地栽培高,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水分含量明显低于露地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下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提高14.02%,翠冠提高23.77%;可溶性糖中的果糖、葡萄糖及山梨醇含量在避雨栽培下均较露地栽培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分别提高24.32%,22.22%和30.77%,翠冠分别提高22.02%,26.73%和21.18%。2种模式果实的糖酸比和固酸比差异也较大,苏翠1号避雨栽培糖酸比、固酸比较露地栽培分别提高36.13%和19.33%,翠冠则分别提高47.19%和19.23%。避雨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硬度及单株产量与露地栽培相比升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避雨栽培环境温湿度较露地栽培高且日变化和极差值大,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含水量低,果实品质优。  相似文献   
89.
针对目前我国羊肚菌栽培中土地租金、栽培设施和人工费等栽培成本投入过大等问题,通过多年栽培试验,总结了通过适宜林地的选择、播种全程机械化操作和免补水栽培管理等轻简栽培关键技术,降低和节省了土地、棚体、喷淋设施和用工等支出,可节省40%以上的栽培成本,实现了以林养菌、生态高效的羊肚菌林下机械化轻简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0.
以徐蒜917常规栽培种作为对照(CK),选用脱毒F1、F2、F3、F7代作为试验材料,研究脱毒对大蒜生长、碳氮组分含量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毒有利于提高大蒜农艺性状指标,且随繁殖世代的增加,其综合生长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F2代综合长势较好,F7代除假茎粗、叶长和叶宽仍显著高于CK外,其他与CK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