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24篇
  52篇
综合类   360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31.
[目的]明确供试微生物菌剂和生防木霉菌对甘蓝黑腐病的大田防治效果及其对甘蓝植株的促生作用,为甘蓝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盆栽灌根法测定4株生防木霉菌(GYXM-1p1、GYSW-3m1、KLSD-8m3和GYYC-15p2)对甘蓝植株的促生作用;采用田间灌根、根部穴施和叶面喷施等方法评价4株生防木霉菌(GYXM-1p1、GYSW-3m1、KLSD-8m3和GYYC-15p2)和4种微生物菌剂(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淡紫拟青霉微生物肥、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对甘蓝黑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甘蓝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4株生防木霉菌中GYXM-1p1菌株对甘蓝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处理后甘蓝植株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植株总鲜重和总干重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其中植株总鲜重和总干重分别较清水对照增加417.60%和762.69%.大田促生试验结果表明,4株生防木霉菌中GYXM-1p1菌株对甘蓝叶球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叶球鲜重为1758.89 g/个,较清水对照增幅为23.19%;4种微生物菌剂中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对叶球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叶球鲜重为1882.22 g/个,增幅为31.83%,其次是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叶球鲜重为1818.89 g/个,增幅为27.39%.大田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株生防木霉菌中GYYC-15p2菌株对甘蓝黑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79.16%,其次是GYXM-1p1菌株,防效为63.62%;沃丰康—复合微生物菌剂、淡紫拟青霉微生物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和沃丰康—克线散粉剂对甘蓝黑腐病的防效分别为67.77%、67.77%、66.29%和57.41%,4者防效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生防木霉菌GYXM-1p1菌株可作为生防资源应用于甘蓝黑腐病防治,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微生物肥可直接应用于大田甘蓝黑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32.
研究了15个厚朴种源间生物量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厚朴种源间总生物量及各指标生物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种源间生物量分配格局有4种类型,其中12个种源生物量分配格局为叶>茎>根;苗高和地径在地点及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基因型对苗高的影响大于环境,环境对地径的影响大于基因型;略阳等7个种源苗高遗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33.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BSO15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20%,接菌量5%,pH7,温度28~30℃;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8g/L、L-谷氨酸钠12g/L、牛肉浸膏5g/L、磷酸氢二钾4g/L、硫酸镁1 mg/L、氯化钠3g/L、硫酸锰5 mg/L.  相似文献   
734.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儿茶素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确实可行的早期鉴定技术,以加快含特异儿茶素组分的茶树品种的选育。以高EGCG茶树新品系及其人工杂交F1代为材料,应用泛函网络的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以田间实测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为基础,计算出各个株系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分析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儿茶素组分及配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与EC、GCG含量均呈正相关;与C、ECG、EGC、EC、EGCG、简单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均呈负相关,特别是与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应用上述模型能排除光照、温度等光合作用因子的影响,使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真实反应茶树自身的光合作用能力。本研究结果提示:检测茶树的净光合速率为早期简便地鉴定茶树新株系的儿茶素组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5.
链霉菌能产生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次级代谢产物如农用抗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链霉菌的基因克隆和重组为发展次级代谢产物和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了可能,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鉴定为其生物合成、调控、自身抗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信息。本文重点介绍了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策略。  相似文献   
736.
玉米丝黑穗病带菌现象的发现与验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多年观察研究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条件,发现存在带菌植株现象。采用干旱处理,研究侵染率与发病率差异、特异引物PCR检测等多方面验证,明确提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7.
番茄青枯病是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病害,已成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障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番茄在抗青枯病品种培育中存在着抗病性与品质和产量相矛盾的问题.对此,该研究采用杂交和回交相结合,并自回交后代参与病理程序的选育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的田间抗病性"黄山1号"番茄新品种.人工接种表明,黄山1号的平均发病率为5.5%,极显著低于对照感病品种强丰的平均发病率(94.6%),且产量和生食风味均优于丰产亲本"强丰".  相似文献   
738.
不同耕作栽培环境对秸秆腐解剂腐解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解决保护性耕作下大量秸秆覆盖地表对机械播种、种子出苗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秸秆腐解剂,提供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的技术支撑。[方法]设置了温室、大田2种环境,研究了麦玉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不同腐解剂对秸秆腐解速度的影响。[结果]温室条件下秸秆腐解速度快于大田环境,这与温室所创造的高温、高湿条件有关。试验最初的5 d时间内,采用腐解剂处理的秸秆腐解速度高于对照处理的1倍以上,随时间的延长差距变小。同时,试验所用4种腐解剂对秸秆的腐解速度不同。[结论]通过筛选适宜的腐解剂,可以实现保护性耕作下秸秆的快速腐解,为机械播种及种苗发育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39.
介绍了食用仙人掌的营养和保健功效,分析了食用仙人掌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食用仙人掌开发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740.
枣阳市地处鄂北岗地,棉花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hm2左右.近两年来烟粉虱对棉花等作物的危害逐年加重,特别是2008年烟粉虱大发生,全市通过及时、有效的科学防控,将烟粉虱的危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累计防治面积3.88万hm2,挽回损失1 104.5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